刘艳明,谢卓芝
(1.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0;2.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原则要求,这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1]。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明确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要求及相互关系,在“八个相统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2]。基于此,对“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现实背景、内在逻辑、推进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从学理上廓清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走向深入。
主导性体现为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发挥指导、引导、统领作用,规定着思政课教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主体性体现为对教育对象认知规律、接受特点的尊重,规定着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最好成效,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而要贯彻落实好这一使命,首先,必须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导准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其次,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为立德树人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学生这个实践主体,需要学生从内心深处矗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认同思政课所传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任何一方的缺席都将使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满堂灌”“单向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实际需求并未做深入了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可避免地陷入“主客二分”的矛盾体中,将教师与学生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限制了学生在课堂环节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痹症,学界提出了“双主体”教学理念,这种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也容易遭遇“不分主次、没有区别的双主体陷阱”,造成教学课堂的随意化、娱乐化、庸俗化,使教学活动偏离正常轨道,导致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当。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思政课教学不是一般的知识性传授,而“是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搞建设”,在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筑工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理论,更注重增强思想认同、坚定政治信仰、端正价值观念、塑造良好品德。这一课程属性决定了必须发挥教师主导性,在政治导向、价值导向上必须旗帜鲜明,对错误思潮绝不能坐视不管,保持价值中立;在理论困惑、思想疑难点上起到引路人的作用,牵引学生不断跨越思想障碍、走出思想迷途。同时,这一课程属性也决定了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坚决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坚持在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在思想的王国里徜徉,激发学生的主体构建意识,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面向的是青年大学生。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他们的辨识能力普遍偏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干扰。这使得身处网络信息化、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他们,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各种价值观念的交锋、激荡、碰撞时,十分容易陷入思想困惑、裹进价值漩涡、坠入信仰虚无之中,甚至出现强烈的反感、抵触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性,予以“正价值”“正观念”“正能量”的引导,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的独立思考意识显著增强,强烈排斥“他者”替自己作出判断、选择和决定,对于思想观念灌输具有天然的逆反性和批判性。这就要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世界、身心发展和内心需求,必须将理论讲彻底、讲透彻,循循善诱而不是强塞硬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如此,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增强思想认同。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然而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主导作用失位的问题。
一是主导意识不强。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者、直接承担者,这一角色赋予了思政课教师不可推卸的主导性地位,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清醒的主导意识。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身的主导地位和主导责任缺乏正确的认知,对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把“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片面地理解为把课堂托管给学生,其主导意识被“学生主体意识”所湮没。
二是主导动力不够。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与之利益相关。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职称是激发他们前进的最主要动力因素。然而,当前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与科研挂钩,而与教学成效联系甚微。这势必导致思政课教师将心思过多放在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上,而在思政课教学上则得过且过、敷衍塞责了事,表现为“应付式”“交差式”教学,教师主导动力孱弱。
三是主导本领不高。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其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基础,也是推进“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关键。一些思政课教师由于自身政治素养、理论功底、教学技能、人格魅力等方面的不足,在驾驭和引导课堂上表现出力不从心之感。面对错误思潮不敢旗帜鲜明地批判,“导向”功能不强,将教材体系转换成教学体系、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生活话语的“导学”能力不够;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提升的“导思”水平不高;“导论”上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把脉不准,不善于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教”“学”是不可切割的共同体。在坚持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生主体性缺位与失衡现象。
一是学生主体性“伪在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学生对思政课抱有极深的偏见。在他们看来,思政课是一门“洗脑课”“无用之课”“学无所益”,呆坐在课堂、划划水、拿到学分就行。更有甚者,或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上甲课做乙事、或沉浸于手游世界,等等。于是就出现了一大批“低头族”“木头人”,他们的身体留在课堂,心思却游离于界外场域,造成了“人在心不在”的“伪在场”现象。
二是学生主体性“失落”现象。传统的思政课考试以闭卷考试为唯一内容,这种考核方式只注重分数的高低,不注重知识的内化、思想的提升、价值观的培育、实践的养成,容易使学生异化为被动的知识“存储器”、沦为死记硬背的机器,造成学生主体性动力的丧失。
三是学生主体性“失衡”现象。授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少部分“活跃分子”往往挤占了大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就导致了学生之间主体性发挥的互斥或失衡现象,“以学生为本”异化为“以少数学生为本”。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错位的现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主体性僭越教师主导性作用场域,比如在一些思政课课堂上,学生以“问题”牵引教师“跟着跑”;学生上台讲课,而教师“坐下评”;学生互相争辩,而教师“随风倒”。教师主导性的缺位和学生主体性的错位必然影响思政课的进程、扰乱思政课的方向、偏离思政课的目的。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是虚假繁荣,并未使学生学有所获。
二是教师主导性介入学生主体性作用场域,比如在一些本该由学生经过思考、探究得出结论的问题上,教师强制性对学生进行单向度灌输,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塑造的客体地位,其主体性受到限制。如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不当,会使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强,导致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化外化受阻,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塑变形,看上去教师在课堂上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实则是将学生视为被动接收的“美德袋”,造成“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承担各自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求师生摆正自己的角色、认定自己的场域,做到各司其职。做到教师主导性不受学生主体性的冲击,学生主体性不受教师主导性的介入。
教师主导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知识传授、价值引导等过程中,这是由教师的角色定位所决定的。如果在这些方面引入学生主体性,势必将导致课堂混乱、知识传讹、价值虚无。因而,一旦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主导性构成某种干扰时,教师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把控、引导,确保教学计划的有序进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学生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自觉学习、自主思考、价值建构、人格养成等过程中。这些环节必须由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如果在这些环节强行介入教师主导性,则容易激发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体,不能压制、代替学生主体性,而是以教师主导性激活、启发学生主体性。
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握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场域,在必须由教师主导性发挥作用的地方,要杜绝学生主体性的僭越;而在必须由学生主体性发挥作用的地方,要防止教师主导性的介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必须紧紧抓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一是要增强教师的理论功底。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涵养,才能把理论讲透彻,才能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才能使学生信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丰富知识结构,构建“高势位”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学促研、以研促教,为上好思政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是要打磨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解疑释惑等方面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性功能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功能的激活。正所谓“教学有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能,把有意义的理论讲得有意思,让学生喜欢听思政课;要善于将晦涩艰深的教材体系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听得懂思政课;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记得牢思政课;要善于用理论阐释实践,用实践回应理论,让学生理解透思政课。
三是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其主导性能力息息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自然更容易赢得学生喜爱、获得学生信任,更利于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崭新要求,为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建设、增强教师主导性指明方向。思政课教师要对照这一要求努力,争做浸润学生心田、影响学生人生的“灵魂之师”和“有德之师”[6]。
构建良性有序的师生互动关系,必须着力于以下三点:
一是要打造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层层推进师生互动。“问题”是教师向学生发出的“思想请柬”,是联结师生的“沟通桥梁”,是开启师生互动的“引子”。教师通过抛出“问题”,激活和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求解问题使自己由“课堂的旁观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这些“问题”犹如一个个暗含“通关线索”的“密码箱”,学生只有对其进行破译和拆解后方能获取“通关线索”,走出“思想迷宫”。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学生关注点、教学结合点精心设计“问题”,打造一个内容相关、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以此引导学生、激活学生、点燃课堂[7]。
二是要树立平等对话理念,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坚持平等对话才能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对话”,而成为“训诫”“说教”,导致讲台上激情四溢、绘声绘色,而台下却死气沉沉、鸦雀无声。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讲出萦绕心头的思想困惑;要增进师生平等对话,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不是以势压人,积极营造和谐有序、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三是要积极搭建多维教育平台,大力拓展师生互动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将其局限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课堂,而应该努力构建课内外相衔接、线上线下全覆盖的互动空间。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发挥主导性和主体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空间,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布时政热点、研究成果,以慕课、微课、雨课堂的形式妙解思政难点,以线上交流的形式反馈课后疑点,在“屏对屏”的全媒体互动中增强主导性和主体性。最后,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体验实践教学活动等“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联系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心灵感悟,在“手拉手”的互动中升华主导性和主体性[8]。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怎么样,不仅与教师的主导能力、责任意识、育人情怀有关、与学生的主体自觉有关,也与相应的制度安排有关。要探索改革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机制、思政课考试评分机制、教学成效测评机制,实施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导意识、主导动力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动力的激励政策。
一是要改革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机制。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意识和主导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职称评定机制。适当加大教学成效在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机制中的比重,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意识觉醒,使其主导动力得到激发,从而自觉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程教学中。
二是要改革思政课考试评分机制。思政课考试评分机制是调节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杠杆。评分机制对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主动参与,其主体性就能得到有效激活。反之,其主体性则走向“沉睡”。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考试评分机制进行改革,将学生随堂发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作出评分并纳入总成绩,以此激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学习课程时“勤思考”。
三是要改革教学成效测评机制。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成效测评以单一的学生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这势必导致思政课教师将重心放在知识传授上、而放弃价值引导和人格培育;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视提升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和运用理论解析现实的能力,造成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扭曲。扭转这一局面,必须改革教学成效测评机制,将学生的满意率、点赞率、获得感等也作为重要的考察依据,以此激活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