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红 赵宏彩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 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0例,其中有40例患者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研究组,其余90例患者均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为对照组。對患者的外周血分子标志物 BRAF V600E 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发生率,研究组为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情况、分化程度情况、包膜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病理特征均与BRAF V600E 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结论 BRAF V600E 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十分普遍,其与患者的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在诊断患者病情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BRAF V600E 基因突变;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最高。为了让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能够得到及早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预防复发和转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诸多专家学者对有效的诊断措施进行了研究[1]。本研究主要以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为例,对BRAF V600E 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甲状腺肿瘤的性质不同进行分组:(1)研究组(甲状腺乳头状癌):共有患者40例,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30-76岁,均值为(53.10±5.63)岁;临床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有25例、11例、4例;分化程度:低、中、高分别有14例、12例、14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和包膜浸润情况的患者分别有10例、14例。(2)对照组(甲状腺良性肿瘤):共有患者90例,男性29例,女性61例,年龄27-78岁,均值为(54.53±5.97)岁。
1.2方法
1.2.1分子标志物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抽取1-2ml外周空腹静脉血,进行全血组织分离,用QIAGEN 血液基因组 DNA抽提试剂盒将基因组DNA进行快速分离,PCR检测使用特异双扩增技术,5-ATTTGGCCTAGCTCCTAA-3为BRAF V600E 正向引物,5- CGTCTTTACCCAGCAGTGT-3为反向引物。PCR检测方法:在95℃环境下酶活化min,40 cycles,再在95℃处理15s,60℃环境中延伸处理1min。用ABI 7500 荧光定量 PCR仪和BRAF V600E 突变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样本信号Ct值以28为分界线,小于该值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2.2病理特征调查方法
由2名病理医生共同进行患者影像学资料的观察分析,二者意见一致即可明确病理诊断。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对研究组患者病理特征和BRAF V600E 基因突变相关性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各项数据,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情况,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BRAF V600E 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发生率为57.5%(23/40),对照组为5.56%(5/90),两组比较,P<0.05。
2.2病理特征与BRAF V600E 基因突变相关性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Ⅱ/Ⅲ)、分化程度(低)、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在BRAF V600E 基因突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虽然恶性程度比较低,但若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也有发生恶化、转移的风险,影响患者健康安全[2]。近年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进行了诸多研究,发现很多患者中存在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 V600E基因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其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发生风险存在密切相关性。该研究提示,进行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检测,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一分子标志物单独用于此类疾病诊断的效果并不满意,还需要同时结合其他诊断措施,以提升确诊率。
参考文献:
[1]樊菁,吕勇刚,赵戈,等.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 V600E、NRAS、TERT基因的突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21,29(05):769-773.
[2]张哲,佟凌霞,李朝军,等.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特征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08):1246-1248+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