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自醒与感性的观影:青春电影对女大学生婚恋认知的影响

2021-11-25 12:54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讯息婚恋图式

徐 阳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文法系,安徽 合肥 230039)

青春电影以年轻人为主要角色,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学习经历以及情感追求。回溯历史,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发源于美国的校园电影。早期作品主要关注青少年“暴力”“叛逆”的青春,并在好莱坞成熟的商业运作下引发追捧,进而催生了全球青春电影的萌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韩国、泰国根据自身地域和文化特征塑造了诸多青春电影的经典作品,成为亚洲电影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也逐渐成长、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青春电影表现出认可和支持。李秋丽认为,“青春电影极力还原出青春时光的温暖与美好,为现代社会人们提供种种精神的慰藉,烘托和调动观众的怀旧情绪,追溯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1]但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一些影片通过迎合社会的猎奇心理,成为了观众的“精神鸦片”[2],它们再现了一个由低龄世界观组成的世界[3],充满了对物质至上的主题表达[4],被批评为“一场脱离现实生活的‘白日梦’”[5]。有人认为:“电影作为人生思考的浓缩,人们特别容易被电影震撼,从而打开自己的心扉”[6],改变自身的身心愉悦、情绪、价值观和生活态度[7]。因此学者们担忧青年群体,尤其是那些价值观尚不稳定,仍在发展变化中的大学生群体,过多观看此类影片,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8],不仅会造成“违规”的性以及诚信危机[9],还会伤害他们的婚恋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以及幸福价值观[10]。诚然,现有研究关注了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但仅聚焦于电影单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观影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众大脑中原有认知与电影中新讯息如何相互比较和竞争?”由于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择偶与婚姻行为,甚至影响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11]。故而,本文聚焦于大学生婚恋观,使用图式理论这一框架来研究他们观影时对婚恋文化解读的心理过程,以期为青春电影的创作、发展以及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婚恋观提供指导和借鉴。

1 理论框架

“图式”概念来源于哲学和心理学,最初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用来解释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被认为是将较小的感知单位组织成较大的整体,从而使人们能够将给定的对象分配给给定的类别[12]。换句话说,康德认为图式是想象力的产物,是学习者用以往习得知识(即背景知识)的结构、常遇情景的原型知识或已有的结构来记住新资料的方法[13]。

1926年,皮亚杰将“图式”的概念引入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使之成为建构其发生认识论的重要因素。他在“图式”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同化”“顺应”“平衡化”三个概念。皮亚杰认为,经过这四个机制,认知结构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逐步构建起对所居住的世界的理解[14]。

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记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是“过去反应的一个积极组织,它必须总是在任何适应良好的有机反应中运作”[15]。也就是说,“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储存在学习者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学习者知识库吸收新信息的过程。”[16]

1973年,美国学者阿克赛尔罗德对图式理论进一步发展,在《图式理论:感知与认知的信息处理模型》中,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他认为,人们在处理外界信息时,根据是否已经有了相关信息的解释,会将信息处理分为两个大的流程。经过新信息和头脑中原有解释的比对,以及新信息可信度和原有信息信心度的较量,最终做出三种选择:降低新信息的来源可靠性,保留原有解释;取消原有解释,升级新信息的来源可信度并构建新解释;降低新信息的来源可靠性,放弃构建一个新解释[17]。

2013年,中国学者杨银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青少年处理全球化媒介讯息的图式竞争模型”,包含三种模式。其一,“图式的平衡”:当全球化媒介讯息符合个体原有图式时,发生认知协调;其二,“原有图式的强化”:当全球化媒介讯息不符合原有图式,个体对新讯息产生负面态度时,会强化原有图式并忽略新讯息;其三,“新图式的采纳”:当全球化媒介讯息不符合原有图式,个体对新讯息产生正面态度时,会采纳新讯息并取消原有解释[18]。

本文研究女大学生对青春电影的解读方式和认知变化,在杨银娟的模型基础上,添加了第四种模式——“新图式的搁置”,提出了大学生处理电影中婚恋讯息的图示竞争模型(见图1)。这里的增补是基于,当电影中的新讯息不符合大学生原有图式时,不仅仅会触发“原有图式的强化”或“新图式的采纳”,还存在一种新模式:当个体一时无法判断两者可信度的强弱关系,便会搁置新图式,将其暂存于大脑中,留待日后在现实生活中继续验证,即为“新图式的搁置”。

图1 大学生处理电影中婚恋讯息的图示竞争模型

2 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安徽省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0月发放网上问卷,以了解大学生喜爱的青春电影。此次活动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3部青春电影是《一吻定情》《匆匆那年》和《最好的我们》。

青春电影《一吻定情》讲述了平凡女孩原湘琴单恋天才少年江直树,两人终成眷属的浪漫爱情故事。该片上映于2019年,在3部剧作中时效性较好,是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因此被选定为本次研究的样本。

随后,作者在安徽一所高校随机邀请20位学生观看电影《一吻定情》,并进行访谈,了解青春电影对他们婚恋观的影响。由于女性是观看青春电影的重要群体[19],并且观影人数多于男性[20],因此20位观影者全部选择了女性大学生。

3 分析与发现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女大学生解读电影《一吻定情》中婚恋讯息的过程,可分为四种模式:“图式的平衡”“原有图式的强化”“新图式的采纳”以及“新图式的搁置”。

3.1 模式一:图式的平衡

“图式的平衡”:当青春电影中的婚恋信息符合女大学生原有对自身、环境以及文化的认知时,信息处理将以认知协调结束。通过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达到了图式平衡。

第一,“爱情重于物质”的认知。电影结尾,男主角放弃富家女,迎娶真心喜爱的姑娘。访谈中,面对提问“如果一个男性具备你理想婚姻对象的所有物质条件,除了你不爱他,你会和他结婚吗?”,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拒绝。一位王同学阐述了自己对物质、情感和婚姻的理解时说,“我赞同男主角的选择,因为物质能带来一时的满足,但并不能确保婚姻的长久和稳定,而情感却能起到大作用。”

第二,“命中注定的缘分”认知。电影中男女主角由于机缘巧合相识、相爱、相知。受访者认为,虽然人海茫茫,但是一定会和自己的另一半相遇,两人也许会经历磕磕绊绊,但最终会互相扶持着走下去。因此,当观看到女主角家遭遇地震无家可归,兜兜转转搬进男主角家寄宿的剧情时,受访者感到浪漫又惊喜。

第三,“真爱是唯一”的认知。电影中,男主角是学校的风云人物,爱慕者众多,但他始终对女主角情有独钟;女主角也有追求者,但从未移情别恋。一位钱同学在访谈中说,“虽然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心怀不轨、逢场作戏的恋爱关系,但是我遇到真爱后,肯定能珍惜彼此,抵抗住外界的诱惑,长久相伴。 ”

第四,“丑小鸭也有人爱”的认知。电影中,女主角智商平平、外表普通、家世寻常,但善良勇敢、勤奋好学。在与男主角的交往中,这些内在的真我品质不断展现,最终两人走入了婚姻殿堂。访谈中,徐同学说,她自己也是普通的大学生,在班级里并不太突出,但她相信必然会有人欣赏她的,因为每个人都值得被爱。

第五,“相爱的人能互相支持和成全”的认知。电影初期,女主角成绩平常,男主角坚持为她补习功课以提高成绩。同样,当男主角为了保住家族资产,对外宣布与富裕的女配角交往并订婚的假消息时,女主角虽然不了解真相,但一直感谢女配角能伸出援手,并默默祝福他俩幸福。访谈中,大多受访者表示,真正的爱是相互成全、相得益彰,而不是伤害或占有。

3.2 模式二:原有图式的强化

“原有图式的强化”:当青春电影中的婚恋讯息不符合受众原有的图式时,两者将发生碰撞和竞争。如果受众对电影中的讯息心生抵触,就会维持并强化原有图式。通过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强化了以下五方面的原有图式。

第一,“女性要自尊自爱”的认知。电影中,女配角爱慕男主角,多年来不断等待和付出。受访者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认为女配角聪明美丽、家庭富裕、能力卓越,属于“女神”级别的存在,应该找寻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执意追求男主角。她们表示,每个女性在面对情感纠葛时,都要树立自尊自爱的信念,应理性决断、敢于放手,拥抱新生活。

第二,“爱情不是生活的核心”的认知。电影中,男配角爱慕女主角,一直为女主角默默付出,但与女配角不同的是,男配角的生活以爱情为核心,并没有关注学业、工作等自身发展,不仅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升学,还特意跑去女主角所在的大学食堂打工。受访者对此表示不赞同,认为男性是家庭的顶梁柱,应该拼搏事业,而不是沉迷于情感,并且提出,不仅是男性,女性也必须不断提升自我。

第三,“没有完美的配偶”的认知。电影中的男主角相貌英俊、家族富裕、成绩优异、体育全能、父母恩爱,受访者认为,这种完美男友的模板并不能套用到现实生活。一位张同学阐述自己的择偶认知时说,“我也很喜欢男主角,但是这种完美的另一半只会存在于虚拟世界,我们不能苛求现实中的男朋友样样完美。每个人的优缺点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情侣间应该相互坦诚、理解,尊重彼此的不完美。”

第四,“表达爱意的方式要有节有度”的认知。电影中,女主角爱慕男主角,收集了大量照片和资料,甚至定制了印有男主角图片的枕头、被套,晚上“相拥而眠”;男配角为了获得女主角的青睐,常常与他人发生争执和矛盾。受访者江同学说,“看到这些场景让我觉得好尴尬,表达情感应该是自然流露,如此夸张的表达会让对方感觉到心理压力,从而本能地疏远。”

第五,“婚恋对象不能门第差距过大”的认知。电影中,男主角家拥有实力雄厚的家族企业,而女主角家庭贫困。受访者普遍认为这种 “男高女低”、“王子”与“灰姑娘”的婚配模式不符合现实生活。一位赵同学提出质疑,“两个家庭贫富悬殊、社会阶层差距巨大,在现实婚恋中女方不可能得到平等对待;两人长期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理念也会导致矛盾频出。”她认为,“门当户对”的婚配模式更有利于今后家庭的和睦长久。

3.3 模式三:新图式的采纳

“新图式的采纳”:青春电影中的新讯息与原有图式的差异会导致图式的竞争,如果受众对新讯息产生积极态度,就会抛弃原有图式并接纳电影中呈现的新图式。通过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在婚恋认知上采纳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新图式。

第一,“恋爱交往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的认知。电影中,数次男女主角坦诚交流都是两人独处时,地点也设定在夜晚安静的城市河道边或是风景美丽的月老湖上。如此,避免外界打扰的交流场所使男女主角心情放松,甚至触景生情、唤起回忆。观影后,多位受访者表示,原以为约会是水到渠成的事,现在发现创造融洽的交往氛围有利于正面影响人的心理,为敞开心扉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付出并不是男性独有的责任”的认知。电影中传达了“稳固的情感需要双方共同付出而非单方努力”,这一观点得到了女大学生的认可。一位正在谈恋爱的李同学说,“电影中男女主角相互关心和爱护的故事非常感人,但是由于社会普遍认为男性是家庭社会的顶梁柱,女性是弱势群体,因此我常常要求男朋友在时间和经济上多多付出,现在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妥的,两个人情感需要双方共同的经营。 ”

第三,“尊重彼此独立空间”的认知。电影中男主角ISAT考试失利,又与父母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从家中搬出在外独居,女主角默默关注并未介入。这种处理方式让受访者印象深刻。一位徐同学坦言,“原本以为情侣之间应该亲密无间、无话不谈,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但是观看影片后发现,两个相爱的人虽然强调精神上共鸣,但彼此也需要给对方一个独立空间来自我成长。”

第四,“父母在子女婚恋中很重要”的认知。在谈到父母对自己婚恋成功率的影响时,几乎所有女大学生都表示,原本认为恋爱是个人的事,不希望父母干涉,但是观看电影后发现双方父母的支持对婚恋有积极作用,尤其是男主角的母亲多次侧面助攻,从而推动了两人恋情的发展。一位林同学坦言,“我今后即使是自由恋爱,也会和父母多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

第五,“恋爱需要仪式感和规划”的认知。电影中有许多具有仪式感的剧情,例如男主参加ISAT考试前,女主角吃斋念佛去寺庙祈福,不仅亲手缝制了状元福,还准备了一桌助考早餐;男主角最后求婚时也为女主角准备了一系列的惊喜。访谈中,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出,原本以为感情细水长流不用太刻意,现在发现仪式感和规划使得爱情变得更加精致,让人体会到情感的认真和庄重,有利于恋情发展。

3.4 模式四:新图式的搁置

“新图式的搁置”:如果女大学生发现电影中的新讯息与原有图式存在差异,但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判别两者可信度的强弱,就会搁置新讯息,留待日后再继续衡量,从而出现新图式和原有图式在大脑中共存的模式。访谈发现,女大学生在婚恋认知上搁置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新图式。

第一,“爱情有助于学业”的认知。剧情中早期女主角的成绩不理想,被安排在成绩最差的F班,为了爱情她勤奋读书,考进了全校前100名,又被名牌大学录取,随后更是顺利考取护士从业资格。访谈中,几乎所有女大学生都表示,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恋爱消极影响学业”,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让他们专心读书,但是看了电影之后觉得,一些优质的情感有助于成长,不能一概否定,要针对情况有选择性地把握。

第二,“恋爱中是否需要其他追求者”的认知。电影中,男配角一直追求女主角,也是女主角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参加运动会、外出旅行等。这都触发了男主角的“醋意”,激发了男主角爱意的表达。访谈中,一位张同学说,“原本觉得有了喜欢的人,就应该和其他异性保持距离,但是看了电影后发现适当的醋意有利于感情的发展,这样对方会更加珍视自己,所以对于其他追求者的态度也不能太决然,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

第三,“男朋友可以有红颜知己”的认知。电影中男主角有一位红颜知己,两人在学习和工作上配合默契,当男主角家族企业遭遇经济危机时也因得到了红颜知己的帮助才转危为安。大多数女大学生表示,介意男朋友和异性频繁交往,担心红颜知己会影响恋情,但观看电影后也承认,每个人都有交友的自由,而且每个人都有因特殊关系而构建的社交圈,因此“红颜知己”的问题也要特殊看待。

第四,“男友放弃稳定工作,追寻梦想”的认知。电影中男主角计划放弃对家族企业的继承,追求梦想;女主角积极支持。多数受访者表示,配偶的工作很重要,与家庭整体利益密切相关,她们倾向男朋友从事稳定的工作,担心面对太多未知的风险,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感到两难。一位彭同学说,“追求梦想是一种权利,也是一场富足的精神旅行,而且万一男朋友最后追寻梦想,创业成功了呢。”

第五,“接受另一半来自单亲家庭”的认知。电影中,女主角虽然被父亲独自抚养长大,但是这位父亲品行端正、有责任心,女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并不缺少关爱,而且她开朗乐观,没有将原生家庭的伤痛延续在婚恋中。多数女大学生表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来自完整的家庭,顾虑单亲家庭培养的孩子心理不健康,但观影后觉得另一半的家庭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不应太过绝对。

4 大学生解读电影讯息的特征

“青春电影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电影所透射出来的审美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选择和判断”[21],这些审美价值观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还有中性的一面,但令人欣喜的是,虽然电影中的婚恋文化和头脑中原有的认知进行了竞争,但女大学生们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占据了解读讯息的主导性,有区分性、特殊性地处理电影中的新讯息,而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

4.1 解读的博弈占据主导地位

电影解读的过程是主客体两种意识碰撞与竞争的过程,但女大学生在图式竞争的过程中能发挥主观性,占据主导地位。实证发现,女大学生并未全盘接纳电影中的新讯息,她们自觉地对电影中的讯息进行筛选,从“图式的平衡”“原有图式的强化”“新图式的采纳”“新图式的搁置”四种模式出发,有区分性和特殊性地对新讯息进行差异化处置——与浪漫的讯息产生共鸣,抵制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讯息,采纳具有指导意义的讯息,以及搁置暂时无法判别的讯息。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本就是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层层选拔升入大学,又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对信息的敏锐感知力和分析判断力不断提升,对社会以及自然界客观事物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对以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参与社会的评价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而言,女大学生在教育的经年积淀下,跳出了模仿他人的被动恋爱模式,以个人独特的审美经验和生活经历审慎思考,表现出该年龄阶段特有的青春自信与理智敏锐。

4.2 解读的过程理性与感性共同在场

从本质上来说,女大学生观影是一次理性和感性共同在场的实践活动。在理性思维的显性作用下,女大学生倾向接纳那些满足她们社交需要,能为自身服务的讯息。正如上述的结果所示,当青春电影中的婚恋文化对人际交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时就容易被女大学生认可,从而构建起“新图式的采纳”,如电影中传达的:交往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稳定的感情需要双方共同的付出;尊重彼此的独立空间;父母对子女的婚恋很重要以及爱情需要仪式感和规划等。因此,可以说“人的生命不仅需要来自理性的拯救力,也需要来自感性的欢欣感”[22]。青春电影以“爱情”为叙事母题,打造温馨浪漫的情节、氛围和场景,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女大学生喜爱电影中浪漫美好的故事情节,两者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构建“图式的平衡”,如电影中传达的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每个人都有命中注定的伴侣;真爱是唯一;每个人都值得被爱以及相爱的人会相互成全和支持等。综合而言,借由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协调作用,女大学生在视听享受的浪漫旅程中分析了剧情结构,捕捉到电影中具有指导价值的讯息,完成了对事物复杂的整体的情感诉求和经验判断。

4.3 解读的走向彰显当下的时代精神

人是时代中的人,观影作为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活动,必然展现出当今时代独有的普遍精神特质。当青春电影中的讯息与此相悖时,必然遭到女大学生的质疑和抵制,从而强化了她们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如电影中传达的,女性不能自尊自爱;生活以爱情为核心;苛求配偶样样完美;表达爱意不能有节有度;恋人之间门第悬殊过大等的新讯息。思想开放、兼容并包是当今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23]。在这个时代,通讯媒介广泛应用、新兴文化层出不穷,女大学生们见多识广,能认识到新讯息背后不同影响因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复杂局面。因而,当青春电影中的部分新讯息让她们一时无法判别时,就选择包容的态度,选择将其搁置再议,如电影中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其他追求者的催化剂作用,另一半的异性知己,职业规划以及家庭背景等。综合而言,女大学生并不是将时代精神生搬硬套,而是自然地内化运用,并常态化地借助这股“无形的力量”指导实践,彰显出了新时代青年共鸣奋进的内核品质。

5 结论

毫无疑问,女大学生与青春电影之间存在关联性与共鸣感。正如学者张丹所说,“优秀的电影对于观众而言,势必不止于直观感相,而是一种活跃精神的传达,甚至是一种灵境的照见。”[24]面对优秀的作品,女大学生并非绝缘体,她们打开了与电影之间交流的门窗,建立了精神层面的对话。但是也必须看到,女大学生虽然沉浸、依赖光影世界中的浪漫美好,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主体的认知超越。女大学生的思想并不任由媒体摆布,与电影之间也不是平等的交流,而是占据主导地位,主动进行信息的筛选、过滤、分类,形成平衡、强化、采纳和搁置四种模式。在观影的过程中,她们剥离了肉身与精神的联系——精神上寻求一场激情美好的冒险;肉身则思考着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理性与感性思维不断融合、碰撞,最终将电影讯息的解读引向更为积极正面的方向,彰显时代精神。

诚然,女大学生具有思想的自主与超越性,但是也要看到观影背后她们过往恋爱经历、异性交际知识获取渠道的缺失。这种双项缺失无疑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家庭和学校婚恋教育长期以来的共同缺席[25]。一方面,对于还未走入大学校园的青少年来说,“早恋是成长过程中正常而美好的情感现象”[26],家长不应视之为洪水猛兽,而要根据子女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情感和接人待物。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与家庭教育良性互补。不仅是大学阶段,在中学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可开设婚恋、家庭类课程,给学生们一个开放、平等、相互尊重的空间去表达、沟通和憧憬。正如学者王东所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才能造就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而这两者,都离不开爱,离不开人文情怀。”[27]

猜你喜欢
讯息婚恋图式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来自西北的讯息:民国报刊中的“西夏”
讯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生命的讯息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婚恋心理探秘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