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1],可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国外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比较成熟。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量表、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关于评价量表和评价体系研究成就比较显著,如许生力(2011)[2]提出了新的跨文化能力构建的建议;吴卫平和樊葳葳等人(2013)[3]在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模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一套可靠的、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量表;高永晨(2014)[4]基于知行合一的方法论,构建了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测评体系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能力;黄文红(2017)[5]基于Chen&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敏感度量表,通过实证研究,构建了包含开放度、移情度、交际信心和差异尊重4项因子的中国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张晓光和王彦君(2015)[6]以行动为导向,利用项目模式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贾玉嘉(2018)[7]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模式。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自2017—2018年春学期起,三亚学院开始对《跨文化交际》课程进行小班教学试点,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大成效,顺利结项。此后,该课程继续沿用小班教学模式。2019—2020年春学期在小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对该课程实施课程“三度”建设。所谓“三度”是指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习紧张度。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五种品质”(即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价值观、分析方法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目标,探索该课程“三度”建设的路子。
本课程教学改革以课程“三度”建设为理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Larry.A Samovar 等人编写的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第八版)为主教材,除了主要教材,本课程还有阅读书目清单和学习网站、App等;内容包含古今中外文化理论和现象,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学科领域,有利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实现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
课程教学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第一,教学采用翻转式与任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识先知,方法先学”。学生提前思考所学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自主学习与批判思考能力;明确个人任务或小组任务,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探索的动力,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课程要求学生在开学前进行课程预习并撰写预习心得,体现“三度”建设要求中的“起步早”的理念。第三,课程采用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小组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并构建知识框架,发挥学生的个人和团队优势,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的饱和度、深度和学习紧张度都蕴含在过程中。
“测试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测试的内容与范围要与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一致,为教学目的服务。”[8]本课程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并重,二者兼顾。在学习过程中,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讨论和发言、个人思考和发言、小组项目等。期末考核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测评,即要求学生就生活中的某个跨文化交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撰写调查报告。这项考核要求学生平时要认真观察、进行假设、制定调查方案、分析结果等。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敏感度、信息综合处理、判断分析、逻辑思辨、评价论述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视野维度、思想深度等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敏感度和能力。本课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拓展课程深度和饱和度,适当提升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和知识内化,最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在教学本身进行改革,教学团队还从研究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课程“三度”建设进行探索,采用调查法、对比和分析法,对课程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在课程学习前后运用吴卫平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同时对部分学生作了访谈,以了解学生在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采用对比和分析的方法分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变化、《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三度”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并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在进行小班教学和“三度”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依据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别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度和学习收获、考核方式,以及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总体看法等方面来阐述《跨文化交际》课程“三度”建设的效果。
在谈及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前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程度时,有5.26%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65.79%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26.32%的学生表示基本了解,2.63%的学生表示有较深入的了解,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知比较模糊。开学初,教师在课程导修中简述了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讨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掌握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学生还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作更深刻的思考、反思和联想,采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来分析文化,把某个文化现象放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不能割裂该文化现象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树立文化平等的意识,学会反思,对不同的文化有更大的包容度。例如一个学生在反思作业中写到,刚入学时她与室友由于生活习惯不一样而产生了一些心理活动;经过学习后,她进行了反思调整。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避免误解和矛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另外,本课程是英语授课,学生能够坚持用英语分析案例、表达观点,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目标。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能学到实用的知识,收获较大。
根据“三度”建设的要求,本课程涉及多方面的考核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既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又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既要发挥个体独立性,又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虽然课程学习任务多、强度大,但对于考核方式的接受程度,有44.74%的学生能接受,47.37%的学生基本能接受,仅有7.89%表示不能接受;对于本课程作业量,65.79%的学生认为适中,34.21%的学生认为偏多。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表示能接受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和作业量,并且也很好地达到了考核要求。
从学生的意愿来看,65.79%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得到老师的关注。本轮课程“三度”建设基于小班教学,班级人数相对较少,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更多,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建立保持。76.32%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更密切,这对改善教学起到很大作用;有65.79%的学生表示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帮助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基本上全程专注于课堂活动。本课程也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热情,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就这门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思考,其中68.43%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参与思考和讨论,认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展示自我的机会,学到了知识,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基于小班的课程“三度”建设虽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也一些地方有待改进。
目前,理论讲解时间仍相对较长,学生自由讨论、思考和发言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今后应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设计、课上和课下配合度等方式来优化各环节的比例,给学生更多讨论和交流时间,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积极参与的同学要给予赞赏和奖励,继续保持学习热情。也有个别学生出现游离状态,对这部分学生要给予更多关注,鼓励融入群体和课堂,加强互动,提高参与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更积极、主动,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课程“三度”要求学生有更多时间的阅读、学习和实践,这对学生时间管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独立性、自主性等方面能力的挑战。个别学生力不从心,老师要帮其建立信心,加以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陈旧,思维比较刻板,缺乏活跃和胆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训练,通过阅读、讨论、实践、反思、刺激等方式来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教师需要多学习、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多创造,才能更好地实施课程“三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跨文化交际》课程在小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三度”建设,通过转变教学思维,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总体上实现了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能够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和分析跨文化交际现象和案例;有文化平等的意识,能够包容、尊重其他文化;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待其他文化;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素养有所提高。今后的教学也将逐步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