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赵凯
明初,朱元璋在平定张士诚、方国珍势力后,一方面将张、方余部改隶卫所为军;另一方面陆续遣徙沿海岛屿居民入内地,以防岛民勾连倭寇、相与为乱,东南沿海诸岛皆在此时展开岛民迁遣行动。终明一世,迁弃海岛始终未能纳入州县治理范围,导致沿海诸岛在嘉靖倭寇时期为海上商盗盘踞,又在明清鼎革之际为南明政权把持。清朝建立后,出于对南明海上势力的忌惮,对东南沿海再行迁界。直至康熙二十二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方才全面开启沿海岛屿的展复进程。学术界对明清东南滨海地域社会的研究在地域上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闽粤交界海域以及福建沿海,在研究主题上多包括宗族势力与寇盗的资源争夺、海上人群的活动特征、渔民与渔课管理、灶户与盐政管理等。有关浙江海岛自明初迁遣至清初展复这一历史过程中,滨海区域海岛人群及其活动、海岛秩序重建经过、地方行政与赋役制度推行等尚未有系统性的著述。有鉴于此,谢湜教授新著《山海故人——明清浙江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一书,取浙江沿海舟山、玉环、南田三岛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明清以来的海岛人群与海岛治理,多有新见,可以说是近年来明清海疆历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全书除序言与后记外,共分五章进行讨论。
第一章阐述了作者对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研究的兴趣缘起。概言之,生长于澄海县的经历,使得作者对渔业、远洋货运以及南洋异国谋生有着近乎本能的熟悉。通过南澳岛、鸡山村、温州沿海等处的田野考察,以及对耶鲁大学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地图部所藏清代航海地图集的浏览,加深了作者对依靠自然风航行的年代海岛与先民所具重要意义的认知,诱发了作者从海洋视角探讨人地关系。在菲律宾马尼拉“邂逅”明代海盗林阿凤有关遗迹的经历,引起了作者对明中后期闽粤人在南中国海大范围航行活动(贸易与征战)及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的思考。
第二章阐述了明清舟山岛由迁界到展复的历史经过。首先,考述洪武二十年撤舟山原设之昌国县,徙民于内地,与顺治八年清廷攻占舟山后再度迁界弃守的史实,认为此举源于明清王朝缺乏在海岛建立有效统治的信心,从而在东南沿海陷入“沿海生计”与“王朝战略”上的两难境地。其次,着力展示康熙二十七年舟山建定海县,正式开启展复序幕与重建统治秩序的经过。作者盛赞第三任定海知县缪燧宦绩,认为其公祭“同归大域”并修建“成仁祠”的行为,“标志着清朝对南明死节诸臣的正名,历史镜像遂由乱入治”(第99页)。最后,通过分析缪燧在与地方权势合作之下,于土地、户籍政策改革上取得的不凡业绩,认定“经过十几年经营,缪燧在流动性较强的海岛社会真正建立起具有稳定编户齐民的大清帝国州县秩序,取得了前两任知县未能达到的施政效果”(第108页)。
第三章阐述了明清玉环岛在迁界与展复过程中闽粤人群的身份变迁。首先,追溯宋元以来温州地区作为王朝造船与海运重镇的历史,并以乐清戴氏为例,展示宋元明朝代改换之际,乐清大族的命运浮沉。其次,叙述自洪武二十年遣徙岛民的政令颁行后即遭迁弃的玉环岛,即使在成化年间新置太平县时也未被纳入县域,反而在嘉靖倭乱爆发后为漳潮海商与盗贼盘踞的史实。最后,还原雍正六年时任浙江总督李卫提请展复玉环岛、成立玉环厅后,官方入籍认垦政策因应海岛现有社会格局不断调试的经过,进一步挖掘原本活跃于浙闽海域的闽粤之人在玉环岛展复后获得入垦资格的路径以及闽粤垦户与乐清垦户的报垦竞争线索。
第四章阐述了清代南田岛展复的曲折之路。首先,梳理雍正至乾隆年间,官民数次吁请开垦南田岛的尝试与清廷高层以开垦后易招致匪类聚集,弊大于利为由始终坚持封禁的经过。其次,考察道光年间浙江巡抚帅承瀛出于维持户部则例规定的“永禁”成例,而否定浙江按察使朱桂桢关于妥善安顿南田私垦者的建议,转而采取强硬措施驱逐私垦人户与占地招租之“老本”,并推动将宁波海防同知由鄞县转驻石浦,专管南田岛的决策过程。最后,作者详述在经历鸦片战争与剿灭“老本”金得利等海疆危机之后,清廷基于筹办海防需“先招民耕作以实其地”的实际情况,最终突破成例,于光绪元年正式垦复南田岛的艰辛历程。
第五章阐述了作者对舟山、玉环、南田三岛开展研究的总结与感悟。首先,通过铺陈顺治至乾隆年间清廷对于海上船只管理制度的调试经过,解析海岛展复过程中的决策变动背景。其次,通过分析明清王朝面对长期迁弃乃至封禁的疆土(封禁岛、封禁山)的处置上,所透视出的“奉旨永禁”与“化私为公”两种政治地理观念,梳理传统国家治理方式的演进。最后,作者将自身研究兴趣点的转移过程、参与者、关键影响因素等内容和盘托出,道出本书得以成书背后的人生机缘。
《山海故人——明清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一书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特色:
其一,研究时间跨度大,自明清到近代变迁皆在作者考察范围内,本书中对主要的研究对象舟山、玉环、南田三岛的考察跨越漫长五百余年历史。正因如此,这一历史考察具有长时段带来的延续性特征,可以让读者清晰把握上述海岛经历的明初迁弃、明清之际沦为南明“藩镇”、清初再度迁界以及康熙二十二年以后全面展复的完整的历史过程,某种程度上来说避免了“盲人摸象”式的研究弊端。
其二,史料运用丰富,官方文献、民间文书与域外资料皆广泛搜集采用。除却明清实录、明清会典、明人文集、各类方志之外,作者一方面奔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浙江图书馆、台州玉环图书馆、温州图书馆、舟山市档案局馆等查找馆藏奏疏、珍稀方志等史料;另一方面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大量谱牒、碑刻等民间文书以弥补正史文献之不足。在此基础上,将民间文书与官方文献中所载中央与地方各级官员关于海岛展复的政策走向相印证,更为真实地展现官方决策在民间的“落地”过程。此外,日本刊行的《清俗纪闻》,英美古地图等域外资料的获取,也对研究的推进颇有助力。
其三,重视田野调查,将实地调查所得与文献解读、问题分析结合,呈现出浓厚的“华南学派”研究特色,实有华南方法的浙江应用之意。对海岛的踏查,发现同一海岛居民在语言、风俗、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特征,秉持“更多地注意到讲述者的平心静气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共生”(第330页)的原则,追溯居民的地域渊源。此外,作者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空间感,深刻地体现在对于文献资料记载的解读与印证上,有助于使研究最大程度贴近历史真相。书中所配诸多实拍图片,在帮助读者了解研究对象实况之外,也见证了作者多次田野奔波的辛劳。正因如此,海岛的空间分布、基层社会的过去与现在才得以清晰地展示。
其四,以小见大,从个案研究切入,寻求宏观问题的突破。相对于广阔的中国沿海疆域,本书所选取的主要研究对象舟山、玉环、南田三岛无疑是精细的局部。以微观个案的探索入手,对此三岛在明清时代的历史演变进行详细梳理,获得充分的局部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升到对明清王朝东南海疆的经略、东南海岛的基层社会、东南海域的人群流动等宏观问题的思考。本书采取的研究范式与取得的研究成果,颇为有力地证明,只有做好“小处着手”,方能更好地实现“大处着眼”。
本书的付梓,使读者得以对浙江海岛的历史演变进程有了相应的了解,然而犹有未竟之处。首先,作者选取的舟山、玉环、南田三岛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但浙江沿海岛屿众多,其他海岛在明清王朝的历史演进呈现何种镜像,依旧存有继续探究的必要性。其次,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察觉对于东南海疆的研究需要将海上动乱、海防政策与沿海社会的转型作为整体过程加以考察,然而在本书中多侧重于滨海各类人群生计、管理机制与社会秩序的探究,尚未进一步将军制运作(明代卫所制度与清朝绿营体系)与滨海地域社会结合,以考察军制建构在塑造滨海地域社会中承担的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明中后期出现的上至阁部重臣下至地方百姓对海岛屯田、复县以维持对军事力量的供给的呼声与海防形势的关联,以及屡议屡止的朝堂博弈中的人情、地缘等因素,尚有待未来深入探讨。
总而言之,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由江南区域史研究转向东南海域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海洋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诚如陈春声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本书讲述的故事,为读者打开了理解历史时期东南海疆历史与海岛社会富于启迪意义的新视野”(第12页)。作者对东南岛链的历史研究才刚刚拉开序幕,相信作者田野考察的脚步不会停歇,在未来会为读者呈现更为精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