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九成《四书》诠释与道统论建构

2021-11-25 06:12袁大鑫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道统四书格物

袁大鑫

儒家道统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经过唐代韩愈的倡导,在两宋时期得到充足发展。两宋儒者通过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建构自身的思想体系,道统论成为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朱汉民指出:“考察儒学历史,道统思想总是与载道经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要真正实现道统论的重建,就必须把新的道统论与经典体系的诠释和建构结合起来。”①朱汉民:《经典诠释与道统建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序说的道统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在重新诠释经典时,宋儒用力最多的在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张九成在重新诠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过程中,明确了这四部书蕴含的儒家先王、孔孟之道,诠释了这四部书所传承先王、孔孟之道的含义。关于张九成道统说,学界已有研究②关于张九成道统思想,学界讨论甚少。仅有李春颖在《张九成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一文中以《尚书精义》文本,将张九成“传心”内涵与朱熹传心思想进行对比,彰显儒家道统传承的内容、方式在理学与心学间的差异。李春颖认为张九成所说道统传承的内容直接就是传心,传心就是传道;“传心”源于注解《尚书》的影响以及张九成的心性论,以本心同于天理的心学思想从根本上决定张九成将“传道”等同于“传心”。此外李春颖对于人心与道心,道心与天理进行义理诠释。综上所述,学界关于张九成道统思想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缺乏从《四书》学角度对其道统思想进行诠释。。本文试从《四书》学角度探讨张九成道统论的建构。

一、《四书》诠释与道统谱系

张九成在《四书》的诠释中,肯定《四书》构建了系统的道统谱系,明确自身是道统的继承者。此外又从道统谱系层面对庄周之学进行批评。

1.道统谱系的构建

张九成所构建的道统谱系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在对《孟子》诠释中,张九成勾画了一个道统传承谱系,认为孟子继承先王与周孔之道,“孟子亲传道于子思,盖二帝、三王纳冠、周、孔之正统也”①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67页。,“孟子抱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历聘齐梁之间”。同时又对孔子以下的传道体系进行描述:“昔吾夫子传斯道于洙泗间,颜子得之,故其为学也,不迁怒不贰过;曾子得之,故其为学也,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惜乎!颜子短命其学不传。曾子传斯道于子思,故子思有中庸之论;子思传斯道于孟子,故孟子有仁义之说。孟子既没,圣道绝矣。”②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8,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0页。在其勾画的道统谱系中,分别对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之学进行描述。“‘克己复礼’之说,是仁之正体也……此乃孔子心传之要”③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9,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7页。,孔子心传之要在于克己复礼。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专意积精于正心之学耳”。在阐释《中庸》中张九成认为曾子、子思之心,“皆所谓天下之至诚也。或去或不去,各归于诚而已矣”④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2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73页。。“曾子授道于子思,子思授道于孟子。子思《中庸》极言至诚之说,盖曾子之学也”,“惟孟子深造天下之至诚,故见二人之存心”,孟子所继承的是曾子、子思至诚的思想。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所传的是仁义之道,“克己复礼”“不迁怒不贰过”“至诚”都是仁的显现。此外在诠释《孟子》过程中,张九成从侧面对道统体系的传承进行说明。“非大患害,不足以见圣贤;非大祸乱,不足以见圣贤”所以“故洪水之患,大禹出焉;夷狄之乱,猛兽之乱,周公出焉;君臣父子之乱,孔子出焉;杨墨之徒,商鞅、孙膑、陈轸、苏秦、张仪、稷下之乱,孟子出焉”⑤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68页。,禹、周公、孔子、孟子都是为了天下而出世,且几人所用之道是相同的。

在这个道统谱系中,张九成叙述道:“孟子受道于子思,子思受道于曾子,曾子受道于孔子,源流甚正,不似子夏之后流入庄周,子张之后流入于墨翟之比也。”“顾曾子一派,其源甚正,盖有本之学也”⑥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85页。,孟子其源甚正。同时张九成着力突出孟子的地位,认为其继承先王之道,深得孔子之心,实践曾子的“忠恕”之道。孟子其人、其说皆是“常合于天理,顺于人情。圣王之心,周孔之志也。”

2.发明孟子之遗意

在南宋时期,孔孟之道是儒学的普遍共识,张九成着重赞扬孟子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的同时,他认为自己能发扬孟子之遗意,肯定自身的思想学说是直承孟子,自己是孔孟道统的传人。张九成在《谪居赋》中写到“惟吾早闻道兮,传孔孟。用圣心兮,履圣行。”⑦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4页。他同时又说到“圣贤虽往,吾可以得之于千载之下。”不仅认为自身乃是传孔孟之道,同时认为自己领悟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意,且自己是道统的传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具在人心觉则为圣贤,惑则为愚不肖。圣人惧其惑也,乃著六经,使义理求……乃知千圣虽往。倘有在于斯乎?否则我不知也。”①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4页。圣贤之心也是隐于其心。对于“圣贤之用心。尚可得而见乎?”张九成回答道“隐之吾心,事事详审,无愧无悔……使吾知尽其用,则尧舜其君,士君子其民,皆其余事耳。”②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8,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04页。此外张九成多次说到自身发挥孟子言外之遗意。如“夫学至圣贤,则其心公如天地,明若日月,若邪若正,一至其前,瞭眊之状,神情之见,有不可掩者……则夫孟子之论自可得之于言意料之外矣。”③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02页。“余恐学者之举尔,故又发明孟子之遗意,以风吾党之士焉”④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72页。。

3.老庄非为谱系中人物

在诠释《孟子》中,张九成从道统授受脉络层面,对庄周之学给予否定。张九成首先认为庄周之学流入异端,“孟子受道于子思,子思受道于曾子,曾子受道于孔子,源流甚正,不似子夏之后流入庄周,子张之后流入于墨翟之比也”⑤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58页。。其次他认为“夫异端之学,其祸非使人为血为肉不止也”,庄老之学“魏晋宗尚,天下为血为肉,五胡乱华,至有唐犹未已也”,将庄老之学归为异端之学,同时又将淳于髡、田骈、真到、接子等人指为异端之人。

二、《四书》诠释与道的界定

在对《四书》诠释中,张九成不仅明确其中蕴含、勾画了道统谱系,还认为《四书》含有先王之道,进一步明确道的内涵,以儒家之道批判佛老。

1.《四书》蕴含先王之道

孔子是儒学创建者,通过整理《六经》来主动继承先王之道。张九成认为《论语》中包含先王之道,如“某读书至《论语》因子夏论洒扫应对之说,乃得夫先王所谓小学之道焉”。《论语》中不仅包含先王之道,还蕴藏着孔子之心。“是故孔子之心,尽发于《乡党》,孔子之用,尽着于《春秋》。不学《乡党》,无以知《春秋》之用。不学《春秋》,无以知《乡党》之神”⑥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8,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93页。,将记载孔子饮食起居的《乡党篇》与承载孔子微言大义的《春秋》相提并论,突出了该篇所蕴含孔子之心。

《大学》是儒生进入圣贤之道的门路,“窃谓《大学》一篇,学者入圣域衢路也”⑦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8,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0页。。同时“大学之道”可以明圣人之心,“学者倘未遽得圣人之心,莫若先明大学之道”⑧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55页。。大学之道即是“王道”,王道在于致知格物,“倘知格物之学,则可以知圣人之心”。圣贤的用心,可以通过“致知格物”来体会。张九成用《大学》“致知格物”思想来解释“诚”,认为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子“立之斯立,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①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95页。,圣贤的一举一动皆是诚的体现。张九成进一步强调儒生应该通过“大学之道”来求得孔子之心,“凡厥诸生,当体公意,以是正心、诚意,以是修身、齐家,以是治国、平天下,以尽《大学》之归,以求夫子之用心”②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9页。。此外张九成认为可以从颜子、曾子、孟子言语行动中可以体会格物的效果,“从颜子、曾子、子夏、孟子数公而知格物之效,志学之宗,平天下、不逾矩之要”③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6页。。

《孟子》中包含先王所言的大学之道,“又读书至《孟子》诚身有道之说,乃得先王所谓大学之道焉”。张九成感叹道:“求王道而不知其端,今读《孟子》,乃知所谓王道者,必保民使如前数者,乃所谓王道也”④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2,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97页。,通过阅读《孟子》可以知圣王之学。此外通过阅读《孟子》其文,可以了解孟子其人“学先王之道而能用先王之道者也”,这从侧面反映了《孟子》一书包含圣王之学。

对于《中庸》,张九成指出:“此一篇,子思所闻于曾子,圣道之尤纯粹者也。”同时他又认为《中庸》的“至诚”是圣人之心。“禹、稷、颜回之学,天下之至诚,是以禹、稷下在庙堂以诚而忧,颜子在陋巷以诚而乐”⑤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2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69页。,禹、稷、颜回之学是“至诚”之学。“孔子,天下之至诚也”,即孔子之学包含“至诚”的思想。此外张九成认为曾子传“至诚”之学于子思,“曾子授道于子思,子思授道于孟子。子思《中庸》极言至诚之说,盖曾子之学也”。子思又传“至诚”之学于孟子。

2.道的含义

中唐时期韩愈在重拾道统说时,强调儒家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两宋儒者在重建经典体系时,对儒家之道的核心思想进行叙述。张九成之所以通过诠释《四书》建构自身的思想体系,就是认同《四书》体系中儒家之道的核心思想。张九成在对《四书》的诠释中,指出《四书》体系所蕴含的儒家之道为:仁义、教化、中道,而仁义、教化、中道都是心所外化的体现。

张九成在对《四书》的诠释中构建了心本体。心不仅为宇宙本体,“夫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论其大体,则天地、阴阳皆自此范围而变理;论其大用,则造化之功、幽眇之巧,皆自此而运动”,而且心表现为道德实体,“心之本体,居则为仁,由则为义,用则为正”⑥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64页。张九成面对心与理的关系,主张“心即理,理即心”⑦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9,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6页。。他将天理规定为伦理道德“仁义”。“天理居则为仁,由则为义”⑧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9,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4页。,“天理者,仁义也”,而仁义在我心中,由此天理在我心中。同时张九成说“格物者,穷理之谓也”⑨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73页。,即格物就是穷理、穷心,格物是通往“心”本体的路径。在对《中庸》的解释中,张九成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指言性也,故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此所谓发也,故谓之和。中指性言,故为大本;和指教言,故为达道。”⑩张九成:《张九成集》,《中庸说》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002页。中道即是性。对于性之内容,“夫性则仁义也,居之则为仁,行之则为义。仁义乃性之自然,非私意所能为也”,仁义既是人之性,也是心的内容,心之本体就是性。对于《中庸》中多次论述的“诚”,张九成认为“至诚,乃心所固有者”,至诚之道是以心为载体。

心不仅为儒家的本体之道,而且传心就是传道。圣人“垂法天下,使后之人举其心以行其法,传其仁心,使亿万斯年而不已,何所存之远乎?”①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6页。圣人以心垂法于天下,使得后人传承圣人之心,施行其法令万世不变。“‘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传心之法,即实现本体的道路;而本体就是所传之‘心’”②李春颖:《张九成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58页。,“惟精惟一,惟时惟几,一旦恍然雾除,霍然云消,思虑皆断,而心之大体见矣。然后知吾之所以为天者在此”③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2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049页。。

张九成对《孟子》诠释中突出仁义的地位,同时又将仁义与道统相结合,指出孟子所继承的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中“仁”的思想。此外张九成对《孟子》中的仁义进行义理解释。通过仁义可以洞悉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仁义既明,则以此明庶物”、“特有仁、义、礼、智见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耳。”同时仁义又是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夫仁义,何常之有?蹈之则为君子,背之则为小人。”④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64页。张九成又以觉释仁,“心有所觉谓之仁,故草木之实谓之仁,以其得土则生也。”“四体不知疴痒谓之不仁,故利在一己,害及他人而不恤者,谓之不仁”⑤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79页。,所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必须以仁体恤天下百姓。

对《大学》的诠释中张九成突出格物的重要地位。在《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大学之道以格物为主”,“《大学》平天下之道,自格物而入”⑥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1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86页。,格物之道是大学之道的门径。

格物之学是修己、教人之法。张九成将大学之道与《孟子》修身思想相结合,“深原其本,本自修身,此孟子之说也。原修身之本,本自格物,此《大学》之道也。”⑦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83页。格物之说既是儒者修身之本,又是教化之道。儒者通过体会格物之心来理解圣人施行教化的心思,“夫子不逾矩之妙,自志学而入。盖一心之所管,即经纶天下之业也;一身之所履,即绥定国家之事也。”张九成举孔子“听讼”一言,指出“无欲”“无讼”在于上位者对百姓施行教化。儒者应当“以是正心、诚意,以是修身、齐家,以是治国、平天下,以尽《大学》之归”,“意将使学者体格物之说,以‘无欲’以‘无讼’以求夫子之用心而诞布于四境”。此外可以通过颜子、曾子、子夏、孟子的言行明晓格物的效果,“盖将使此邦之士不迁怒、不贰过如颜子,无伐善、无施劳如颜子,自忠恕而得夫子之道如曾子。自洒扫应对而得君子之道子夏,自徐行而得尧舜之道如孟子;抑将使此邦之士从颜子、曾子、子夏、孟子数公而知格物之效,志学之宗,平天下、不逾矩之要”,这体现格物之学所具有的教化意味。

《中庸》集中讨论了儒家道统核心思想“中道”。张九成在《中庸说》以“中”为核心,阐发了“中”在道统授受过程中的价值。“中”与道统的授受相联系,舜“好问好察迩言、隐恶扬善”,颜子“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的实现都是归结于戒慎恐惧的作用。而戒慎恐惧“其发见于忠恕”,尧、颜子、孔子能以忠恕之道对待富贵、贫贱、患难。张九成认为自己接圣贤以来的忠恕之道,以戒慎恐惧的修养方法来求道,“吾有忠恕之道,无入而不自得,故尽其在我,不责备于人,是以戒慎、恐惧,不敢使一毫私意介乎其心”①张九成:《张九成集》,《中庸说》卷2,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100页。。

诚符合“中道”思想。《中庸》中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张九成认为诚“既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是也”,诚即在中之前。诚也是符合“中和”之道,知、仁、勇是合“中和”之道而行,而“行知、仁、勇者,在诚。”张九成认为“专”并非为诚,“使专谓之诚,则农夫、樵叟皆圣人矣”,要以变通的方式来看待诚,“故世之行诚者,类皆不知通变,其弊至欲诵《孝经》以御至剧之贼,读《仁王》以消侯景之灾,此岂不取天子笑为后世之戒哉”。

3.批佛老之道

张九成在构建道统说的过程中,从儒家之道出发直斥佛老之学不知儒家心性、有碍于人伦。②有关张九成对佛教批判研究。目前有邓克铭《张九成思想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指出张九成对佛教废弃人伦和漠视人类生活上采取批评的态度。李承贵在《张九成佛教观浅析》中同样指出张九成对佛教的批评,一是佛教之学遗弃人伦之理。一是佛教之学有“内省”无“外王”,佛教视万法皆空,无视儒家四端与事功。吴珍平在《宋代儒家学者学佛经历对理学的影响——以张九成为例》(《山西大学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中,也认为张九成从佛教弃绝人伦,否定人的社会属性、佛教之学有体无用两个方面对佛教展开批评。从心性层面对释老之学提出批评。张九成认为释老之学不知恻隐之心“是其天理决然,遇事而发,欲罢不能也”,而且释老之学“彼已视世间如梦幻,一彭殇为齐物,孺子死生,何所介其心哉?是未知天理之运用也”,否认儒家心性、天理等思想。张九成对释氏之学的批评进一步扩展到四端之心。若是具有四端之心,“如人之有手足也,可以运用、可以行止。”而释氏之学不仅没有认识到四端之心,“夫释氏之学,以归根反本为止极,岂知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逊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乎?”③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7页。还不能将人的本心发挥运用,“若释氏则无手足,徒有腹心尔,安知运用、行止之理哉?”此外释氏之学对天地万物没有生发的作用。“予谓举一端为诸君明圣之教,推恻隐之心于天下,则如春风如和气,遇花则花红,遇叶则叶青,遇草则草绿”,一端之心扩充、发用可达到万物生发的局面,而释氏之学对于天下万物“则如雪霜凛冽,万木秃立,谁复承其庇覆乎?”④张九成:《张九成集》,《横浦集》卷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9页。此外,张九成指出释氏之学否定圣王功业,“释氏疑近之矣,然止于此而不进,以其乍脱人欲之营营,而入天理之大,其乐无涯,遂认廓然无物者为极致,是故以尧、舜、禹、汤、文、武之功业为尘垢”。

从伦理角度对释老之学给予否定。张九成认为释氏之学有碍于伦理,不能实际运用施行,“且夫释氏之为学也。言为无所不周。实则碍于伦理,自谓穷神知化,而不可以开物成务”。此外释氏之学,“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为赘疣,以天地、日月、春夏、秋冬为梦幻,离天人、绝本末,决内外,茕茕无偶,其视臣弑君、子弑父、兵革扰攘、岁时荒歉,皆其门外市”,无益于儒家纲常伦理。同时张九成将庄周之学归为墨氏之学,“黄老之术,为同异之辩,肆无稽之谈,恣荒唐之说,其术皆祖墨氏之兼爱也”。假若“使墨翟之徒得志于天下,无复君臣、父子之伦,奸雄窥伺天下,大乱不可复支矣”⑤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67页。可见庄周之学有碍于人伦。张九成还通过历史事件加以佐证,“魏何晏倡虚无之说,晋王衍从而和之,认庄周、老聃以为宗,指文王、山甫而切笑,倚仗高视,挥尘清谈,居丧而食肉,父子而裸袒,是治刘石接踵,五胡乱华。历数百年,而后混一”。

三、道统与政统

宋代道统问题得到普遍关注,不仅源于士大夫对于复兴儒学的忧患,同时也源于他们对于政治的关切。儒者面对君主为代表的政统不能践行儒家之道,表现出政治上的忧虑。面对政统与道统的分离,张九成怀有担当意识,主张士大夫自觉承担道统使命,承担与君主共治天下的政治责任。

1.士大夫自身主动承担道统使命,强调内圣对外王、心性对政治的主导地位,强调士大夫传道的责任与道统使命

士大夫需要认识到且主动承担上天赋予的使命,“王道岂可一日绝哉?将以扶王道于既坠,续王道于已绝,历聘天下。天将丧斯,时不我与”①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20,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54页。。士大夫需要通过修身将其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孟子既以其所学,用之于身,为养浩、知言之妙;又用之于当世,而为植桑种田、育鸡啄、畜狗彘、谨庠序、申孝悌、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不负戴于道路、不漂流于沟壑之说,此所谓以不忍人之心将以行不忍人之政者也”②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81页。。同时需要以尧舜之道涵养身心,“惟以吾自得而入于尧舜道中,日以尧舜之道涵养所得,此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士大夫仕宦应对以尧舜之道为准则,合道则从,不合道则去,“夫圣贤之出处,道合则从,不合则去。其所谓道者,非他道也,乃尧舜之道也”。

心性、仁义、至诚等内在思想对政治的主导地位。张九成首先突出人心对于天下的重要性,“夫平天下在服人心、得人心而已”。同时主张人心所萌发的行为乃是平天下之术。如平天下之术在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其原因在“亲亲长长,乃人心之自然者”。心的偏正可影响国家秩序,“天下之本在人君,人君之本在一心。一心本体,有何物哉?仁、义、正而已矣”,“心或有偏,所向皆暗,以之用人则皆小人,以之为政则皆乱政”③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08页。。其次不忍之心对于王道政治占有主导的作用,“倘能一用不忍之心以加于百姓,则夫保民而王之实可兴于旦暮也”,“以大其不忍之心,王道至此而大明焉”。此外通过发用仁义可以教导君主、教化百姓。居仁由义即是先王之道,“先王有大中至正之道,居仁由义而已”,将仁义发用则“用之则可以尧舜其君,士君子其民,不用则根于心,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而耳目聪明,血气和平,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明不惭于妻子,幽无负于神明”④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5,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92页。

2.士大夫要承担与君主共治天下的政治责任,以师的身份引君当道,格君心之非

士大夫是沟通君主与百姓的桥梁。张九成认为君民上下不能沟通“身心异处”,是源于“罪在士大夫不能通上下之情,上之德意不能宣于下,以固结民心,下之哀苦不能复于上,以开道君意”。士大夫主动承担肩负天下的责任,格君心之非。张九成认为士大夫事君,重点在于正君主心术,“圣王之学,其事君也……止在正人君心术而已”。君主所言皆是以利为主,则会“天下庶几脱攘夺、兵戈之苦,而有安居乐业之期矣”。儒者应该“直指其利心而格去之”,“利路既扼,妄念邪说一已扫除”。张九成认为君主“利心既深,而辅之者又众,为之说者又多,则一语之下,虽足以格其利心于俄顷之间,而念虑、献替与夫恐吓捭阖之所以贼其心者,恐未易扫除也”。士大夫应反复阐述言利的危害,又以仁义之说劝说君主,“乃径示之曰:‘亦有仁义而已矣。’”使其有所凭依。张九成认为格君心要有针对性,“夫大人格君心之非,犹善医者之治病也,在表则汗,在里则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若是事君时不能格君心之非,则有愧于孔门。如冉有“今仕于季氏,已非其正矣,而不能推格其非心之学以改季氏之恶德……圣人深恶之,至欲鸣鼓以声其罪”。

士大夫应该引君于当道。面对君主,张九成认为士大夫应“即就其所好引之,使归于当道而不自知可也”。那将君主引于何道?“挽而进之于王道,亦可谓善引其君矣”。此外“以王道引之矣,乃即当时之弊政而告之”,使君主明白“夫岁之所以凶,以和气不生也;和气所以不生者,以吾心术不得其道,而政令有拂于民也”①张九成:《张九成集》,《孟子传》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80页。,君主反思自身政令的恰当与否。

结 语

张九成从《四书》出发、以《四书》为基础,建构自身的道统体系,道统说成为其《四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九成所提出的道统说是为了借助对道的内涵的阐述以及道统人物谱系的选择,表达自己对儒学本质的理解,从而在其众多思想之中确定一个精神核心,规范其学术发展的方向及性质。张九成的道统说是为其《四书》学体系的建构服务的,道统说作为《四书》学体系的内在核心,对其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依据。

张九成吸取宋儒普遍认同的先王到孔孟的道统授受脉络,延续了北宋儒家从人物谱系、思想内涵方面探讨道统传承,同时对前人道统思想有所发展,推动道统说体系化的完成。首先道统说目的性不同。从唐宋之际佛道兴起,韩愈、北宋儒者急需通过倡导道统说,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到南宋时期儒学复兴基本完成,此时学派林立,张九成通过对《四书》的诠释,提出自身所认同的道统说,确立自己才是道统的真正传人,树立自身学术体系的正统地位。其次,从中唐韩愈重拾道统,明确儒家之道是仁义之道,到宋初石介等儒者倡导道统思想,他们的道统论多是恢复儒家之道和构建完整的授受脉络,在道的核心思想上没有实质突破。“二程”用自家“体贴”出来的“天理”诠释儒家之道,认为儒家之道就是天理。天理不仅是本体,还包含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与中庸等社会规范。张九成将儒家之道界定为仁义、中道、教化,而仁义、中道、教化是以心为载体,是心外化的体现。通过对心外化的阐释实现道统核心思想的转向。最后,《四书》诠释与道统建构的结合。从中唐到宋初,儒者所提的道统谱系没有与相应的经典体系结合起来。周敦颐、张载、邵雍等人道统意识淡薄,主要以《周易》为文本阐述道统思想。“二程”道统意识强烈,以《四书》作为道统建构的基础,形成了以圣贤人物为谱系的道统说。张九成将《四书》的经典诠释与道统的建构结合起来,为道统说提供文本支持,同时张九成注重《四书》的整体性,强调《四书》之间的互相诠释与沟通。

猜你喜欢
道统四书格物
心、意、知:王阳明“格物”之内在意蕴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道统思想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儒家学统的重建
儒家学统的重建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聊斋志异》与“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