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摘要: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方略中要求对人才培养必须是全面的,不仅要求学生学懂基本学术知识,更要求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生活素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下一代接班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要把道德教育全面融于生活教育中,并予以突出。基于此,本文探索的核心是将德育全面融于生活教育中的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生活教育;方法
引言
陶行知提出过 “教育即生活”这样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从而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知识、高文化、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同时,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的美好,接受正确的生活教育,牢记初心、不忘使命。
一、将德育全面融于生活教育中的重要性
目前,“德育生活化”已经成为众多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将德育回归生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口号,更要求要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德育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1]德育全面融于生活,能够让学生在体会真善美的同时,学会如何追求真善美的世界,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在无形中我们就已经把德育融于到了生活教育中,但是没有做到全面、具体,更没有实现德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生活化,因此开发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网络、有效利用好生活活动这一载体,全面将德育融于生活教育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开辟多元化德育课堂,将德育融于学生学习生活中
在前面我们提及过将“德育生活化”,其实质就是将德育教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基础的德育教育学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德育素材,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塑造学生自觉学习德育的优秀品格。同时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途径、多形式的获取德育知识,不断锻造优秀品格,完善自身。笔者认为,开辟多元化德育课堂,将德育融于学生学习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开辟“德育大讲堂”。将德育和培养技能、加强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设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研究。第二课堂使学生突出个性,发扬特色。采用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的学习,课设多类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活动,比如:舞蹈、陶艺、剪紙、音乐、心理健康等多类第二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动脑的能力。实践活动研究主要使学生有活动可做,有实践可施,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做事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律。[2]
第二,开设“教育讲坛”。比如:家长学校、名师讲坛等。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寄宿期间的各方面表现,以及学校在制定寄宿规则时各方面的考量,做到家校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特别校方邀请教育专家的讲座最受家长欢迎,增长家长的见识,加强了家长对生活教育的理解。名师讲坛则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大家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感受大家风范,树立崇高理想,增长自信。
第三,设置专门组织。比如:生命教育组织、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医疗卫生教育组织以及身心教育组织等。由专门的老师领学生挖掘自身特长,培养学生独具一格的专项能力。
三、创新探索德育新方法,将德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根本有效的方法就是德育融于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德育素材,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德育生活化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更正学生不良习性,因为生活比理想更贴近实际,学生能够在社会优良之风的渲染下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有以下方法将德育融于学生日常生活中。
(一)倡导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六项活动,即行为规范活动、微笑活动、情感活动、励志活动、价值观活动、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好自身行为规范,以微笑面对他人,以和谐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激励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进行高品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生活教育,使学生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生活态度,以及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心态。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服务社会的优秀品格。
(二)创建个性化社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舞蹈社、音乐社、朗诵社、科技社、书法社等等培养学生技能的社团。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想要加入的社团,学习想要学习的技能,而不是由家长或者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更能够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做到把德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在校园中创建互帮互助小组,经过老师审核后小组自行管理。小组主要功能是互相监督。互相管理。如:作业监督小组、卫生监督小组、文明监督小组等等。通过这些特色小组的成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行为准则,发现自身缺点,规范自身行为,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探索德育新途径,将德育融入传统节日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节日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将德育融于传统节日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达到德育的目的。青年一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接班人,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能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比如:在端午节放假期间,我们举办了厨艺比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活教育。给学生讲屈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想要实现德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德育工作者循序渐进。在发展道德认知的同时,我们需要对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疑难问题,用道德、真理的力量去感染、熏陶、启迪学生,增加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天桥.回归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21,38(04):10-13.
[2]王沧峰.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问题与改进途径[J].智力,2021(12):143-144.
[3]戴媛博.将德育全面融于生活教育中的方法[J].新教育,2020(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