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继平 张久旗
摘要叶圣陶先生的“例子说”思想对语文教学影响深远。教师以此为指导,以语文教材为教学素材,进行多方尝试,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目的。本文将“例子说”思想与日常写作教学相结合,解析“例子说”视域下写作教学的具体实践途径。
关键词例子说;初中写作;教学路径
叶圣陶先生的“例子说”思想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合理地摘选教材篇目,以之为例,是初中写作教学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這又为“例子说”在写作教学实践方面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效的写作教学必须依赖有效的写作学习活动,即学生通过完成包含明确写作知识的写作学习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路径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一、实施阅读仿写,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常常面对一个写作主题无话可说或是不知从何写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写作是一个自我经验重新拼接再现的创造性过程,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提供创作源泉,有利于学生根据主题需要随时选取,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应形成随时储备写作素材的自觉性,通过阅读和片段练习扩充素材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为此创造条件。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例,拓展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进行片段写作指导,扩充学生的写作素材库。
例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是运用了象征手法。作者从自然界的白杨树写起,以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北方农民,歌颂了他们朴实、奋进和坚强的精神。教师可以以此文为范例,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类写作的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对植物本身的描写,凸显植物特性。第二个层次可以对植物的象征意义进行表述,侧重描绘植物的某种特征,凸显一种精神。由此,引导学生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明白“梅兰竹菊”皆可人文。在此基础上,学生触类旁通,进行片段仿写。写到浮萍,侧重描写其风雨飘摇的状态以及雨后归于平静的新绿,由此凸显经历风雨后生命将更加厚重绚烂,赞颂一种坚忍的精神。写到树桩,侧重描写旧桩的伤痕和伤痕上绽放的新芽,由此赞颂经历挫折仍然努力绽放的生命。这样,学生由一篇仿写,掌握一类写作,扩充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库。
二、解析谋篇布局,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谋篇布局是对文章整体的构架考量,是对素材的组织安排。为了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在写作时要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反复斟酌。合理新颖的谋篇布局能够使故事情节更具艺术化,使真情实感更有效地传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帮助学生深人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的妙处,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日后写作思路提供灵感。
例如,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写一篇游记,教师可以以《鼎湖山听泉》和《绿》两篇文章为范例。前一篇文章由景及悟,由游鼎湖山写到鼎湖山的泉,再写到夜晚听泉的所思所感。全文紧扣“听泉”,层层铺垫,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为所听到的泉声和听泉所感。《绿》写游梅雨潭的所见所感。作者紧扣“绿”,极尽笔墨对潭水的绿进行描述,最后通过自身所感,侧面烘托游梅雨潭的“绿”的美好。两篇游记,为学生勾勒出一篇游记的创作思路:前情烘托一对象描写一哲思抒情。其中对象描写需要浓墨重彩,可以调动多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而哲思抒情部分则可以直接写体验、思考至人生境界以及上升到生命感悟。以两篇课文为例,相信经过学习,学生对于一篇游记的谋篇布局应该有比较深人的认识。日常写作中常见的谋篇布局的手法,在教材中都能找到范例。如,当讲解悬念和伏笔时,可以选取《驿路梨花》安恩和奶牛》等课文作为范例。当讲解欲扬先抑时,可以选取《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课文作为范例。“写作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激活和挖掘。”通过同类范例的指导,可以激活学生更多的创作思维。
三、品悟细节手法,帮助学生丰盈文辞
在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叙事方式、表达方式等,是写作教学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有大量范例,如果将这些范例用好用透,便足以支撑初中阶段的相关写作教学。选取典型,进人讲解,带领学生反复演练,既是写作指导的重要实践部分,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最常设置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时,教师经常以文章《荷塘月色》为例,文中形容荷香时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里,作者打通了嗅觉和听觉,非常生动地描述出荷花的似有若无,缕缕飘来的淡淡清香。如果觉得这个例子讲解得还不够透彻,可以再选用《紫藤萝瀑布》中的句子作为范例,文中由这样一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句子中称香气是浅紫色的,打通了嗅觉和视觉两种感官,展现出紫藤萝淡而雅致的香味。再如:在指导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创作时,可以以课文《枣核》《端午的鸭蛋》为例。前文从给友人生枣核写起,拨开悬念,以小见大,展现了海外华裔的民族情感和故土之思。后文写故乡端午的鸭蛋,展现对儿时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两篇文章都用了托物言情的手法,同过对两篇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白:写物,需要对物进行描摹,更需要展现凝聚在物品背后的事和情。
四、体味哲思情感,帮助学生写出真情
教师在讲解教材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情感目标,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们表达欲望,进而使学生文章写作情感更加真实。帮助学生激发自身写作情感,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件,从而创作出富有真情实感、语言优美的文章。
例如,在指导小人物主题写作时,以课文《老王》为例,教师深人引导学生对“老王”的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去深人思考“老王”人物特点、性格悲喜,激发起学生对“老王”的惋惜、怜悯、尊敬之情。在调动学生对文章细节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以“我印象最深刻的普通人”为主题,进行讨论,并且引导学生们细化情感进行写作。再如,写亲情类主题时,学生经常困惑于没有什么感动人的事情可写,不妨以课文《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童年的朋友》为例。它们都是讲述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从细节中,能让人品出浓浓亲情。通过这三个范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蕴含在小事中、细节中的真情,从而带给学生亲情类文章的写作灵感。
叶圣陶先生以教材为例的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影响深远。在写作指导方面,以教材为例来进行写作指导也是非常简便有效的。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素材、构思、修改等方面选取合适教材作为范例,通过范例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例子说视域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Z-b/2020/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彤.微型化写作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9):16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42.
【3】周新霞.关于“阅读与表达共生课堂”研究的文献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S1):7-10.
【作者通联:乐继平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张久旗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