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洁
(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东 深圳 518118)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专家技能研究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方法是专家与新手范式的对比研究。早期研究主要针对象棋、计算机、医学、物理和航空等领域的专家技能,发现“专家与新手之间的差异体现在逻辑推理、知识结构及信息处理方式等方面”[1]256。专家技能研究的目的是“从最广泛的层面上来说,理解和解释将某个领域内表现卓越的人与表现不那么卓越的人及普通人区别开来的原因”[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口译研究领域开始引入认知心理学中专家技能研究的理论和概念,进行口译专家技能的研究。Moser-Mercer(1997)称之为“口译研究中的专家—新手范式(noviceexpert paradigm)”[1]256。“专家”是指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表现优异的人;“新手”是指在某个领域经验不足或没有经验的人。早期的专家技能研究主要研究专家和新手在推理、知识结构和信息处理方式上的不同。
为了更好地研究口译员的内隐调节行为,Hild(2014)按照自我调节的阶段和子过程对比了专家译员和新手译员在同声传译中的自我调节行为,将同声传译的过程分为筹划阶段、行动阶段和反思阶段,比较了8位专家译员和8位新手译员在口译各个阶段所运用的元认知策略。研究表明,在同声传译的筹划阶段,专家译员的元认知计划策略使用更多。专家译员使用了16个元认知策略,用于目标设定和策略计划;而新手译员只用了4个元认知策略。在同声传译的行动阶段,专家译员对口译过程的监控更好,其监控能力更强。专家译员一共使用了35个元认知策略,用于口译译文、时机、内部话语、自我评价的自我观察;而新手译员只使用了9个元认知策略。由此可见,口译的各个步骤与元认知能力有密切联系。[3]128-149
在前人对口译学习能力和口译学习元认知能力研究及对会议口译学员访谈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口译的元认知能力量表。
元认知能力难以评估,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因而个人常常意识不到。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口译的元认知能力,根据Gile(2009)和Moser-Mercer(2008)对口译员口译能力的相关研究,我们总结出与口译能力相关的口译元认知能力,并结合对口译学员和教师的访谈,自行设计出《口译学习中元认知能力量表》。本研究按照Schraw&Dennies(1994)[4]设计的元认知意识量表,对元认知的三个要素进行了维度划分,同声传译中的元认知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及条件性知识三个维度,10项;同声传译中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包含计划、信息管理策略、理解监控、调节策略及评价五个维度,24项;同声传译中的元认知体验可以分为口译自我鼓励、自我效能及关于口译效果的元认知体验两个维度,8项。
1.口译中的陈述性知识
Riccardi(2005)[5]753-767认为,口译中的陈述性知识是描述性的,是对事物和环境的基本介绍。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译员对自己理解力的判断能力;译员对自己的言语流畅的把控能力;译员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判断能力;译员对声音质量的判断能力;译员对自己反应速度的判断能力,以及译员知道听众或雇主的期望程度等。
2.口译中的过程性知识
阿里偏着头,想了想,觉得阿东说得有理。于是他不等阿东开口教他怎么磕头,便使劲磕了起来。墓穴尚未封口,水泥边毛毛糙糙。等阿东制止他时,他的额头已经磕出了血,水泥边沾上他的血印。
口译中的过程性知识是指知道如何做某事或了解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能促进运动神经或认知技能;知道完成任务的知识和诀窍,并能将之直接运用于任务。[5]753-767过程性知识与行为相联系,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因此不容易被表达出来,自行车或弹钢琴就是一种程序性的学习。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对同传任务难度的判断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口译中扬长避短的能力。
3.口译中的条件性知识
口译中的条件性知识是过程性知识被运用的时间和原因的知识,即将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的知识。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知道口译过程中每项策略使用的特殊目的的能力和每项策略最佳使用时机的能力。
口译中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包括:计划、信息管理策略、理解监控、调节策略、评价能力。
1.口译中的计划能力
口译中的计划能力是指在口译前进行目标设定和精力分配的能力,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对目标语的产出做出计划的能力;在承担同声传译任务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能力。
2.口译中的信息管理策略
口译中的信息管理策略是指口译过程中使信息处理更加有效的技能和策略,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讲话人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预测信息和讲话人目的的能力等。
3.口译中的理解监控能力
口译中的理解监控能力是指口译学员对自己的口译效果进行监控的能力,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做好文化协调工作的能力;对译出语自我监控的能力;迅速调动背景知识的能力等。
4.口译中的调节策略
口译中的调节策略是口译中的决策活动或问题解决活动,指解决口译中理解和表现出现问题时的策略,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会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根据源语的内容和难度调整耳口差的能力;克服环境因素干扰等能力。
5.口译中的评价能力
口译中的评价能力是指口译能力阶段性的表现和口译策略使用效率的分析和评估能力,在口译中的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同声传译结束后译员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的能力和对自己口译在线表现进行监控、评估的能力。
同声传译中的元认知体验主要包括口译员对口译的自我效能和口译质量的元认知体验。口译的自我效能是指口译员在口译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口译任务所必须具备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对口译质量的元认知体验在口译元认知能力量表中具体表现为:译员对影响同声传译质量的因素的反思(如休息、准备、身体素质、兴趣等);译员对自己现阶段同声传译水平有了解(如通过老师、同行、雇主、听众反馈等);译员每次同传任务完成后,知道自己的表现、水平等。
本研究的调查量表主要由结构式调查问题构成,分为多选题和分级题,分级题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从十个维度对口译元认知能力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以期画出同声传译学员口译学习过程中口译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曲线,并与会议口译职业译员同声传译元认知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口译员元认知能力发展规律。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某重点外国语大学会议口译培训项目中10位学员(4位男性,6位女性),他们经过了一年的交替传译学习,通过了会议口译培训项目中期考核,即将接受为期一个学年同声传译培训;教育背景是全部完成了本科教育,其中有3位是硕士研究生学历,4位硕士研究生在读,年龄在24—31岁。16位会议口译职业译员(4位男性,12位女性),来自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同声传译工作需求较大城市,全部接受过会议口译同声传译培训,并取得了相关的会议口译资格证书,会议口译从业年限1—26年不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和历时性研究方法,重复调查和考察会议口译学员不同时期口译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发展变化情况,主要目的是了解会议口译学员同声传译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状态和发展规律,对会议口译学员进行了期中和期末两次同声传译表现测试,两次成绩差值与学员同声传译学习中元认知能力各个维度进行相关性研究,以找出会议口译学员口译学习中元认知能力的哪些维度对口译成绩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本研究结束时对会议口译学员和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期获得更完整的资料。
同传培训结束时,口译学员与职业译员的口译元认知能力相比在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计划、信息管理策略、理解监控、调节策略等方面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职业译员在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计划、信息管理策略、理解监控、调节策略等维度中得分均显著高于口译学员。在其余维度中职业译员得分也高于口译学员,但不显著。
口译学员和职业译员在口译中元认知能力的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计划、信息管理策略、理解监控、调节策略等方面差异明显。具体来说就是对同声传译能力的了解、对如何完成同声传译的知识和策略、口译前进行目标设定和精力分配的能力、口译过程中使信息处理更加有效的技能和策略、对自己的口译效果进行监控的能力、用于纠正口译中理解和表现错误的策略、对自己达到口译表现特定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及关于口译质量的元认知体验能力方面,职业译员要明显好于口译学员。
口译产品的质量与译员的元认知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刘敏华通过对职业译员和口译学员的同声传译(英译汉)表现的比较,发现职业译员同传表现明显优于学生译员,具体体现在:职业译员的同声传译译文更准确,更善于选择重要的意义单位和次要的意义单位;更善于选择相关信息进行下一步处理;当句子的难度加大时,学生译员表现下降,而职业译员表现稳定。[6]
在智力和工作记忆能力相当的情况下,职业译员的同传表现要明显优于同传学员,说明:第一,职业译员运用与同传相关的策略和知识的能力更强。第二,句子难度的增加对职业译员的表现影响不大,说明职业译员为了保证同传水平,会及时调整对工作记忆的管理策略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难句,而学生译员的这种即时策略调整能力缺乏。第三,在同传时,职业译员能够在工作记忆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有意识地选择“翻译什么,不翻什么”来避免精力分配失衡。这说明职业译员对同传技能的策略不断进行评估、监控、调节,即运用元认知能力调节口译产出的能力要比新手译员更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职业译员在口译表现中用到的知识组织能力、口译技巧和策略选择及应用能力、口译表现的监控能力、认知资源的分配能力及解决问题时的决策能力等与元认知能力密切相关。而元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解释了为什么专家译员的口译表现更为迅速准确,更为自动化;因此,无论是口译学员还是职业译员,都要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会议口译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提高会议口译的教学效果、提升会议口译员培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