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研究

2021-11-23 10:21王黎华
关键词:自卑感教养自卑

王黎华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教一系,江西 上饶 334000)

自卑是在人类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也是大学生群体常见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林崇德认为,自卑感是指个体因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不如别人的消极心态[1]。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人们可以通过追求优越来克服自卑感,以获得心理补偿;但是如果人们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出现心理、情感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2]。研究表明,自卑感较强的大学生,常感觉自己不受欢迎,从而出现退缩行为,严重影响人际交往[3]。

社会比较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总是通过和他人比较来定义自己的能力、观点等。社会比较倾向是指个体在与自身或他人的经历、信息比较时的人格倾向[4]。Strano和Dixon认为,自卑感是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5]。本研究以高职生为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分析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倾向的状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某高职院校选取1 3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298份,有效回收率95.9%,其中男280人、女1 018人;一年级至三年级分别为628人、412人和258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卑感量表

本研究采用Fleming和 Courtney修订的自卑感量表(The Feelings of Inadequacy Scale,简称 FIS),该量表包括自敬自卑、社交自卑、学业自卑、外表自卑、体能自卑等五个维度 36 道题目[6]。量表采用 5点评分,所得分数越高,就表示自卑感越强。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6,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95。

1.2.2 社会比较倾向量表(INCOM)

本量表由Gibbon和Bunnk编制而成,使用黎琳的中文修订版[7]。量表包括能力比较和观点比较两个维度11个项目,采用5点量表记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会比较的倾向越高,更容易将别人发生的事情与自己联系。

1.3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高职大学生自卑总均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M=2.67),高于理论中间值2.5,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占比为33.4%(M≥3);社会比较倾向的总均分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2.85),社会比较倾向得分比较高的比例为57%(M≥3)。

对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倾向进行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见表1。调查发现,男生和女生在自卑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社会比较倾向上有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方面,一年级自卑均分显著高于三年级,社会比较倾向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家庭关系方面,家庭不和睦的学生的自卑得分和社会比较倾向得分都显著高于家庭和睦的学生。

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的自卑均分都显著高于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在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一般者的自卑均分显著高于成绩良好者和优秀者,成绩良好者自卑均分显著高于成绩优秀者,社会比较倾向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表1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的人口统计学差异(M±SD)

2.2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卑心理及其自敬自卑、社交自卑、学业自卑、外表自卑、体能自卑等五个维度与社会比较倾向及其能力比较和观点比较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见表2。

表2 高职生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的相关分析

2.3 高职生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的回归分析

表3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成绩等变量对自卑心理的影响下,ΔR2=0.321,即能力比较和观点比较能够解释自卑心理32.1%的变异量,特别是能力比较影响更大,说明能力比较越高,自卑心理也越严重。

表3 社会比较与自卑心理的层次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高职大学生自卑心理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处于比较严重的约占三分之一,说明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的,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职生普遍觉得自己不如同龄人,没有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导致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差异分析表明,男女生的自卑心理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年级的自卑心理都显著高于三年级,说明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环境,与同学交往不多,而且不太注重打扮,体育锻炼不足,导致社交、学业成绩、外表感知和体能方面自我感觉都不如他人,到了三年级才有显著好转。

在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家庭不和睦的学生自卑水平显著高于家庭和睦的学生,因为家庭冲突往往会导致个体产生自卑情绪[8-9],这与过去的研究一致。当孩子在经常争吵的家庭环境当中成长时,内心容易敏感,安全感欠缺,极易产生自卑感。本研究还发现,在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自卑水平都显著高于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这可能是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中,父母过于控制子女,经常拒绝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消极的评价,导致孩子面对困难时容易自我否定和退缩。放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过度保护会使得孩子减弱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和积极性[10],这样都更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绩越好,自卑水平越低。这说明在我们现今的学校教育中,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成就感的重要方面,不仅影响着他们在学业方面的自卑心理,还影响着自我价值、体能等方面的感受。

3.2 高职大学生社会比较倾向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表明,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且水平比较高的占大多数,说明社会比较倾向在高职大学生群体当中普遍存在。差异分析发现,女生的社会比较倾向显著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在生活中更喜欢与他人进行对比。出生在家庭不和睦家庭的学生,社会比较倾向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和睦的学生,说明在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冲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喜欢与他人比较。

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在放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社会比较得分显著在高于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宽容,这容易造成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尚未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忍耐,总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不善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

3.3 高职大学生社会比较对自卑心理影响分析

本研究表明,社会比较倾向对自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特别是能力比较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社会比较倾向程度高的个体更喜欢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更容易把自己和他人所作的事情作比较。早有研究发现当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后,会导致其自我评价水平下降[11]。同时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更容易激活糟糕的自我,过于关注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会更容易产生不确定的自我和一定程度的负面体验[12]。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个体,容易因为自己欠缺他人具有某个能力或拥有某样事物而产生不如他人的心理,比较多了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也更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第一,高职生的自卑心理和社会比较倾向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卑心理得分在年级、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成绩方面有显著差异,社会比较倾向得分在性别、家庭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方面有显著差异。

第二,自卑心理与社会比较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比较倾向对自卑心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4.2 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为缓解高职生的自卑心理,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大量研究表明,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而这个期间主要是在家庭当中度过的。不同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养模式对人的影响不一样。因此建议要重视家庭教育,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从而有利于塑造孩子阳光向上、积极自信的性格。

第二,重视全面评价学生,改变唯分数的单一评价体系。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主要体现在分数在很多学校仍然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必然导致很大一部分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失去自信,不愿意学习,感到自卑,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存在八种不同的智能。因此建议社会、学校和家长改变唯分数的单一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价和全面评价,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让每个拥有不同潜质的学生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展示,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同时建议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业成绩,不因学生的一时的成绩不好而给他贴负面标签。

第三,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研究表明,社会比较对自卑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和比赛。真正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时,真心赞扬并且思考要怎样去向他人学习,不因自己不如他人优秀而自卑,不妄自菲薄,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闪光点。要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积极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和符合自己实际的合理目标,从而不断在实现小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猜你喜欢
自卑感教养自卑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教养方程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自卑的地方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