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两山”价值转化的逻辑与路径
——以浙江金华为例

2021-11-23 10:20王伟朱正刚
关键词:核算价值生态

王伟 朱正刚

(1.中共周口市委党校, 河南 周口 466200;2.中共浙江金华市委党校, 浙江 金华 321000)

2021年3月,深圳在全球率先建立了GEP核算“1+3”制度体系,为生态发展赋值,打造了从价值核算到指标考核的生态链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GEP又被称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是指通过核算生态产品的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包含物质价值、服务价值、文化价值、调节价值等),确定生态产品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财富贡献率。GEP概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是对GDP核算体系的创新。其通过量化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价值,更好地将自然资本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之中。GEP核算不仅可以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支撑,还可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的参考性指标,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上发挥作用。

浙江省作为“两山”理念的重要发源地和实践地,近年来在GEP核算方面也迈出了重要步伐。例如,丽水市遂昌县大田村通过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乡村山、田、林、水有了价格,实现了青山绿水的价值量化,丽水也成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衢州则通过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的制度创新,在转化通道上迈出了重要探索。湖州市的安吉县通过“数字绿币”的数字乡村建设,将无形的生态转化为有形的生态文明指数,并挂钩绿色金融政策红利,让生态金融形成有效流通机制,践行绿色发展,并把“两山”转化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数字金融等有机融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湖州地区一些国有银行已经把GEP纳入授信的参考指标,本着“生态核算、经济评估、发展助力”的思路,对生态优良地区进行了贷款授信,推出优质的信贷服务,为后续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鉴于“两山”转化路径重要成果的阶段性、地域性、探索性特点,课题组依托金华市域市情,深度调研了金华市磐安县、浦江县、义乌市等县域在“两山”发展指引下的重要举措和亮点体现,探索归纳金华市在“两山”路径转化上的优势与问题,挖掘比较优势,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比较优势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产业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有效对接市场需求的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拥挤效应行为。围绕“两山”转化中的金华现象,提炼“两山”理念转换下的金华模式,可以拉近“绿水青山”与“区域经济”的距离,赋能生态效应的新价值、新界定,从而补充现有理论成果,为实践提供指导和示范。

1 视角界定:“两山”理念与动力换挡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①生态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隐形”的生产力,特别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生态所蕴藏的巨大价值需要被再认识,做大金山银山是发挥比较优势、生态优势,找到“两山”转化的金钥匙。“两山”理念的转化通道客观上要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全面梳理生态产品的类型、数量、权属,系统评估其特征、开发现状与潜力。同时,围绕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根据当地生态产品具体情况,全面摸清生态产品家底,核算出家底的显性价值、隐性价值以及其他的综合价值。在产品维度上,确定生态产品核算方式、构建生态产品核算模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途径;在发展维度上,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进行梳理,提出适合发展实际的途径组合,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保障措施(如下表所示)。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价值量评估方法生态产品价值农、林、牧、副、渔产品价值市场估值法水资源效能价值市场估值法风能价值市场估值法生态调节价值水土涵养、调蓄价值影子工程法负氧离子价值工业制氧法废物净化价值当量因子法气候调节价值成本替代法固碳转化价值碳中和法病虫害调节价值防治费用法生态文化价值景观观赏价值旅游费用法植被系统价值产出计算法生态社会价值成本替代法

1.1 生态要素的特征分析

“两山”理念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要求在坚持生态要素优先的前提下,统一发展布局,构建完善的生态空间体系,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协同、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众所皆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掠夺式发展时期,很多地方采取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模式。这种做法难以达到空间理论下的均衡发展,更不利于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其结果导致发展与生态形成对立局面,如果不及时扭转,必然的结果就是山空、水竭、人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生态要素在人居层面的意义必然被激发,构建天蓝、水绿、景美的社会发展成为温饱解决后人类生活的第一需求,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反观现实,生态要素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只成为了一种资源要素,而未能上升为厚积薄发的载体要素。

生态要素的意义主要包含三点:一是生态要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指征。山、水、林、田、湖作为重要的物质生产资料,显性表现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破坏意味着生产力破坏。二是生态要素是构建空间理论的重要载体。生态要素是典型的多维构造与深层嵌入的,具有地域的垂直分布形态和糅合示范效应。在生产效应亟待被重新认识、重新界定的今天,生态要素是生态集聚能力的集中表现。三是生态要素是完善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支撑。在农业社会,以“征服论”为代表的改造自然观是社会发展主流,而进入后现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导向面临冲击和深度反省。生态要素发展是解决当今环境失衡、社会失范、生存失调问题的依据,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时代抓手。

1.2 乡村振兴的语境演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撕裂,并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在城乡二元体系之下,人才向城市集中,削弱了乡村在发展主流中的话语权。乡村落后主要是观念的落后、产业的落后和治理的落后。进入新时代,随着脱贫攻坚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城乡共富即将成为主题。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互融模式提供了政策依据,也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在此情况下,以自然性、生态化为优势的广大乡村正形成新的向心力。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两山”理念为再造农村、优化农村提供了重要的时代契机。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人地矛盾突出、小农经济遍布、农业水平有限、自然条件堪忧是限制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延伸之下,乡村的劣势可以变为优势,体制机制创新能让农村生产要素被激活,农民的生产热情被激发,真正变“穷山恶水”为“青山绿水”,这对于重塑乡村社会价值规范意义重大。二是有利于提升乡村产业。生态文明可以拓展产业基础链条。以生态为产业载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的特色经济必然在资产盘活能力、农产品议价能力、利益分配能力、物权折价能力、市场培育能力、流通交易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这就使农村能创造出更大的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倒逼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有为”乡村的实现。三是有利于推进基层治理效力。乡村振兴战略内在上要求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返乡创业潮、生态富民化、农业产业化等必然成为集体行动和优势行为,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新时代乡村社会风尚。通过生态要素的合理利用,可以消除农民的自愿性隔离,造就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吸引年轻人再次融入农村,探索管村、治村、富村经验,并以生态为抓手,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乡村单元的再组织化;同时完成教育、医疗、卫生的引入介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的。

1.3 生态补偿的模式探索

生态补偿理论肇始于自然资本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是生态隐性价值的显性体现,可以让使用者看到绿水青山的“财富效应”,为新时代“两山”转化打开发展窗口。

生态补偿机制的本质是政府通过调节手段,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发展成本与保护成本,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例如,美国湿地缓解银行②的“零净损失”和“补偿性缓解”就是生态补偿模式较为成功的做法。我国最早于2010年为生态补偿制度立法,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形成一种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和支付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补偿标准也应有差别,满足不同层次需求。

生态补偿模式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认知。生态补偿通过政策之手,用“污染者付费”“受益者付费”“破坏者付费”等做法,实现了经济的激励作用,为逆向发展带上“紧箍咒”。在生态补偿模式下,一切污染行为都可以被量化。污染行为最终被换算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而被要求进行量化补偿。GEP核算是生态补偿模式的深化性指标,为“两山”通道转化提供了生态服务价值货币化的量化依据,为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价值机制提供了重要遵循。

2 内涵逻辑:后发优势与资源转化

“两山”路径转化的实质是以生态为载体,利用后发优势,完成生态集约利用,从而构建起绿色产业链。从横向来说,这个产业链又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看:第一是信用体系链,包含消费者评价体系、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行为体系;第二是生态传播链,包含生态文化、生态消费、生态服务等;第三是技术产业链,是以技术赋能、数据赋能为主的产业系统;第四是生态价值链,即生态产品的价值附加值。通过绿色供应链组织,使生态价值聚集在产业链平台。从纵向来看,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实际上就是利用好生态优势,把资源利用转换为新发展动力,把上游所缺、下游所有通过配置,洽接起来,实现“资源——经济”二元更替,如下图所示:

2.1 风景成为资源

在传统的语境中,资源更多地表现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转化为有形或无形财富的实体或信息要素,如太阳、风、空气等都是重要的资源。随着认知的变化,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不断地发生变化。风景和资源在界定上有了更多的融合和交织。风景资源具有多种语境,比如风景可以具备一定的生产价值,如茶园、土地等;风景具有一定的产业价值,如旅游风景、人文景观等;风景还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风景作为一种景观资源,能够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与身心愉悦。地球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一处风景资源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点;同时,每一点状资源都不会孤立发展,周围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引起这些点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构成了东西南北的差异化地貌地域风景文化与风景资源。在城市化日益广泛的今天,城市形态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致性,而风景差异带来的形态差异、美食差异、文化差异、服饰差异就成为吸引消费的一个亮点。风景,恰好可以在满足人们的精神体验的同时,成为资源的一部分,把独立的点延伸为一条线,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与外界进行着交换,成为隐性财富,与文化资源、矿产资源等交织,成为现代性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东绵西延,北寒南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风貌。不同地区的人文、自然差异,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资源载体。风景资源可以依靠风景而产生效益,如土地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等。

2.2 资源造就产业

在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下,资源的概念具有狭隘性。工业化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使社会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要看到,工业化时代对石油、煤、矿产等存在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造成水资源、空气等严重污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说明了资源在推进产业形成中的激励作用。资源的优势在于最易形成集聚,并为产业发展提供便利。资源密集一直以来就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而资源依赖也是形成规模效应、市场内化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视域下,要充分看到生态资源在产业推进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生态资源与劳动力要素、知识要素、资本要素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资源利用强、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生态产业发展之路是时代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由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向产业密集型转变,从而提升区域话语权与整体竞争力。毕竟,资源只是催化剂,而不是燃料。人造资源是近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发展更多地是呼唤人造资源对于自然资本的替代,从而促成现代产业。近年来,金华市部分山区通过专家评估生态资源价值,把村民房前屋后的菜地、池塘、山坡地以及红曲酒品牌等折合成股份,就是以风景资源向风景产业转化的例子,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

2.3 产业提升活力

作为一个大国,我国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形成典型的产业集聚现象。以产业为代表的集聚是区域发展活力的重要指征。从浙江的省情看,县域经济为代表的产业类型是优势所在,也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从金华市情来看,金华也具有较好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产业活力造就了内生动力,比如义乌的小商品、东阳的木雕、永康的门业、磐安的中药材、浦江水晶等。县域经济产业特色鲜明,构造起了久负盛名的金华名片。但是,在转型背景下,传统产业短板明显。“两山”理念是肇始于后工业时代的,也是为解决后发展的问题而来的。因此,从产业其本质上,必须摒弃掉产业的“污染+治理”发展模式,通过新业态的产业布局,提升发展活力,厚植发展动力,满足人居需求。从调研的数据来看,低消耗、低污染、高体验性、高服务型是“两山”路径下发展模式的必然表达。比如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点花成金”,打造以白菊花、茉莉花、玳玳花、栀子花、美国紫薇为代表的“五朵金花”,挖掘“花海经济”的药用和观赏价值,通过兰溪市花海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营,辐射面积数千亩,吸引了婺洲茶业、鸿香生物、味争农业、汇康药材等知名农业企业落户投资。花海经济就是兰溪提升产业活力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新产业才有新活力,才有话语权。从逻辑上看,新产业是市、县、镇、村打造发展名片的根本。

2.4 活力促进融合

传统的发展是单一的、纵向的发展。对比之下,融合则是指将不同产业、产业链、产业网下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等综合到同一地域中,从而产生新的产业形态与经济动能。众所皆知,由于发展机制不够灵活、区域产业不够优秀、生态利用不够合理等,造就了工业化时代的脏乱差的外围环境。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每一个产业本身就充当着多种产业的外围支撑,产业更多地需要融合发展,实现包容性渗透。产业融合发展是应对信息经济到来的必然的发展形态。产业融合的前提是要有产业活力,产业发展要有特色,有了产业活力,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被带入,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等才能落地。产业融合是壮大新动能的根本,也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一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机制,就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产业活力,并借助互联网的快速列车,建立新的融合机制。如义乌市福田街道北下朱村,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网红直播带货第一村,其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接近小商品终端市场,把产业活力嫁接到新兴互联网市场,从而实现从“小商品——互联网——小商品”的模式,促进了小商品销售的时代话语,形成一种新的“义乌模式”。

3 路径依赖:产业转型与发展同构

“两山”通道转化的难点在于要破解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化交易能力、社会参与向度等问题,同时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配套保障。破解“两山”转化路径目的是要实现新时代下的转型发展,其难点在于生态价值本身难量化、生态资源抵押难变现、生态产品交易难实现等。因此,生态价值的核算方式、核算标准乃至核算体系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更是打通“两山”路径转化的“任督二脉”。只有在此基础上,生态产品才能从单纯的有形无价转化为有形有价、无形有价,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从而构建生态视角下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生态与发展同构,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3.1 围绕生态修复——加快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确保“绿水青山”可量化

生态修复是通道转化的前提。生态系统依托于地域地理,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同时,生态本身又具有市场经营性产品的部分属性,其价值在于引入市场,实现生态红利。生态修复治理,是实现生态量化的第一步,可以为打造绿水青山下的地域品牌,建立全品类、全地域、全产业链的区域生态品牌奠定基础,实现生态产品的高溢价率与高附加值。修复后的生态指标可以打通空气、水源等资源,有效促进民宿产业与生态体验,发挥绿色聚集效应,进而实行资源型定价机制体制。针对生态系统功能类型多、属性差异大、量化评估难的问题,普遍的做法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制定生态价值核算的地方标准,开展生态产品地方核算试点。从调研数据看,很多地方是将生态治理细分指标分步纳入GEP综合考核,明确各地各部门在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责任。同时,开展市、县、乡(镇)、村四级GEP核算,为推动生态产品从“无价”到“有价”提供科学依据。将GDP考核与GEP考核融合,把生态价值核算结果与GDP考核结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GEP考核可以突出生态的优势地位,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新发展理念的关键要素。GEP和GDP考核作为“融合发展共同考核体”,可以为生态修复提供前提保证。生态修复后,GDP和GEP双考核在产业发展上必然提供鲜明的激励导向,对产业的转型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构筑生态优良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的新的发展机遇。

3.2 围绕制度保障——打造生态产品价值交易体系,确保“绿水青山”可交易

制度保障是通道转化的动力。生态产品的外部性、非排他性和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不明、需求缺位和“生态有价、使用无偿”的尴尬境地,难以激发市场交易活力。制度构建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前提。金华市婺城区探索的“政府、国投、村集体、村民、企业、乡贤、协会+X”的“7+X”③模式,就体现出政府主导与集中参与的重要性。制度保障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造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从而为生态产品价值走向市场化奠定基础。一方面,要坚持政府的主导性,通过政策制定,为生态产品政府购买机制保驾护航,让供给主体既有主体又有供给。另一方面,确保市场作用能够有效发挥,保证生态产品市场交易运转的合理性、合规性、合法性。用“两只大手”,扶植培育“两山公司”,实现生态产品业态有活力、制度有保证。创新市场交易制度体系,把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作为重要制度保障。以制度为保证,建立“两山银行”,打造最优平台,让生态交易有场所;以制度为保证,利用“生态金融”,解决生态信用问题,让资金源头活起来。用好生态产品主战场,开发绿色金融概念,推出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相适应的“生态贷”“GEP贷”等金融产品,助力解决GEP的质押、变现、融资问题。

3.3 围绕服务供给——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联通路径,实现“绿水青山”可转化

服务供给是通道转化的方向。目前,生态就是生产力已达成共识。保护生态、改善生态是继续推进生态生产力的必然做法。生态价值表现是以生态产品作为载体的,只有立足于生态产品的打造,才能夯实落脚点,巩固根基。比如,金华市在打造金华山区地域品牌中,开展了以“婺城”“兰溪”“义乌”等“山”“水”系列品牌培育和生态产品标准化为内容的生态经济建设,提升了生态产品附加值。除此之外,金华市部分地区创立了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级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解决了困扰零散农业主体的标准化、产品营销、冷链加工、物流配送等难题,实现土特产的高溢价。“绿水青山”的转化还表现在服务供给上,比如做好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围绕授权登记、价值转让、政府购买和市场交易等项目服务,实现未来收益、利益的共享。以“金华山景”为例,通过提供具有金华特色的生态服务体验,建立三级乃至四级的服务样本与发展规划,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建成生态景区,打造黄金旅游带。在总价值与单价值上,优化管理、避免同质,通过注册民宿区域公用品牌集体商标等,以全域化布局、多样化推进、品质化提升作为抓手,促进“两山”转化落地。从金华的经验来看,磐安依据山水风景,实现了农家乐向民宿转变的2.0时代;义乌依据世界知名的小商品,推出了“两山”的义乌实践,打造出了以何斯路村为代表的学习型经济模式。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是“两山”转化中的服务供给的典型范本。

3.4 围绕产品打造——完善生态产品自我净化能力,实现“绿水青山”可持续

产品打造是“两山”通道转化的载体。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布朗(Lester R. Brown)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世界共同遵循和主流规范,我国也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小康社会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客观上也遵循这一规律,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精髓就是因地制宜,发挥生态的持续价值,把一时的“金山银山”变为长久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永久的财富,金山银山是群众的期待,“两山”通道的转化与实现,是依托于市场机制的自身规律,解决生态的终端问题。生态转化的起点在产品与服务上。产品是身心体验的基础,服务是心理体验的基础,然后依托于完善生态产品接待能力、运输能力、营销能力等得以实现。在打造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明确生态资源产权的基础上,确立保护优先、产品先行的转化依据,特别要坚持“山、水、林、田、湖”的整体观,建立系统保护、系统发展机制。金华市以重点流域、区域、行业为着力点,坚持“守好生态”“用好生态”原则,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打通从人才到产品的通道,建立“两山”人才集聚平台试点,培养村官等生态行业人才,取得了积极效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实践探索。这种探索为生态产品的自我净化提供了机遇。通过完善生态产品自我净化能力,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发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社会助力的保护机制,树立生态意识,增强生态责任,为通道转化提供坚实保障。

4 破冰之路:“两山”通道转化的现实启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要求:到 2025年,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要初步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也要初步形成。④因此,全方位开辟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时代所需。构建生态视角下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两山”路径转化之路符合发展大势。

4.1 针对认不清,要做到提高站位,营造氛围

生态产品作为一种价值产品,其生态价值的转化,离不开市场的介入参与。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上,有三种路径模式,即政府路径、市场路径、“政府+市场”路径。无论哪种模式,政府之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金华市而言,强市与弱市并存。要改变唯工业化发展之路,立足实际,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层面上,要敢于权利下放,拓展生产链条,挖掘增收路径,突破基层发展困境。一是强化生态认知。就目前而言,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依然是一种新生事物,处于摸索期、尝试期。要强化生态认知,鼓励多种方式的生态探索,破除唯GDP化评价标准,开发生态服务的潜在价值,为市场交易做准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价值。二是做好效能宣传。要树立大生态、大产业的观念,做好观念的引导,利用新型媒体(“三微一端一抖”)挖掘生态产品的精神愉悦价值,打造差异化发展之路。特别是浦江、磐安等生态优势地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侧重于打造生态工业,创新发展形态,集聚民众智慧,探寻生态利用之道。三是总结完善经验。一方面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对生态资本的保护,探索全民生态治理参与模式;另一方面科学认识生态消耗与环境破坏的弊端,强化实行生态补偿协议管理,形成以GDP增长为目标、以GEP增长为底线的政绩观及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

4.2 针对跟不上,要做到机制优先,政策扶持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GEP)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很多地方先行先试,为发展生态产品体系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经验借鉴。但也要看到,在探索“两山”理念成果转化路径过程中,许多地方面临着基础设施不足、资金筹集渠道有限、技术引进困难、缺乏新的转化路径技术指导等多方面的难题。在理论层面,生态价值量核算体系方面研究呈现出碎片化成果,没有现成成果可用。在操作层面,制度、政策衔接还不成熟,尚需要不断完善。一是要完善生态产品与服务定价制度。资源不同、人口素质不同、利用效率不同,生态价值的认定就不相同,因此,价值换算具有地域性与狭隘性。尤其对于县域以及县域以下层面,要保障好转换路径的制度设计,为引导资本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保障。要加强多方协同,必要时可以设立市级、县级重点通道转化试点区。二是成立绿色发展研究机构。加强对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的扶持,在课题选择、智库机构建设上发力,加强成果应用,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路径转化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发展通道畅通。可以把林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及碳汇率、负氧离子使用等作为生态资产抵押,争取信贷资金,确保生态价值可交易。政府要支持生态产业先行先试,采取生态授信、贴息贷款、社会融资等方式,扩展绿色保险、绿色债券使用渠道,特别要用好用足上级拨付的生态保护转移资金。同时,可以借鉴部分地区“两山”银行做法,建立生态资产管理平台,实现生态整合和资产打包,形成一盘棋。

4.3 针对搞不懂,要做到顺势而动,方向引导

《金华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出:深化浦江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和“两山”银行试点,组织武义县、磐安县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成果应用。规划对构建跨区域生态借鉴机制,对生态保护投入与生态产出具有示范意义。一是立足禀赋谋定位。金华是“浙江之心”,有着良好的生态禀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众多,完全具备生态价值转化的家底。但“两山”转化所需的技术、资金等各种要素,目前依然有短板。要在《金华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基础上,着力完善金华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科学评估区域生态产品的潜在价值量,构建“一心三片、八江十一廊”的金华生态格局。二是强化转换定考核。现在金华市的部分县区已经建立自然资本或生态产品价值账户体系,以GEP核算结果来衡量当地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潜在价值的变化,为后期GEP考核奠定了基础。存量不减、功能不降是生态文明视角下生态产品的根本要求。要将GEP纳入政府部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变一维为二维,建立GEP和GDP双考核体制,发挥政府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考评机制实施。三是围绕补偿聚思路。“两山”价值转化的关键在路子,通过从早期探索上升为路径模式。要在生态补偿方面进行思维拓展,探索跨县市、跨乡镇、跨村落的三级补偿方式,开展县、乡、村三级 GEP并行考核实践,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询价、议价模式建立起来,创造性运用到生态补偿的转化功能上。

4.4 针对把不准,要做到以点带面,彰显特色

所谓以点带面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试点。试点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前发现问题,提前探索路径,为宏观决策的推广和普及提供现实依据。对金华而言,生态价值转换离不开金华元素和金华风格,要体现出金华特色。一是加快设置生态功能区。以镇域为单位,划定生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把信息互通能力、资源共享能力和协同处置能力作为生态功能区的重要指标,同时把生态产品调查、生态价值核算和生态产品评估工作全覆盖接入统一服务平台。优先扶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打造生态产品转化的模范生和示范区。二是加快推进产权界定。继续做好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进自然资源、自然资产、山林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三权边界,解决认识不到位、利用不到位的问题。对闲置生态资源可以引入常态市场,建立生态数据库,在确保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生态质量三条线的基础上,对生态产品的物理量或功能量进行细化,对闲置的生态资源实行竞标利用,破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是加块试点品牌培育。开展绿币银行建设和绿币兑换业务,对城乡居民参与生态环保、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予以奖励,试点绿币转化水电费、公益捐赠等,以生态共识助推乡风文明。总结武义、磐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相关经验,完善转化核心指标,规范技术标准和核算流程,建设好磐安等重要区域森林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为生态产品引入市场进入机制创造条件。

注释:

①2020年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重要讲话内容.

②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第一批) , 2020-04-23:3.

③金华市婺城区的乡村振兴模式典型做法,该做法曾被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

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Z].2021-04-26.

猜你喜欢
核算价值生态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生态养生”娱晚年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住进呆萌生态房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生态之旅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