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习羽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产教融合就是将产业与教学相结合,实现彼此的相互支持与促进。高职院校是向社会输入高质量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只有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而“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建设[1],让教师的素质能力满足时代发展需要,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较强的实践业务水平,更好的开展教育教育工作,使人才培养作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开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任务,同时注重高职院校引进优秀的企业员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企业为实现飞跃式发展,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作为保障。目前而言,社会上技术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而人才市场无法很好地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才需求。而且当前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数量增多,毕业人数也增加,但由于刚毕业学生对社会、市场情况了解不足,经验欠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并不理想。用人与就业之间的矛盾依旧是现如今研究解决的重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这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方法。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强化人才水平满足社会的需求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满足职业发展需要就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部分,“双师型”教师是当前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2]。“双师型”教师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和能力丰富,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把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支持。
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今我国进入到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强化[3],社会各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将过硬的专业素质作为前提保障。所以,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必须要积极、全力的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产教融合中,企业是重要的主体部分,其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颁布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到教师队伍培养中,并一定的政策优惠、税费减免和补贴等,使企业的经济压力减小,促使企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作为企业要积极转变思想理念,加强与学校进行人才交流活动,将更多的兼职教师提供给学校,并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为学生的企业实习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好的基础,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更为紧密。此外,强化双师型师资平台的建设,使产教融合更加深入,让校企达到全新的合作高度。在师资平台建设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参与,整合学校、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企业积极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双师型教师的教育实践有良好的场地,密切产业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联系,让科研成果更好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离不开完善的专业制度,基于学校、企业的共同利益,积极强化制度建设。首先,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对岗前培训制度进行完善,优化教师招聘时的考评制度,关注教师实践能力水平。入职前,要为教师提供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很好地强化教师的知识技能与实践水平。其次,对于教师入职,也需要有完善的入职培养制度,在此过程中,要注重教师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实践水平的强化。完善分层分类培养制度的建设[4],入职培养时,对于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其侧重点要有不同。对于全职教师而言,其一般拥有很好地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技能,为此要重点进行企业实践培训。对于兼职教师,其实践经验通常很丰富,但教学理论知识不足,这就要求强化他们的教学能力。入职培训中,要积极发挥企业的优势作用,给予企业一定的话语权,如果教师无法通过企业的实践考核,高职院校就要取消对其进行的聘用。第三,双师型教师的入职后,也需要有一定的培训制度。在教师入职1到2年后,他们已经逐步适应了教学的工作,这一阶段就可以重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鼓励其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将学生实践水平提升放在重点位置上。入职后的培训中,实现校企合作,从二者的共同利益出发,协同努力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保障制度,保障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提供政府性的政策保障。要给予双师型教师队伍一定福利、编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使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整体上的提升。其次,在资金上提供保障。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面作用,建立共同承担的经费机制。在学校培训中,由学校承担双师型教师产生的费用,企业承担在企业实习中产生的费用。作为政府要为企业、学校提供一定的补助,有充足的资金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最后,做好管理保障工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作用要进行转变,将权力下放给企业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决定教师岗位的设置、选聘标准、晋升以及经费使用等[5]。企业有更强主动性,充分展示自身优势。评价激励制度的建立也是十分关键的,高职院校要分层分类的对双师型教师的自身素养、教学能力等进行评价,如在评审教师的职称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技能,还需要重点考察实践技能,在晋升中将企业的实践经验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序建设。对于全职、兼职教师,其评价、激励标准也要有差异,拓宽兼职教师的晋升范围,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资源上也要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
高职院校要积极的对教师招聘方式进行拓宽,如果教师实践能力很强,但教学能力上存在薄弱点,是可以为这样的教师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凸显产教融合的优势,实现人才引进,从企业中招聘优秀的员工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职务,不断扩充双师型教师的规模,要认真调查分析区域范围内主导产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了解企业当前急需的专业人才是哪种,据此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专业体系,调整招聘教师的具体计划。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逐步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和规模[6]。鼓励高职院校内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强化自身的实践水平,对企业行业的动态进行把握,也为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吸引企业优秀员工到学校中,对学校的教师兼职队伍进行扩大,并强化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邀请优秀人员开设讲座、论坛,对校内教师进行培训,使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得到提升。
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企业优秀人才一同进行双师工作室的建立,将教师培训、学生学习以及科研等相结合[7]。双师工作室能够很好地改善传统实训基地独大的情况,让企业积极主动的将人力资源、科研、培训等融入到工作室中,密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建立双师工作室还可以降低招聘成本。这种形势下,实训场所是比较灵活的,学校、企业都可以作为实训场所。同时,实训的导师也是比较灵活的,可以是学校中的双师型教师,也可以由企业优秀人员担任。除此之外,教师、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作为实训的对象。双师工作室的方式可以使产教合作更加深入,对于教师科研、科技服务水平的提升都是极为有利的。
总而言之,基于产教融合,为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要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使高职阶段教育有充足的教学力量。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采取科学化的策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高职院校、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