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高校应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全员,通过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则”。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民办高校积极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持续加强和系统推进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为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构筑科学化、系统化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因此,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机制构建问题已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高等院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三全育人”理念核心主要体现在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提升高校人才培育质量。“三全育人”的有效落实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也必须深入地贯穿到高校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出高校育人工作全方位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资源,为高校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1]。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民办高校如何构建起完善的学风建设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是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为此,以下提出了教育、引导、检查、监督等“四维一体”的科学化、系统化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机制。
在“三全育人”指导下,民办高校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学风引导机制,紧抓学风建设不松懈,将学风建设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具体而言:第一,开展班级学风建设。“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民办高校应当更注重全过程理念,将学风建设落实到以班级、寝室为单位的小范围中,并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合理地引导舆论,将更多的正能量的案例,以及学习风气覆盖到民办学校的方方面面。例如,微信公众号、QQ群、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借助新媒体手段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舆论监控,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个体存在的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等,及时通过有力的引导机制予以解决。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应当落实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持续强化教育机制,构建起多元化的育人机制,实现学风建设的全方位覆盖。
第一,建立民办学校学生入学教育机制。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应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合理地开展引导式的教育活动。例如,职业生涯教育、终身学习专题演讲等。同时,也可以邀请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来分享经历。并借助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将一些校园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渗透其中,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校园的生活。因此,新生入学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起目标,更好地规划校园生活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而学风建设是应当贯穿大学生生涯全过程的一个工程。
通过全过程的覆盖和渗透,也可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惰性,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端正学习风气和学习态度,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更好地对自我的学习生涯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具体而言,可以树立、分享比较成功的学生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例如,笔者所在院校于2019年10月26日开展的人物专访活动中,选择不同专业中的优秀学生代表为学生讲演、分享他们的宝贵学习经验,让学生既要清楚自己目标,又要做好计划并严格执行。某学生指出:每个人学习都有着一个时间上的边际量要把握好。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时,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获得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这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目的所在。
第二,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风育人机制。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应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学习场景的全方位覆盖,学习资源的充分供给。具体而言:首先,通过线上教学为学生供给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通过整合名师资源,研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与此同时,依托翻转课堂等形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紧密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全面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与线上教学相配套的线下教学中应注重与线上教学的紧密结合。比如,可以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以本系为例,2019年3月24日我系团总支开展了《以“学习雷锋精神,践行榜样力量”为主题的—弘扬雷锋精神知识问答竞赛活动》。通过学生线下参与知识问答竞赛,帮助学生形成对雷锋精神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从而达到有效育人的目的。总而言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风育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堂与课堂之间的壁垒,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互通互联,为民办高校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学风育人体系。
第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时代在进步,第二课堂已成为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民办高校应当充分地发挥第二课堂的平台载体作用,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更活跃、更具延展性的平台。例如,2019年11月1日,我带领本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学生去儿童福利院,开展“小手拉大手,情暖儿童福利院”爱心活动。在参观过程中,了解福利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孩子们的生活情况,给孩子们送礼物和物资,并与孩子们互动。通过开展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让福利院的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多的展现出大学生的爱心。学生普遍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关注这些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又如,组织大学生参加清明扫墓活动。以我系为例,2019年4月3日组织开展了清明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通过参观731陈列馆,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同时,铭记革命先烈事迹,更加坚定的去学习、去拼搏,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总之,通过第二课堂多元化的育人机制,进一步增进民办学校师生对学风建设的认同程度,并利用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和机制保障,持续推进实践育人,真正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根本要求。
完善的检查机制是确保学风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四维一体”机制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民办高校应将定期检查作为确保学风建设得以有效落实的常规化的工作内容,深入到课堂当中、走入寝室,真正了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调研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现潜在的问题,以便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通过检查机制的建立,来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自主式的学习,避免对课堂以及传统教学形式的依赖,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自我监督习惯,整体、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
同时,完善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评价和检查机制也可以更好地将“三全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例如,完善针对学风建设工作落实情况的评价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有效地落实各项评价工作,全面地评价教师、学生以及管理部门的落实情况,确保通过有效的检查机制可以获得客观的评价成果,形成对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推动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期、高效运行,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育人工作。
完善的监察机制对学风建设的成败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应当针对参与学风建设的全部主体实行有力的监察,形成从外在监督到内外监督的转变。具体而言:第一,应建立起多元主体的监督机制。即包括领导监督、教学监督、师生监督、学生干部监督以及学生个体的自我监督等。通过多重监督之间的紧密结合,确保学风建设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第二,根据监察结果采取有效的问责制度。通过集中督察与日常监察的紧密结合,客观地反馈出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有效的问责制度,该奖则奖,该惩治则惩治,确保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早日实现。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三全育人”视域下依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构建“四维一体”的民办高校学风建设机制,实现全过程持续贯通,全方位共同发力,推动民办高校发展创建良好的学风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民办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