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这门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加强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拥有良好的运动表现。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意志品性也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拼搏和不服输的精神,另外通过一些集体项目,例如篮球、足球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将集体意识应用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学生可以把这些精神带入到以后的人生中。所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将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融入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为高职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1]。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多高职体育老师并不重视体育课程的规范性,认为体育本身就是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那么只要是在运动,身体素质总会提高,那并不需要再去绞尽脑汁思考设计体育课,而是让他们自己“玩”就好了。其实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身体素质只是体育素质的一方面,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要加强身体素质,还需要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运动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任何运动项目在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际操作中还应该分为基础训练、专项训练、体能训练、提高训练等四大部分。但是高职体育课堂中,教师普遍缺少理论方面的教学,对于教材的使用并不重视,这并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3]。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训练阶段划没有明显的划分,甚至有的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上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自己练习,不进行指导。
高职这个阶段的学生度过了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感兴趣的时期,很多学生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体育的种类又分为很多种,不可能每次上课的训练都可以满足所有人的兴趣,因此还是存在着不少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足够的兴趣。另外在信息化时代,由于手机和电脑的影响,很多学生会沉迷在游戏的虚拟世界当中,完全都不热爱体育运动,因此很多学生只是把体育课当成一门“放松”的课程,对于运动并没有很看重。
想要一方面能力有所提高,除了经过良好的学习,足够时长的练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有的高职课程中,体育课所占的并不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大部分的学生也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运动时长。由于体育课的管理很松散,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们自由活动,然而一部分对于运动没有兴趣的学生,会想方设法的逃避运动。所以,既没有得到良好的学习体育时间,又没有经过足够时长的锻炼,自然学生的体育素质就达不到要求。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身体素质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越来越高的肥胖率、越来越多的职业病等等都是在慢慢腐蚀着人们的身体。很多报道显示不少学生连基本的军训都完成不了。所以,现如今的人们身体素质需要迫切的提高[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是可以让学生明白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定期运动习惯,从而不断的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培养高职学生,就是培养出一批可以快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具备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里不光指的是工作能力,还有具备良好的身体可以适应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的能力。换言之,学生需要良好的身体来满足工作的需要,所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是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4]。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高职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有效的教学来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3]。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运动的主体,加强学生运动决心的思想建设,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改进创新,才能研究出当下最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这样才是响应时代的号召,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采取在体育训练中结合体育游戏的方法。比如,在灵敏素质锻炼中,通常的练习就是让学生进行“蛇形跑”,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认真、不尽全力,所以很多学生的灵敏素质提高并不明显。如果将锻炼学生的灵敏性结合到游戏中去则会有很好的提升效果,比如“吞吃蛇”这个游戏,让学生分为若干的小组,每个小组五到十个人并排站立,后一个人抱住前面一个人的腰部,指定一块区域为学生的游戏场地,游戏开始后,每个小组的头一名学生需要去抓其他组的尾部队员。在游戏过程中,队伍不能脱节,脱节即淘汰,被抓住“蛇尾”的小组也被淘汰,直至最后一个小组。这个游戏考验小组成员每一位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在兼具游戏趣味的同时,学生们的灵敏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造成运动表现不同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运动来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然而,在学校时学生的运动还是有限,一节课的内容并没有足够的时长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不断的改变运动内容,找到每个学生最合适的运动项目,从而将学生们分为不同运动小组[5]。
比如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中,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中期、后期。在学期的初期,可以针对学生的更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做教研,可以通过调查学生更为感兴趣的项目来制定教学计划;中期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表现做分组,可通过根据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表现做出记录,了解到每个学生更擅长哪些方面的运动;而后期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结果做研究,运动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篮球运动可以长个、足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跳远跳高的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弹跳能力、跳马可以增强学生的平衡能力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表现不同,找出产生巨大的差异的原因,并且优化了教学方式。而根据这些结果定期修改不同小组的教学方案,学生也不会因为在一成不变的课堂内容中逐渐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在教研的时候也要全面考虑到影响学生运动表现的各个可能性因素,才能有效的制定出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教案,然而,在学校时,学生的运动还是有限,一节课的内容并没有足够的时长来满足学生的整个身体需求,所以需要教师定期的改变教研的方向,分阶段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达到面面俱到的目的。
比如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中,将教研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中期、后期。在学期的初期,可以针对学生更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做教研,可以通过调查学生更为感兴趣的项目来制定教学计划;中期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表现做教研,可通过记录下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表现做出记录,了解到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更擅长哪些方面的运动;而后期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结果做出教研,运动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篮球运动可以长个、足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跳远跳高的项目可以增强学生的弹跳能力、跳马可以增强学生的平衡能力等等,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表现不同,找出产生巨大的差异的原因,并且优化了教学方式。而根据这些教研的结果定期修改的教学方案,学生也不会因为一成不变的课堂内容中逐渐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开展体育训练时,还需要考虑到的一方面因素就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训练内容本身并不是目的,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才是重要的。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通过训练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考量学生训练成果时不能从结果出发,而是应该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分层有效的给予不同学生最恰当的评价。
在学生的初级运动阶段,老师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感兴趣程度、运动表现程度和运动成绩。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影响运动表现的不仅仅是兴趣、水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心理活动。比如在篮球这项运动的时候,在运动的初期,学生都喜欢,因为参与的人多、又跑又跳,但是当学生水平增长或年龄变大之后,这类竞技项目的输赢会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赛输了会沮丧、队友表现不好会抱怨等等,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化身一名好的心理辅导老师来帮助学生克服这样的消极心理。
体育运动的训练不光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新教改的要求下,体育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并且有研究表明,学生在文化课上的不良表现以及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都与缺乏有效的运动锻炼有关,所以高职院校生的体育素质培养不容小觑,而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们一定要不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创新教学内容以提高高职院校生的运动效果,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真正能够了解体育、爱上体育并将体育运动作为一项能够受益终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