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娜
【摘 要】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赋于教师的重任,然而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并不是只存在于专项听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本文拟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拓展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渠道,使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读写能力的提高服务,也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 口语表达能力 路径 渗透
小学低年级是语言能力发展、课堂表达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现行统编教材安排有不少口语表达的专项练习,同时教师还会结合阅读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比如对文本的情节进行讨论、对文本内容进行复述、根据教材插图进行看图说话以拓展想象等。然而,训练口语的时机其实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对一些良好的训练时机熟视无睹,这也制约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为此本文拟探讨小学低年级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一些创新路径,与同行探讨。
一、结合学法口诀增设口语表达内容
低年级儿童的认识水平较浅,思考事物时总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无论是拼音教学,还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采用一些形象化的口诀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口诀的朗诵、记忆过程也是语感培养的过程。比如在拼音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一些声母的形与音,可以运用如下口诀:b字好像收音機,收听广播bbb;p字好像水出盆,妈妈泼水ppp;m字好像两扇门,蒙上眼睛mmm;f像一根小拐棍,爷爷靠它fff(扶)……这几句口诀读来非常上口,而且把声母比作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极具语感,是训练口语能力的好素材。
由于口诀一般是现成的,学生除了要读懂口诀、会说口诀以外,还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敢于对口诀进行再加工与改造。比如对于写字的执笔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示范给出如下口诀:食指拇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后藏着,笔尖向前斜着,笔杆向后靠着。有学生把食指与拇指比作螃蟹的大钳子,非常形象,教师就应该夸奖他。这里“三指四指托着”也可以说成“顶着”或“跟着”,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口诀,还能提高学生用词的丰富性。
二、结合文本探究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是培养阅读能力所必须的环节。比如在分析句子结构以及表达方法的时候,让学生按照例句进行填空或者仿说。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创造性的表达。比如在教学《树和喜鹊》时,教师提问:如果现在只有一棵树与一只喜鹊,它们会说些什么话告诉对方呢?如果现在有很多棵树与很多只喜鹊,他们又说什么心里话呢?再比如学习诗歌《赠汪伦》时,让学生想象汪伦唱歌的内容是什么,李白听到这歌声,又与汪伦说了什么来表达友情呢?围绕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极佳时机。
三、在续编课文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类故事生动又富于教育意义,教师除了让学生理解其中包含的哲理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来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比如学生学习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编一个故事——《井底之蛙历险记》,编故事前先要求学生想象一下:井底之蛙是怎么跳出井口的?出去以后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面对外边的精彩世界它有什么打算?会做些什么?它又会经历哪些危险?又一次明白了什么道理?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原来的主题得到升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由此水到渠成。
四、借助创设情境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中,专题的口语表达训练往往由图画与问题来引导,如果仅仅是依据这些图画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大脑中所拥有的信息量有限,表达内容会比较苍白无力。此时,结合图画与提示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但有助于丰富表达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增强表达的兴趣。比如学习《一起做游戏》时,我就跟学生玩起了“给小狗贴鼻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进行说话,由原本静态的画面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真实游戏,学生不但参与非常积极,而且也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有序。
五、结合学习习惯培养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低年级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多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往往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口语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习惯形成的自觉性,而且也可以实现口语能力的提高。比如学生应该怎么完成每天的生字抄写任务:首先要求他们写上日期与课题,完成抄写后应检查一下,如有抄错的应该用橡皮擦干净重写,然后再合上本子,注意课本与作业本的书角不能让它翘起来。对此,教师让学生不断重复说这段话,重点训练学生运用动词的妥帖性,运用连词的流畅性。显然,这种语言训练比简单的说教更能让学生逐渐接受这些良好习惯。
六、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语文的外延就是学生生活的整个世界,因此我们应十分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明白书本知识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间的密切关系。比如笔者让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动用感官,借助拍照、读诗、画画等方式展示自己眼中的春天。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一下活动的要求。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提高表达的准备性与连贯性,然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并进行当堂评价。这些过程都是以说的能力为主线展开的,学生非常感兴趣。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持续的、长久的、渐进的过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教师心存口语能力培养的意识,训练的机会随时都能找到,许多意外的美丽都会在教学的瞬间不期而至,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会慢慢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谊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