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莲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中小学校 四川 金川 624100)
初中生物是对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性学科,一些生物现象需要借助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完成带给学生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的认知和理解,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那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命现象观察与研究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强化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良好兴趣的激发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将一些以形象为主的、带有较强情绪色彩的、具体的、生动的场景引入或创设出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欲望的调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和知识。信息技术有着较为强大的显示和放大功能,能够将情景观察提供给学生,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很多学生经常借助一些实验仪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如在进行《练习使用显微镜》一章节内容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着眼于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对显微镜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全面了解,在对显微镜结构进行讲解和阐释的过程中,由于其相对立体、一些部分难以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其中每一部分的结构也很难让学生了解清楚。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微课的制作,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对显微镜的用法进行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和载体,既可以是微课视频的设计,也可以是flash课件或PPT课件的设计,这些载体能够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突破,帮助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强化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渠道的扩展,千方百计将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化,让深奥、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强化教材重点的突出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进行《认识生物多样性》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和整理一些有关沙尘暴的视频,让学生借助视频更加清晰地观察和认知沙尘暴,更加深刻地理解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成,是强风将地面的大量沙尘物质吹起来,并卷入到空中,导致空气变得浑浊,水平能见度不高于1千米的相对严重的风沙天气现象。而沙暴则指的是大风将大量的沙粒吹入到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尘暴,而尘暴则是大风将大量的细粒物质、尘埃等卷入到高空之中所形成的风暴。借助这样的能够强化学生注意力吸引的视频和课件,就能够强化学生认知积极性的调动,让相对枯燥、乏味的讲解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取得良好成效。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融合教学的实施,能够为初中生物实验高效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但其中的一些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一方面,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的整合决不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完完全全地运用信息技术,而应当是巧妙、科学的应用与渗透,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服务和辅助,而并非完全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在进行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课程内容的教学之中,由于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直接、直观地进行生物现象的观察与感受,因此在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植物光合作用现象的观察,在近距离体验之中,以实验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对其中发生的一些相对微观的实验现象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和补充。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强化对学生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教师也要注重强化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在教学中行之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并非一味地赶进度、将更多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要以信息技术的合理化应用进行教学的科学引导,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让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方法上实现融合。同时,信息技术并非万能的,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重点在内容上的整合,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进行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借助信息技术将生物实验的主题、内容、步骤、流程、仪器、操作等知识体系串联起来,助力最佳教学效果的达成。比如,在进行《细胞分裂和血液流动》相关内容教学中,由于这些内容相对抽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形象表达,在进行人体的器官结构和骨骼结构的内容介绍中,教师可以借助实体模型进行展现,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系统起来。
教学改革发展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强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坚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教学难点突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科学巧妙整合,助力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