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由志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大湾中学 广东 清远 513033)
初中班主任管理主要是指以班级为单位,面对全体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组织、有步骤的管理过程,最终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班主任的管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教学质量,所以要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率,共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维持班级秩序,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1.1 管理观念陈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观念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老师的权威使得学生畏惧老师,师生之间成为了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对于管理方面学生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所以在陈旧观念下,班主任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管理。
1.2 管理方法单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主要是选举班干部进行日常管理,并定期召开班会,而班会的内容主要是这段时间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不会对学生进行单独谈心、个别指导。然而新时期的初中生所处的环境复杂,他们在家中备受宠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又会受到社会上各种信息或者诱惑的影响,所以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而班主任这样单一式的管理方法没有针对性,会使得学生的班级参与感降低,不利于班主任管理。
2.1 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时期的班主任管理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管理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参与培训,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对学生进行动态管理,而不是始终一成不变[1]。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再畏惧班主任,而是平等交流;同时班主任要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建立一套能够持久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逐渐成为了学困生。而我作为班主任,不能将成为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就对其置之不理,放任不管。所以我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关注学困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于自律性好的学生,让其担任班级的纪律委员,对于会画画、唱歌的学生,就让其担任文艺委员。这样就会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也能够为班级贡献一份力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
2.2 丰富班级管理方法,引导学生融入班级。单一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所以班主任要不断丰富班级管理方法,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更好地融入班级。首先,在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班干部轮换制,并通过召开不同的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而班会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或者由学生自己主持召开[2];也可以组织班级活动,如班级大扫除,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进行小组座谈会,找出几位学生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有一种班级归属感。
例如,对于每周开一次的主题班会,我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班会形式,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这一周我们班有哪些进步,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这时学生就会从课堂表现、学习状态、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意见;接着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轻容愉快的氛围,最后我会和学生们以茶话会的形式来总结这次班会,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2.3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在新时期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所以在班级中可以进行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进行民主管理,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可以进行目标管理,通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再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动力。
总之,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丰富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融入班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