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梅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明珠幼儿园 安徽 寿县 232200)
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幼儿园,是为了更好地能够使得他们可以从小就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今后学习与生活中,对于他们有着长远的影响。
1.1 幼儿德育教育。依据国际上的规定,人类从出生到入学阶段,都可以统称为幼儿。在我国所谓的学前儿童则是指2~6岁的儿童,而所谓的幼儿德育教育就是对该部分儿童进行的德育教育工作,此阶段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幼儿文明礼貌,思想品质、为人处世以及性格等方面的积极建设,而这也是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的基础,对于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更多需要依靠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综合交流、合作工作。
1.2 幼儿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落实到幼儿阶段,且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占据较大的比例。首先,一切艺术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德育教育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在幼儿刚刚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教学方式,要以实践为基础,为以后学习德育教育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探索德育教育新知识的过程中,对培养幼儿三观认知方面有着积极的建设,幼儿对世界认知的过程就是关注生活的过程。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教材,幼儿园要选择适合当地的教材,要时刻关注运用教材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就是老师在给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中国传统知识的传承,这个接受的过程就是传承和进一步的创新,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
2.1 幼儿园教学中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幼儿时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如今的幼儿教育中,很多教师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工作过于形式化,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下,没有深入开展。甚至还有教师一心要让幼儿学习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小学学习做准备,反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培养,甚至取消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使得幼儿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发展出现障碍,影响了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不断发展[2]。
2.2 幼儿园教学中没有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开展德育教育,大多需要幼儿园教师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受到熏陶。但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幼儿德育教育成了一个表面化的东西,教师根本没有深入地教育引导,没有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这就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
2.3 幼儿园教学中缺少与幼儿家长的积极合作。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重视,而且需要幼儿家长的积极合作。但在实际教育中,很多教师都不认为德育教育需要与家长合作,一味地对幼儿灌输德育知识,培养幼儿德育行为,却没有与家长有效互动,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甚至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幼儿的文化学习,不关心幼儿的道德素质培养,使得幼儿的德育教育失去了家长的帮助,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推进。
2.4 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教学。幼儿园的孩子们年龄较小,所以说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判断能力,在遇到一些事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老师要想更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幼儿园教学中,就需要老师能够注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在进入幼儿园后,就逐渐地进行相应的积累。同时还需要老师能够注重日常中的一些小事儿。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孩子,他们在家里面都是父母的宝贝,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家里面完全都是靠父母来帮助他们。因此,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做一些事情时,就需要老师能够对他们进行引导。例如,老师要进行示范,在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同时吃饭不能挑食,必须要把所有的饭全部吃完,要告诉孩子们,不要浪费粮食,要让他们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而在玩一些玩具时,要懂得分享,不能够占为己有[3]。老师在集体教育完之后也要进行相应的个别教育,这样能够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哪些事情是错误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从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
3.1 为人师表,发挥教师德育引领作用。正所谓“身正为范,德高为师”,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中的主要行为和思想引领者,作为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最信任的人,要想高质量开展对幼儿的德育教育,我们幼儿教师便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的注意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各方面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树立正向行为示范,进而使幼儿在学习和模仿教师一言一行的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引领,促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德育意识的提升。
例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卫生意识比较差,经常会看到孩子们随手乱扔垃圾,没有“垃圾桶”意识,更不懂得垃圾分类的原则,对此教师所采用的多次语言说教成果都不是很明显。就此,在与其他教师进行集体讨论之后,我们上课时采用行为引领的方式来进行间接教育,即借助某次绘画课的机会,我看到教室的地上有很多小朋友们用过的废纸,还有散落的彩笔盖,并没有直接批评孩子们不注意卫生、不懂得整理,而是在绘画课结束之后,和其他两位老师一起蹲在地上将彩笔盖收集起来,还按颜色进行区分,盖到相应的彩笔上。同时拿起班上的笤帚,开始清扫地上的废纸屑。孩子们看到老师的举动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投入到课间休息的游戏活动当中,而是跟着老师一起收拾“残局”。这样“无声”的行为引领教育不仅给小朋友们做了很好的德育示范,还达到了“授之以渔”的德育教育目的。
3.2 绘本故事,拓展幼儿德育行为认知。绘本是一类以图文并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儿童读物,其在故事情境的指引和丰富图画的内容辅助之下,能够有效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对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价值。进而我们教师就可以借助绘本故事的多主题性,来筛选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儿童绘本,并将其引入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活动之中,使幼儿在绘本故事情境的吸引下,在教师科学的阅读和讲解指引下,让幼儿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不断拓展幼儿对德育行为的具体认知。
例如,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短耳兔考0分》这则绘本,绘本主要讲的是短耳兔偷翻出自己的考卷,发现自己考了0分,于是想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办法来让自己的考卷消失,但是每次又会因为不同的顾虑而否定自己的想法,直到最后它决定在地上挖个很深的洞,把考卷埋了起来,但秘密“压”在短耳兔心里这样它感觉非常沉重……故事的最后峰回路转,原来考0分的不是短耳兔,是和它有着同样名字的小老虎,这下它又有了新的烦恼……故事的情节发展非常有趣且能够吸引小朋友们注意力,有效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进而使其在专心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知故事内容的乐趣,还能够明白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麻烦与烦恼,都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它、真诚地对待它,才能有效解决麻烦、解决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3.3 使得家园共育具有一致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品德、性格的塑造影响深远,现代幼儿教育开始逐步凝聚家庭力量,打造家园共育环境。但很多家庭缺乏专业、科学的引导方式,加之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言行举止和品行缺少关注力度,甚至部分家长在出现幼儿争吵、冲突行为时,存在严重的护短现象,这使得幼儿品德发展存在较大阻碍。因为幼儿处于自制力、辨识力最为薄弱的阶段,借助生活体验掌握了相关德育认知,也很容易被其他示范行为干预。例如当在幼儿园活动时,听取教师的引导,幼儿懂得在自己活动的场所不乱扔垃圾,但是在家庭或者其他环境中,幼儿则会模仿他人行为而乱丢垃圾。可见,幼儿在言谈举止上并不统一,仅仅依靠幼儿园指导幼儿德育品行并不能够产生显著效果,还需要拓宽指导环境的维度,将园内和园外结合展开德育教育。而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引导边界的拓展,可以将规范的品性指导延伸至幼儿生活中的多个环境。这种德育方式可以达到要求和环境的一致性,让家庭和幼儿园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在多方面作用下引导幼儿在行为和观念上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3.4 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年龄尚小,所以,在这个阶段,老师利用游戏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也可以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德育的知识,并且通过游戏也能够了解孩子们的品德行为,对于一些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师要及时地纠正。例如,在玩丢手绢游戏时,有些孩子没有被选择,那么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他们会带有一些情绪,而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老师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该事情,同时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并且孩子们由于年龄尚小,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有较强的好胜心,所以在玩游戏,输掉比赛后,他们会非常地沮丧,这时老师就要给孩子们讲一些道理,告诉他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在失败后哭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就需要自己加强训练,争取在下一次时能够取得胜利。而在玩玩具时,老师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先询问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才能玩,让他们能够从小就懂得分享,以及尊重他人[3]。
3.5 在语言环境中渗透着德育教育。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所以说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语言环境中。例如,在幼儿入园时,教师除了应该礼貌的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同时引导孩子应该向老师问好,见到同班同学也要向同班同学打招呼,让他们从小就懂得文明举止的重要性。而对一些孩子说脏话,老师要积极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要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使用文明的语言,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这样孩子们会进行相应的模仿。
幼儿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萌芽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个时期,幼儿的年龄小,自身的意识、思维还有待提高,正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育要重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积极探索德育教育途径,结合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思维习惯,实现对幼儿的综合教育培养。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幼儿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