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昶
(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指出,育才先育德,学生的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对此,各个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当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到知识教育相同的地位,共同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德育教育伴随着课堂进行渗透,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在同样的时间学习到了知识,也增强了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素质相对不成熟,未建立起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念,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才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未来为社会和过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1.1 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中,体育教学一直都是以学生的强身健体为主要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普及与实行,小学体育教学也增加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多的学校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体育教学效果有质的飞跃。但是当下体育教学中并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由于体育教师可能缺乏德育教育的实践经验,对德育教育所理解的程度不够高,所开展的德育渗透不够全面,所以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笔者将从教师自身的德行修养,体育教学内容,和创设情景式教学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升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1.2 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通常都是坐在教室里面,身体得不到伸展,久而久之,缺乏运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学校开设体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在特定的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实现学生身体和智力双成长。体育运动中有很多的运动规则,比如说足球规则,篮球规则等,让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中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从而也能够遵守社会法律,提升道德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有一些体育项目是比较艰苦的,让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也能够磨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从而实现在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更健全的人格和身体,促进学生的成长。
2.1 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教师是学校内和学生最亲密的人,是良师,也是益友,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会进行学习和模仿。为此,教师在日常的行为中,也要展现出良好的一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说,教师在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中,也要有仪式感,奏国歌,向国旗敬礼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责任感,从而自身也增强责任意识。又或者在日常上课中,教师每堂课准时到达教室,不迟到,让学生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2.2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有很多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开完成,比方说足球,接力跑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当代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家庭的中心,性格也会相对孤傲,进行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具有团队意识,例如说,在拔河运动中,双方团队都猛足了劲进行竞赛,为了团队的荣耀,同时,看到队友的努力,学生也会更加的努力。在这些体育项目中,对学生的德育塑造是一个考验,项目顺利学生时都能做到戒骄戒躁,项目不顺利学生是否会一蹶不振,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行。
2.3 教师创设教学情景进行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更加灵活的教学特点,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一些游戏或者竞赛,增强学科的趣味性。例如说,在体育跳绳运动中,设置一些体育项目的游戏,举行花样跳绳,四人一组跳绳,或者二人一绳,多人网绳等,不同模式,胜利的学生有一些小奖励,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让失败的学生体验到挫折,经历波折才能更好的成长,当代学生需要一下挫折式教育,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和斗志,养成永不言败的精神。
笔者通过对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体育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渗透方式阐述,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具有参考意义,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