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
(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当是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与深化,国家各个学龄阶段的教学质量也都在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已经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也在通过不断的教研,创新教学模式,力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作者通过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如何使用学习支架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有力的帮助。
1.1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首先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就要过硬。在很长时期内,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特别关注教学有效性,但是不同的教育学者持有不同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有效性的解释也会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教育学者美国人布鲁纳先生曾在书中提出,教学最成功的主要条件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者愿意尝试,另一方面是教学者提供学习支架。由此可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合理的学习支架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良好发展也会依赖于这种学习支架的引导。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很多种方式来为学生建立学习支架,并且这些学习支架应当从外向内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提供支撑。
1.2 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要善于思考,积极创新,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支架之后,学生要在支架的引导下真正掌握知识。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学习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习支架的重要作用。初中生虽然在智力上与成人相同,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有些事物分析起来并不全面。但是很多学生对电子产品都颇有兴趣,这就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上课提供了便利之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加上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具体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认真与教师互动,并且主动提问,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学习才更加有效。
2.1 问题型支架的使用。问题型支架的使用最为广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在课前会为学生设置有关本文内容的问题。有时会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小组针对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加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设计方案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用《爸爸去哪儿》遭受停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一季爸爸去哪儿的旅游方案。每个小组中,教师给学生设定不同的身份,有导演、导游、设计员、财务总监等,然后由学生自行完成相应的出行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会远远超过在课堂上仅仅听教师讲解所学到的知识。从上述内容不难得出,该学习支架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在于教师的选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很有默契性。为此,教师在课堂上预设支架时,一定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问题型支架不仅仅限于导入环节适用,还可以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比如在新授或复习时都可使用问题型支架,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是教师预设支架的良好时机。
2.2 思维导图型支架的使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导图则是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软件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建造知识架构。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向学生展示存储都包含哪些内容,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会对知识框架更加清晰,也便于后期的学习。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中心圆,写上存储,然后四周画出曲线,分别连接四个长方形。在长方形中写出关于存储的知识内容。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始终贯穿其中,学生能够对本课的结构规划做出详细的理解。
总而言之,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习支架的知识远远不止本文所提及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建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将学习支架科学的运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经验,反思总结,始终贯彻生本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