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刘艳丽,王红梅,张国栋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300)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以培养技能性人才为主要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建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不仅具有天然的优势,而且能够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两方面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地方经济的发展驱动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了当地社会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1]。比如,以往山东省菏泽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差,对素质性人才的要求不高,使得相应的职业教育也比较单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全面化,这就使得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培养劳动者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更加多样化。
1.1.2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当地职业教育的资金状况
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的财政收入,进而影响到当地教育机构所能够获得的资金支持。如果资金充足,那么相应的教育资源会比较丰富,基础设施条件和其他相应的教育设施也会比较完善,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 地方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注重人们的劳动力、体力,转变为现在注重人们的素质、技能。由此,职业教育院校应以当今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社会和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进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增长。
1.2.2 地方职业教育中的科研活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地方职业学校不但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支持,而且能够进行一定的技术开发。职业院校以当地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对企业、工厂中的一些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研究,或者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设置相应的课题,并产生相应的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在层次上大体划分为4 个层次,最高级别的是国家级示范,而省级示范属于第二梯队,其他的公办性高职院校则属于第三层次,民办高职院校属于第四层次[2]。综合来看,菏泽地区的职业院校在数量和层次上都稍显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据有关教育部门统计,菏泽市每年中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学业的学生数量有十几万,但菏泽地区的职业院校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其需要,同时由于传统的社会偏见,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好感度较低,学生和家长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也不愿意去报考相应的职业院校。因此,菏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职业院校在数量上与理论的需求情况不相符;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的招生工作十分困难。另外,近年来高中、大学的扩招更是加大了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度。职业院校的生源状况较差,不仅招生数量有所缩减,而且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中学时成绩偏差的学生,不但文化素质低,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部分学生往往存在些许自卑心理,加之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较剧烈,逆反心理严重,因此给职业院校的管理造成了很大难度。
对职业院校而言,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然而,就目前菏泽地区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其中存在知识本位的倾向,也就是说以传授职业知识为中心[3]。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的内容比较老套,形式上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难以从课堂学习中学到目前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不利于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学校,不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办学特点。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应该具有快速适应与上手的优势,因此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岗位胜任力,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设备、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下功夫,使之与社会相适应。但是,目前菏泽地区的许多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以及教学安排上仍然沿用过去的方式、方法,没有与社会进行良好对接,这样也就难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而言,与企业合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虽然菏泽地区职业教育院校也和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和交流,但是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挖掘。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浅层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不愿意或者不主动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没有认识到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性[4]。其次,企业也缺乏相应的参与热情和动力,企业的根本目的是逐利,在与职业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企业难以得到较大的利益或明显的好处,因此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最后,政府本应该构建起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但是由于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力度不足,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深度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目前菏泽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师资力量不足是其发展一大制约因素,菏泽地区的教师在整体素质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点,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菏泽地区的教师队伍中师资力量缺乏,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菏泽地区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5]。同时,在这种老龄化的教师结构之下,教师的知识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老化,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这就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形式单调、内容老套,使得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偏低。基于职业院校应用型的发展特点,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就职业院校的发展而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使用教材辅助教学,教材的质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教材的使用状况而言,菏泽地区职业教育院校中大多数院校仍然使用老版教材,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脱节,难以达到有效的应用效果,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引导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扶持职业教育继续发展,鼓励高层次、高技能的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当地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既能够促进当地职业院校的发展,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当地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加大对相应的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扶持基金[6],提升菏泽地区的职业教学质量。其次,引导企业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提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深度和力度,鼓励、支持当地的职业院校发展。再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逐渐改变人们对职业院校的偏见,加强对职业院校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工作,在当地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提高当地职业院校的招生率,引导当地学生和家长认可职业院校,进而使当地大量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学生选择职业院校,促进当地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院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学环节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当今的社会发展相脱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以现代化、科技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来提升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引入现代化设施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得以提升,进一步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推进,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重视教材的作用,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教材的编写,提升教材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性,及时对老旧教材以及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符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其与职业的实际需求更加匹配。另外,要结合菏泽地区当地的产业实际状况进行教材内容的编排、调整,使教学活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步,进而加深学生对当地经济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目的性和学习兴趣,在未来就业、择业过程中,更能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如此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还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菏泽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上,要做到科学化、现代化和系统化,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制的灵活性,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突出位置,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学生发展要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学制体系。在运行机制上,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机制、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学生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不断优化当地的职业教育结构。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方和企业共同承担着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责任。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进而使人才的培养更加高效。对学校来说,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其重要的办学特色和学校优势;就企业的发展而言,校企结合能够为学校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日后都是自己的后备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更加有效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面向企业进行开放式办学。这是指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委员会,而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大多数都是企业人员,他们通过参与专业的安排、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研发等环节,深入教学实践,使课本上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的应用需求相结合。第二,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式办学。高职院校在着眼于自身的学历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一些农民工、下岗职工等进行职业培训,进而提升当地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第三,创建个性化的合作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产学互动、校企双赢”校企合作模式的创建,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且有利于企业与学生的双赢。职业院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菏泽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无疑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在未来菏泽地区职业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以实现一手的调研,进而使专业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并将之与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经常邀请或返聘一些企业骨干和企业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校内宣讲,定期开展相应的讲座,以增加校内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和工作情况的了解。“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但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以及开发研发等服务,使企业的未来发展更加具有科学性,有力地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速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学体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够为当地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准,因此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就目前菏泽地区职业院校的教学状况而言,其中存在招生数量略显不足、招生质量稍显不高,设置的课程和知识体系比较陈旧,与企业的合作不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职业教育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改进、升级和优化当地的职业教育体系,使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