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2021-11-22 21:04袁明波宫月月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训信息化信息技术

袁明波,高 霞,宫月月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014)

0 引言

当前,国家鼓励各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2018 年教育部发布了相关文件,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计划,希望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教育,提高我国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更应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对高职电子类专业教学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社会发展十分需要综合性人才,不但要求学生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的发展需要新一代年轻人才拥有创新能力,带领国家向前发展。要想提高人才质量,开展教育信息化是正确的选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促进国内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发展。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展了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利用在校时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毕业后可直接适应社会岗位。而电子类专业的实训课程与信息化密切相关,同时为推动国家的新工科建设,应该将信息化技术融入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1 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电子类专业与航天、通讯、电路、电力等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当前,国内一些核心技术产业都需要电子类专业人才,电子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要想在2025 年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就要大力培养电子类专业相关人才,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在校期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的效果,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不成熟。

1.1 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适用性不足

实训课程的教师不单是高职院校的任职教师,还有相关企业的在职人员。实训课程需要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融入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革。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并不深刻,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知识进行罗列,推送给学生[1]。在高职院校内部,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平台开始兴起。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利用这些平台对学生进行知识分享和答疑。信息化融入并不仅限于这些教学内容,更多地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实训课堂中,通过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训氛围,激发出学生对电子专业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并没有深挖信息技术种类,也没有了解哪些技术可以为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提供帮助。此外,也有教师反映,在长期的常规教学后,突然应用信息技术使自己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实训课堂中,教师也会出现反应慢、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等情况,非常影响实训课的效果[2]。

1.2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为单一

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的重点就在于它是一门实践类课程,而实训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提高我国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指标,进一步对课堂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了信息化技术,更应利用好信息技术提高实训课程效果。信息化技术在实训课程中的运用主要为搭建虚拟平台,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奠定基础。但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仅搭建了教学平台,没有将信息技术真正运用到电子类专业的科研工作中,对于加强企业学校融合建设、搭建学研一体的平台和实训基地方面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效果,这样也无法进一步实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3]。

2 加强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措施

2.1 改革教学体系

从理论上看,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电子类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但如何真正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实训课程是一个难题。要想利用好信息技术,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为中心,建立一个新型教学体系。当前,国家对电子类新工科建设的定位很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鉴于此,电子类专业信息化实训课程应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安排,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更加彻底。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对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强化电子类专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这要求教师扩充自身储备,构建出更贴近当前社会形势和企业形势的实训内容,避免出现注重形式的传统实训课程。要格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使实训课程“生动活泼”。此外,教学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帮助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提高各项能力。

2.2 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

实训类课程本身是以主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实践大于讲解。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动手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课程中,部分教师反映学生的能动性较差,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实训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效果。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其不理解的问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可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训课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可以直接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发问,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各项能力[4]。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训课程中的相关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沟通,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提高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实训教学内容

对于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不仅仅要根据社会对当前电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内容调整,更要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来展开实训教学。有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尽管学生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其相关的技能操作已经不适用于社会,其实训课程开展的意义并不大。电子行业本身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一些技术和理念在不断更新。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就应该抓住先进的技术和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避免学生所学的技能被市场淘汰。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非常快速,一些新系统和程序会更加便捷和先进,将这些技术运用在实训课程中,可使实训课程效果更好[5]。此外,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搭建信息技术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开展实训课程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但当前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单要求一门专业,更需要几个专业联合起来,这就对当前的工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能力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以社会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效果和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质量。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岗位之后,会发现许多问题仅靠电子类专业知识是无法解决的,而需要依靠多门课程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能力。只有将专业的技术与工程知识相结合,进一步通过实训课程进行练习,才能够将学生所拥有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6]。单纯的实验课、实训课有时不能满足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需求,更加需要信息技术的融入和企业实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让实际的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搭建信息化技术平台是希望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都能够在平台内相互交流,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学生的实训课程提供最好的教学条件[7]。

2.5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

开展实训课程是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要利用好实训课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电子类专业知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电子类课程实训的效果,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课程收获的成果可通过信息技术与他人分享,学生也可通过线上实训课程进一步了解先进的电子技术。比如,可通过与电子企业的密切合作,让学生直观了解电子企业的真实情况,包括电子企业的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以及技术调整等。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努力提升自己[8]。在实训课程中也可以融入线上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提高对电子技术的探索热情。

3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社会中普及,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中也开始运用信息化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高职院校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实践型人才培养力度也开始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电子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内容,方便学校构建开放、共享、层次化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实训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