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玲
(宁夏中卫中学 宁夏 中卫 755000)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多样化学习材料,通过使学生们吸收相关知识,获得创新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能够更好地增强教育活动质量。作为教育活动引导者,教学方案制定者,教师要看到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同时制定丰富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广大高中学生能够获得全方面发展。
1.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总共四个方面。通过渗透核心素养内涵,教师在制定授课方案期间,会选择更多种形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会更强,不再只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法。基于此,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对教材知识加深理解,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审美力、文化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1.2 有助于深化落实新课改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下发落实,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活动中的关键词。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把课堂学习思考的时间充分还给学生,使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当教师提高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度,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会得以深化落实。
2.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创新教学意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密切关系,为了使学生们能够灵活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探究,同样也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教学意识,不断更新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积极进行知识的吸收。[1]
对此,需要教师看到以往教育过程中一些陈旧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并着眼于新时期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比如将“填鸭式”授课方法改为“小组合作探究式”,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与同学展开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发散性思维。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出示具体思考问题,比如:当时国人在对待与外国的交流问题上还存在着哪些错误做法?鲁迅先生认为一味地践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然后使学生进行合作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完成对于具体问题的认知。
2.2 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的学科,在授课期间,为了渗透核心素养内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引入多样化资源,当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其思维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思考动力也才会不断增强。[2]
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新媒体和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为学生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朗读片段,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活动,促使学生通过研读文字、品评细节,不断增强审美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引入更多精彩片段,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内文章时,接触到更多景物类描写的文章。接着,促使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并运用朗诵、作文、办手抄报等形式,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描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活力。
2.3 丰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发散性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核心。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期间,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探究中不断提升对于知识的把握度,并让自己的思维得以发散,进而有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3]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分角色表演活动,当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对于课内人物的展现活动时,其语言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会得到有效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中的一些问题,组织学生们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能够切实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进而为发展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期间,教师要把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并积极制定多样化授课方案,为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坚实基础。学生们也要能够意识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多样化活动,从而切实活动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