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容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我国政府重视并且鼓励民办高校发展壮大,因此对于民办高校给予了较多的扶持政策,直接促进民办高校不断壮大,然而民办高校要想真正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进步,必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勇敢迎接各种挑战。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化,必然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以及质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凸显预算管理作用的同时,解决民办高校当前所遭遇的发展瓶颈。
在通常情况下,预算的内容主要分为对经营、财务以及资本的预算,而上述三种类别之中,经营以及财务预算与日常业务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我国各类民办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经营相关的预算通常为招生、采购、薪酬、管理、经营等层面的预算,所有预算项目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并且前后一致。财务预算有着全面性以及概括性两种特征,运用价值反映总体的经营资本预算和业务预算所获取的结果,在预算管理体系内部的地位尤其重要,包含了针对现金的预算,以及预计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将一切发展活动比喻为“方圆”,那么预算管理就是其中的“规矩”。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其原则,否则将无法获得满意的预算结果。在预算管理之中存在两种原则,分别为责任制原则以及刚性原则,为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提供了强力保障。在此之中,刚性原则要求在处理经济业务的时候,应当处于计划安排的范围之内,不可以忽视规章制度的约束,同时还应当明确责任制度,维护预算的先行性与主体承担责任意识,从而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参与以及控制。预算管理应当与绩效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到奖惩分明,赏优罚劣。伴随着民办高校的管理环境不断产生变化,所有财务指标应当不断进行改进,从而帮助民办高校不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预算原则,各个部门协同努力,最终有效配置资源并合理使用。
民办高校所开展的教学管理活动,离不开预算管理相关工作的支持,预算管理能够提升民办高校在教育层面的实践管理水平,落实强化执行能力,保证所有工作内容可能够满足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目标,保持民办高校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前后一致性。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战略发展目标,决定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当通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对预算目标的结果实现程度进行分析并预先计算,从而及时更正教学管理之中的问题,帮助民办高校补齐发展短板。
在我国部分民办高校之中,管理者忽视预算管理工作的情况依旧存在。此类管理者之所以没有重视预算管理,是因为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民办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预算管理方面只要按照财务管理的制度执行,高校就可以正常运转。不仅如此,由于管理者缺失长远眼光,缺乏以战略导向为主导的发展意识,因此有两种情况出现:其一,预算执行单位由于缺乏足够的预算,为了保证预算不会超出,因此相关负责人没有充分开展预算工作,导致预期目标无法达到;其二,由于缺失预算环节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出现,由于执行预算的部门难以对预算结果进行准确预测,因此下一个学年的预算会发生较大的波动。无论是何种行为,都会导致各个层次的预算在衔接过程中产生问题,连续性的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在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之间设置了不同的预算要求,这也导致民办学校在预算管理方面显得更为松散。
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在制定预算管理目标的时候,通常陷入两个极端:要么使预算位于过高的定位,导致预算编制无法执行;要么使预算编制的定位太低,导致负责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由于预算管理的目标不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相关负责人员在工作中失去积极性、主动性及驱动力。民办高校内部的所有职能部门在编制预算计划的过程中,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现象,整体编制较为随意,而且没有涉及到所有部门,缺乏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机制,最终使资源和经费的冲突在民办高校内部发生。
部分民办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并没有建设相应的考核机制,民办高校内部的预算管理工作变得“良莠不分”,导致预算编制的结果和预算执行的结果严重不符,而且没有做到及时纠正,如果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导致预算管理无法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硬性约束,而且民办高校所做出的预算可能不会拥有严肃性和权威性。
除此之外,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部分民办高校只是将预算值与执行情况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并没有对预算之中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也缺失因素分析、趋势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无法准确地找到产生预算差异的真正原因,无法把预算执行情况与民办高校的经营状况有机联系在一起,导致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存在较大的漏洞,财务工作无法对预算执行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
民办高校的管理者应当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专门针对预算管理制定相关责任制度,从而避免预算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怠工、相互推诿、瞒天过海等不良现象。针对不同部门的预算职责以及预算任务,管理者应当在工作中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工作人员在合理范围内创新。不仅如此,应当在民办高校之中确立目标导向,约束并激励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预算管理相关的工作,并非只是管理者的“单打独斗”,管理者可以将日常的业务与预算管理之间进行结合,促进所有工作人员产生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首先,民办高校应当拥有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在高校内部建设独立的、专门负责预算管理的机构,对其组织体系、工作方法等进行健全,从民办高校的实际发展状况入手,派遣校内院委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机构成员,从而提升预算管理相关负责机构的地位,同时在管理层面确认权威,在执行的过程中更为坚定。
其次,对现有的预算管理机制,民办高校应当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工作要想在民办高校内部顺利进行,必须建设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预算管理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有相关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对相应的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并优化,从而体现出预算全过程的严肃性以及刚性约束力。在该机制之中,应当包含财务预算编制、财务预算审批、财务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与绩效考核等多个层面。
首先,在民办高校内部负责管理经费的部门,应当在拨款的时候严格遵守预算内容,从而杜绝资金被挪用的不良现象,规范运用所有资金,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预算资金必须第一时间到位,同时也需要把好预算资金的使用关,对执行预算的全过程进行实施监督,同时定期向各部门下发预算执行结果相关报告。
其次,民办高校内部所有的部门和处室应当落实预算责任制度,在分解预算指标之后进行分层落实,保证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个人,在强化监控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建设预算执行情况相关的分析制度,定期针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如果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督促所有部门执行,最终达成落实。
最后,不仅要做到实时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还应当促进所有工作人员对预算产生敬畏感。在确定预算指标之后,预算指标就具备了强制性,因此所有部门必须认真实施预算指标,而且已经下达执行的所有预算,都不能再进行调整。民办高校的所有职能部门必须对照已经确立的责任指标,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或者对所有部门展开预算完成情况的检查,然后进行考核与评价。针对较为重要的预算项目,必须进行全程跟踪,密切关注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持续考核预算计划的完成情况并且开展持续性评价。如果有预算已经成为财务预算,但是支付手续不健全、凭证不合规,财务部门不应当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我国各类民办高等院校的职责就是提供更好的教育,通过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而吸引更多学生前来就读,在不断探索发展路径的同时,其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民办高校的发展遭遇阻碍,如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会导致民办高校落伍,甚至无法获取更多财政支持。基于此,民办高校应当在明确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类型的策略,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对症下药”,从而使民办高校在开展高水平的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