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建设探索

2021-11-22 21:04钟永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6期
关键词:线下工程项目绿色

杨 蓉,钟永明,雷 林,康 虔

(南华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0 引言

随着国家民用和工业建设、城镇化建设、核电建设的发展,相关行业急需大量的专业安全技术人员,加上国家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的重视,使卓越人才培养显得极为迫切。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工程施工活动产生诸多环境上的负面影响,加之建筑工人数量减少,人力资源成本递增,我国不得不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在这样的背景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虽然这一理念还未普及,但对培养卓越人才,满足我国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在针对卓越班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校特别开设了“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是基于先修知识体系的一项进阶培养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行业认知和形成更为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18 年,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申报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获批,使专业发展又有了更多机遇。2019 年10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启动[2]。借助一流本科建设的机会,培养具有一定前瞻视野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安全工程师,对我国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卓越人才培养以学校理论教育为核心,该课程的教学全部为理论学时。虽然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少量课时的教学任务,但课程并不包含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力度不够。

(2)授课教师工程经历不足,兼职教师缺乏授课技巧。工科学生尤其是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必然需要工程经验足够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和教学,着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能力。但是授课教师所具备的工程经验非常有限,在企业在岗承担工程的经验几乎为零,仅通过参加工程师培训和考试、参加安全工程专业学科发展与建设学术交流会和相关学科建设交流会的方式来提升工程经验显然不够。另外,课程教学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度不高或效果不好。该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工程案例教学,需要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进行课堂教学。就目前状况来看,一方面,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时间往往无法准确匹配学生课表,且授课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即使授课,由于缺乏良好的课堂教学培训,在知识的讲解上不能充分体现其工程经验,学生接受度较差。

(3)课程缺乏能够涵盖课程名称的适用教材。该课程在教学体系中还属于较新的课程,已有的书籍要么侧重于施工,要么侧重于管理,同时结合绿色施工与管理的书籍很少,且不适用于高校专业教育。教师只能通过搜集多种相关度高的著作进行总结归纳,再形成适应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的课程内容,显然这对教师的工程经验是一个考验,也不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减弱了课程实际授课效果。

(4)在对安全专业学生进行绿色施工概念的调查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相关概念不够了解,即使已就业的学生中也有部分未听说过这一概念,说明绿色施工在我国的宣传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中还亟待加强。

2 开展课程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新技术、软件为依托的线上资源已逐渐融入高校的日常教学中,网络学习平台快速兴起,为重构教学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3]。因此,许多高校教师着重关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对线下课程的深化改革研究相对不足。虽然线上课程对丰富教育资源,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转变教师角色有重要帮助作用,但是线下课堂教学依然应该是当前教育的主要途径,而不是越过线下教学直接飞跃到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甚至是纯粹的线上教学。单纯地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态度散漫,加上部分课程性质特殊,还远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学生缺乏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也不利于师生的互动交流。因此,线下课堂教学的有利一面是线上教学无法替代的。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有不少教师将线上与线下平等对待或者认为线上考核比重应大于线下考核,这对于较多授课水平还未达到优、精的教师来说很难施行。课堂教学对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规范学习纪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解决疑惑有重要帮助。因此,以完善和深化线下课程建设为核心,辅以一定的线上教学资源,是当前阶段课程建设的首选方式[4-5]。

3 课程建设的具体思路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是一门缺乏教材,又具有强烈行业特点的课程,目前开设该课程的高校并不多,相关的教学改革文献也少之又少,使得该课程的建设难度大增。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应借鉴土木专业相关课程建设的经验,将绿色施工技能培训和安全管理教育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塑造学生对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系统化认识,这也是该课程线下建设的一个方向。

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现存问题,笔者通过了解国内外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的具体建设措施,搜集行业对安全工程人才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的反馈,以及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线下课程建设。

3.1 优化课程教学目标

借助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机会,要加强校企联合培养,邀请大型建筑企业具备足够工程经验的人员来校授课,并形成固定模式。通过企业反馈,优化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绿色施工的概念深入人心,并以企业绿色施工的实际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做到知识点讲明讲透,突出主要知识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形成技术和管理并重的知识体系。

3.2 增加课外兴趣实验环节

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整合校内资源的契机下,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实验,与教师协商,自主开展一些与基础的绿色施工相关的实验,如混凝土性能测试等,以提升学生对绿色施工概念的理解,选择更环保的材料和更先进的技术。此外,教师要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素养,形成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3 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库,提供充足的工程案例,丰富资源类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置复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为推动该课程申报精品课程和一流本科课程做好基础建设。

3.4 提高教师工程能力和教学能力

课程任课教师应通过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安全工程全国年会等教学竞赛,提高教学能力;设立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聘任考核,在工程经验丰富的基础上优选表达能力较强的人员。另外,邀请专职教师加入该课程的教学,形成互助和督促。教师通过向学院申请空闲阶段到企业锻炼,增加工程经验,充分掌握绿色施工的管理手段以及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方法,掌握新方法、新手段与传统施工在细节处理上的实质区别。

3.5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2020 年,线上教学模式大面积展开,同时出现了任课教师线上教学技巧和熟练程度明显欠缺的问题。为此,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教师需参与学校组织的网络教学培训,熟练应用1 种以上网络教学软件,学会将教学材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进行网络在线辅导。在教学方法方面,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授课内容,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型教学形式,同时灵活选用研究式、交流探讨式、自主式、以问题为导向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实践式(置身实际工程环境的教学模式)等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引入三维(3 Dimensions,3D)数字化网络教学系统,实现动态教学,增强动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以教研成果反馈课堂教学,形成持续的课程改进模式。

3.6 自编适用教材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教学素材,查阅书籍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匹配,自编涵盖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内容的适用教材。

4 结语

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结合的必然选择,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提升为目标。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课程建设对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安全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线下工程项目绿色
绿色低碳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