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古典诗词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2 21:21
读与写 2021年25期
关键词:美育教师应多媒体

林 筠

(福建工贸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2)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迫切需要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而重建的本质是回归,回归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找回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每一个人只有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成长为有高度自觉的文明人。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正是借助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因此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服务于现代,又要着眼于未来。

然而,现在中职语文课中的古典诗词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肢解诗歌本体,碎片化教学严重

受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压力的影响,以及学生基础较之普高学生薄弱的原因[1],一线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诗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快速领悟诗人创作的意图以及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师习惯将诗歌本体进行切割。教师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和角度来把诗歌作为分析和评价的对象。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教师一般首先从字音、字义对诗歌进行拆解,“暝”是傍晚,所以整首诗描写的是初秋时节作者在所居地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从题目出发,接着对下文诗歌中出现的诸多意象进行分析,“空山”表示寂静空旷的山林,“晚来秋”表示秋天的傍晚。教师这样逐字翻译诗歌意思,除了割裂了诗歌本身的意义,将诗歌的整体感悟和完整的审美破坏了,更糟糕的是可能造成逻辑上的解释不通。同学们有可能会无法理解为什么首联是以“空山”开头,下文却出现了“浣女”和“渔舟”,题目说的明明是秋天的傍晚,为什么下文却出现了“明月”照松间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候切不可将诗歌阅读肢解得支离破碎,以一种手术刀的眼光来剖析诗歌。诗歌是一种凝练的创作,诗是一种语言,但诗不能只是一种语言。

2.滥用信息化技术,过度依赖多媒体

随着国家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拓宽了时空的概念,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丰富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但是诗歌的内涵应该是丰富的,诗歌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诗歌呈现的感觉和氛围很难用一种具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即便是同样一个词也无法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标准展示出来。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容易将诗歌的解读标准化,束缚住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释放。还是以《山居秋暝》为例,如果将“空山”加以具象,学生其实很难分辨此处的“空山”与王维另一首诗《鹿柴》中的“空山”有何区别。因为诗歌的魅力在于创作者情感的表达,这两首诗虽然出自同一个作者,但是这两座“空山”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很大区别,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过度依赖多媒体,剥夺了学生感受美、体会意境的机会,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反而是不利的。

3.缺乏语文美育思维,割裂美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的范围,包括一切音乐、文学、戏院、电影、公园,小到小小园林的布置,大到繁华的都市,幽静的乡村等等都是美育。”美育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美育思维就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美。这就要求充分地创造条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发现和创造的广阔空间,给学生以知识生成、能力形成和精神情感养成的广阔空间。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也提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要注重提升审美境界,在生活、工作情境中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现美,创造美。然而教师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时常由于受到考试的压力,为了教而教,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伴随的是无趣的人生和创造力的枯萎。应试下的诗歌教学,缺乏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创造,是无法达成美育目标的。教师更侧重诗歌的感受、领悟、和欣赏,在创造美的环节是缺失的,学生无法创造出自己的美学作品。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笔者探求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诗歌教学是学考指挥棒下的产物

在近几年的福建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中,语文学科所占的分值是最大的,然而诗歌考查的分值却是占比最小的,这就直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这一块的教学效果要求最低,时间也花得最少。为了腾出复习的时间,最快速地提高分数和提升学考通过率,语文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对于诗歌的教学安排通常是一个课时要上完两首诗歌,极大地压缩了诗歌教学的质量。

(2)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成为多媒体滥用的重要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要求教师要提升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将多媒体教学和钻研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有的教师却将结合理解为替代,片面地将创设情境理解为定义情境。加上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导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经常套用或者直接使用他人的教学课件。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将课堂教学完全交给了课件提供了便利,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课堂评价的标准甚至以多媒体课件设计是否新颖作为依据。这些都是造成多媒体滥用的重要原因[2]。

(3)美育思维的碰撞与落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差距

美育需要实践,而大部分的学校缺乏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语文教学中美育需要各学科互相渗透融合,但是在各个学科的课程目标中并没有彼此体现,此外美育真正落地需要充分调动学校社会资源广泛参与,构建大美育格局。但是这一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阻力。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对策:

(1)教师必须明确诗歌教学的人文性,放下功利性的脚步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人,诗意的安栖”。每一首诗歌都是创作者人生态度的表达,承载的都是诗人的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的时候应该从创作者人生经历出发,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教师应紧紧抓住新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应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来进行诗歌文本的解读,而不是简单地拆解。

此外,教师应认清学生语文的能力水平的提升远比语文考试的分数来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的认知与积累、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而不仅是以会背几首诗,或者填空能得几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目标只是方向,教师在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应不回避,不敷衍,放下焦虑,摆正心态。

(2)只有重视阅读,才能实现让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

首先是学生读。教师应竭尽所能地地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诗歌尤其是要重视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个人大声朗读、心里默读、集体诵读、甚至是吟诵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文字,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产生丰富的阅读感受及深刻的心灵体验。教师应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读——思——行这一系列活动来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3]。

接着是教师读。教师应注意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必须完成“三种角色”的转换。教师首先是戴着“自然人”的眼镜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然后,换上“语文人”的眼镜去探求文本呈现的文字、文学、文化、文明价值,开掘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思想底蕴;最后,以“教师”的眼光重新走进文本,完成“教学解读”。

(3)只有优化语文内容和组织形式,才能将美育落到实处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的输出来丰富语文中的美育内涵,还可以将视野扩大,将教学摆放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以《山居秋暝》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一共写了八个事物,组成了一幅画,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这四个事物用详细的语言描写出来,用10分钟把20个字扩展成100个字,这就要求学生从诗歌提供的一个个意象出发,既要想象意象本身的内涵,还要关联意象之间所形成的表象,在这一复杂的形象思维过程中,实现凝练的意象向丰富的现代语言的转化。教师可以在秋季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远足活动,将诗歌教学同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相结合,跨学科地实现了感官体验的转化,让学生站在大自然中,处在一个与文本相似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借此来增强学生对诗歌文本解读的深刻体验,来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期望,引导学生从生活上、作品中、行动里学习美、感悟美和创造美。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育与语文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恰好给为一线教师的诗歌教学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教师工作者深刻反思的机会。教师必须抓住这些问题,对症下药,解除功利化教学的思想,重视文本阅读和优化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最后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美育教师应多媒体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