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
——以《我的母亲》教学案例为例

2021-11-22 21:21张智慧
读与写 2021年25期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文本

张智慧

(江苏省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两个基本特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工具性孕育人文性,人文性促进工具性。当下,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语文课堂上,出于各种无奈,老师往往把作品文本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导致语文课变成了纯粹的工具训练课。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禁会在心里问自己:语文的“人文性”到底在哪里?

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则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体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有效的将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有效结合呢?笔者通过对《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做到:

1.以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为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朱自清曾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我的母亲》是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第一课,它是胡适先生的散文,通过对母亲的回忆阐述了“我”母亲的伟大。本文作为整本书的第一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文章的解读去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进而去汲取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真善美的情感。

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缺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情。本课的教学导入部分采用的是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画描绘情境,用语言表达情境。这种方法容易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情,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入情入境,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释放自己的情感。

在预习展示部分,整体介绍胡适先生的非凡成就,指出母亲对他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其次就是对字词句的掌握。语文最根本的特点还是其工具性,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字词读不准、句段读不通的大有人在,因此,要想对文本解读顺利进行下去,基本字词的讲解与识记必不可少。把字词的讲解放在预习展示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文化积累。

在文本解读环节,让学生在充分感悟课文内容和情感,理解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材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学生活动:“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导演兼编剧,你想拍摄一部关于自己母亲的电影,你会如实地选取生活中的哪些材料(记叙事件),会拍摄母亲的哪些特写镜头(分析母亲的神态、动作等)?”此活动可以训练学生选材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母亲对自己的生活无微不至的照顾的细节,结合文本解读,体会母亲的伟大。

通过品读探究,“母亲”的形象愈加鲜明,学生对“母亲”产生了崇敬之情,与作者产生了感情共鸣。接下来教师设置为“母亲”写墓志铭的环节,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母亲”,多方面感受母爱,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

2.注重整体感悟和品味鉴赏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对课文从内容到表达进行机械的肢解,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解和“微言大义”式的分析,这种逐章逐节的讲授是一种弊端,使得理性高于感性,破坏了作品整体的美。

阅读往往是一气呵成的过程,现实中很少存在将文本分割进行阅读的过程。整体把握文本,关注学生初始阅读感受,是教学的起始步骤,是文本解读的首要要点,这也是符合阅读基本规律的。文学教育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概括课文的要点,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作品解读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综合——分析——综合,前一个综合是阅读的起点,让学生读通、读懂文章大意;后一个综合是阅读的归宿,分析则是考察作品的外形与內在、总体与局部、表象与含义是如何统一于整体的。

课文《我的母亲》的课堂设计紧扣“怎样的母亲——怎样的儿子(母亲对儿子的影响)——读者心中的母亲”这条线索,设计三个主问题,通过三个问题的层层递进,逐渐引导学生把握母亲的形象,理解儿子的情感,并努力创设氛围,以品味为核心,活动丰富多彩,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生成。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对字、词、句、段的关注是不矛盾的,并且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对具体字、词、句、段的理解与归纳上。当学生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存在大量障碍时,是不可能对整个文学作品做出客观、完整的“整体感知”的,而只有在整体熟知文章内容后,才有利于大家对文章的进一步解读。

3.立足文本对具体言语材料感知、品析

语文教材在选文时大多强调文质兼备、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每本书的编制,每篇课文的放置都凝聚了众多专家、教师的智慧与心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文本充分感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立足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充分顾及文本不同题材的特点,抓住要点进行教学。如对诗歌的讲解要注重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等问题;对散文的讲解要注意散文中语言的表达与构思;而在讲解小说时则要抓住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而面对戏剧文本我们则应关注戏剧中的人物、矛盾冲突等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具体文本,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中,教案案例通过分析母亲三次哭的不同:第一次哭是源于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期待;第二次哭是为了调解和嫂子们的矛盾;第三次哭是为了自己的清白,认清母亲的形象来进行文本解读。通过对母亲三次哭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寻找细节,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语气、语调,读出重音,读出情感,最终体会到母亲生活的艰辛。

教学中,在分析母亲对“我”产生的影响部分,教师提出这样问题:“有人认为文章第一段到第四段中写“我”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有人认为第一段到第四段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同学们怎么认为?”这一问题的提出即立足了整篇文本,注重了前后文的联系,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片段赏析分离出来。进而引导学生明白母亲对“我”产生的极大深远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时刻秉着以学生为主体,贴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一步步在文中寻找依据,动笔圈点勾画,批注自己的感受。通过细读文本,读出作者隐微词于敬爱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整个教学案例,在实现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上(文章字、词、句的掌握),教师通过三个问题的设计,环环深入,从实际出发,一步步带领学生通过对文本中语言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母亲严格、慈爱、温和、刚烈的性格特点及我对母亲的还念与感激之情,实现语文课程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学生不是一个个等待被填满知识的容器,尤其是中职学生,正处于叛逆、思想萌动的时期,安于现状、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创造性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面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等实际问题,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学好各科知识,提高人文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文化的积累,为他们继续学习和发展,以及更好的从业、就业、创业做准备。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肩负责任,切实贯彻落实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真正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相互融合。

猜你喜欢
工具性人文文本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人文社科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