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泽端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蓝诗玲199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并于2002年获得现当代中国文学博士学位。蓝诗玲大学期间也曾到南京大学交换学习,这段经历为其后从事中国文学翻译奠定了基础。目前她担任着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现代中国史与文学教授,兼历史学家、汉学家、翻译家和专栏作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化和现代中国建筑之间的关系。黄友义(2010)指出,目前西方汉学家是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沟通的桥梁;刁洪(2016)也认为相比于本土翻译家,外籍翻译家具有明显的语言优势,空间优势和文化优势,其翻译作品更易被西方主流读者接受。另外由于中国本土翻译家多数都致力于西方文学译入中国的工作,本土中译外翻译家十分紧缺。优秀的西方汉学家作为另外一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关键,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汉学家蓝诗玲自2003年起便投入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英译研究中,她曾成功向西方译介鲁迅、张爱玲、韩少功、朱文等作家的多部作品,这些译作备受西方媒体的关注,并在出版后获得大量热议和好评。
蓝诗玲自开始研究中国文学以后便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经典作品,她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2003年翻译的韩少功的《马桥字典》,该译作在美国出版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她在2004年翻译了薛欣然的《天葬》和《中国证人》(2008年与Nicky Harman合译),2006年翻译了朱文的《我爱美元》,2008年推出了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的英译版,最终于2009年翻译了《阿Q正传》及其他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蓝诗玲所译的《鲁迅小说全集》被收录于最负盛名的丛书之一——“企鹅经典”从书。
除了这些翻译的作品之外,蓝诗玲还在2006年出版了《文化资本的政治学:中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追逐》和《长城:中国与世界关系3000年》等。
目前,应企鹅集团的邀请,蓝诗玲正在翻译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蓝诗玲还很年轻,但她确实是一位高产的翻译家,多年来致力于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介绍给英语读者,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巨大的贡献。
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译本的成功则离不开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蓝诗玲生于英国,自小便精通英语语言,同时她也是个汉学家,多重的身份使得蓝诗玲对于汉英两种语言都比较熟悉。对于蓝诗玲所选择的翻译策略的研究中,谭江华(2010)曾对蓝诗玲所译《阿Q正传》进行研究,发现蓝诗玲通常采取归化策略,另外朱振武和唐春蕾(2015)对蓝诗玲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了蓝诗玲在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蓝诗玲对原文处理时的态度:
例1: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鲁迅,2005:518)
蓝译:“But every silver lining has its cloud,to paraphrase the proverb,and the one time that Ah-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he lost almost everything.”(Lovell,2009:82)
此句中“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多用来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对于此句的翻译,蓝诗玲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采用文化替换的方法,选取了英文中比较相近的表达,虽然失去了原文的语言特征,但此译文能够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照顾了读者接受视域。
例2:“‘君子动口不动手’!”阿 Q歪着头说。(鲁迅,2005:521)
蓝译:“‘A true gentleman fights with his head,not with his hands!’” Ah-Q quoted,his head twisted to one side.(Lovell,2009:86)
“君子”在中国多指人格高尚、德才兼备之人。在西方文化中,“gentleman”多指有修养、有身份、举止高雅的绅士,与中国文化中的“君子”意思甚为接近。中西方文化之间充斥着诸多不同,但还是具有相似之处。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能力,蓝诗玲在翻译此句时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选择“gentleman”作为翻译的对应词,传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目前,蓝诗玲并没有出专门的文章介绍自己的翻译思想,但是根据对她的采访记录以及对她所翻译的著作进行研究,我们可获得一些启示,下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蓝诗玲的翻译思想进行分析。
根据张汩(2019)对蓝诗玲采访记录中的回答,蓝诗玲表明在翻译文本选择方面,自己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非读者的口味,很多作品的选择和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当前从事的研究有较大关系,不过蓝诗玲在选择作家作品时也会从各方面进行全面深刻的考虑。选择翻译韩少功的小说是因为阅读过《马桥词典》这部作品后,蓝诗玲发现这部作品的思想和故事性都是比较有意义的。蓝诗玲认为“鲁迅代表了一个‘愤怒、灼热的中国形象’,任何一个想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都无法跳过鲁迅。他像英国大文豪狄更斯一样,备受尊崇却在今天有点受到冷落。”(李梓新,2009)。由此可看出鲁迅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地位之高,同时也表现出蓝诗玲对鲁迅的崇敬之情。还有一些翻译作品是根据出版社的建议,比如她采纳了出版商的建议先翻译《为人民服务》。蓝诗玲根据自己想法以及出版商的建议所选择的文本基本上都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与认可,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翻译实则具有重要意义。
蓝诗玲认为“就翻译理念而言,译者保持对原作的忠实非常重要,但是同时也需要忠实于译文读者”(张汩,2019)。从很多译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蓝诗玲对原作的忠实性表达,但是所谓忠实并非完全直译,如果忠实于原文会有损于译文的可接受性时,就需要采取变通方法。在Abrahamsen Eric对蓝诗玲的采访中,蓝诗玲表示“翻译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地方绝对的忠实会严重影响英文的通顺”(谭江华,2010)。因此蓝诗玲提出了“忠实性再创造”(faithful recreation),即在翻译时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稍作变动使译文传神达意。
例3: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鲁迅,2005:516)
蓝译:‘Bit bright,isn't it?’ they would remark,in deliberate surprise,on encountering him.Cue the Angry Glare.‘Oh...a lamp!’ they would shamelessly continue.(Lovell,2009:81)
蓝诗玲翻译的对话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英文表达流利且更加地道,比如译文中将原文中“哙,亮起来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译为“Bit bright,isn't it?”以及 “Oh...a lamp!”便把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表现得非常生动,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依然传递了原文的神韵。
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并不了解,尤其是对于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文化负载词更是知之甚少,译者在翻译时则不仅需要翻译语言,还需将源语国家的文化同时介绍给读者。大部分译者通常会采用注释法来解释目标语读者不熟悉的内容。但是蓝诗玲认为过多的注释会影响译文阅读的流畅性,并且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因此翻译大部分作品时,蓝诗玲会选择力求把脚注和尾注的数量降低到最少,最好将需要注释的背景信息内容自然融入译文中,避免影响译文的可读性。
例4:果然近不得台旁,大家只能下了篙,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鲁迅,2005:593)
蓝译:As there was indeed no way of getting a closer viewing position,everyone set down their oars.The shrine over the way-set up alongside the stage to allow the gods to enjoy the performance-was closer to the opera than we were.(Lovell,2009:146)
此句中“神棚”这个文化负载词是非常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如果不加以注释,没有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很难理解原作。对于该词的翻译,蓝诗玲是通过添加“set up alongside the stage to allow the gods to enjoy the performance”来进行补充说明,将需要注释的信息融入译文可以避免打断读者的思路,从而解释了“神棚”的功能。蓝诗玲采取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影响阅读的流畅性而且也便于读者了解原文所描绘的文化背景。
李德凤(2018)等人曾借助语料库方法,对蓝诗玲翻译的10篇鲁迅小说进行了分析。研究数据显示蓝诗玲翻译的《祝福》便有删节101处,对原文有明显的删节。下例也可进一步证明蓝诗玲对原文的处理。
例5: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鲁迅,2005:522)
杨译:When it came to having a false pigtail,a man could scarcely be considered human;and the fact that his wife had not attempted to jump into the well a fourth time showed that she was not a good woman either.(Yang,H.& G.Yang,2003:11)
蓝译:The wearer of a false queue was subhuman;if his wife didn't pull off her suicide on the fourth jump,she would never redeem herself in Ah-Q's eyes.(Lovell,2009:87)
在此例中,杨宪益译文共有41词,蓝诗玲译文共有28词,由此可见蓝诗玲的翻译更倾向于简化处理,且句子简洁,信息紧凑,以最精炼的文字,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了原文意义。不过采取此方法进行翻译,在简化处理消除理解困难的同时仍尽量需要忠实于原作者,不失其文化味。
中国不乏优秀的作品,但中国文学译作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重重阻碍,尤其是国内本土译者和汉学家的译作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差异显著,因此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同一部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本土翻译家的译本遭受海外读者冷遇,而出自西方汉学家之手的译本却得以青睐。研究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更多考虑作品在西方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度,并通过译作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的效果以及反馈进行总结与反思。当然,汉学家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因此希望有更多的译者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并借鉴葛浩文,蓝诗玲等西方译者的可取之处,取长补短,多方合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更多中国优秀经典名著真正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