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11-22 16:22
现代英语 2021年22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思政大学

董 欣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度发展,课程思政再度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并且已经逐步深化到应用模式、教学创新以及考核评价等多个教育层面。当然,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新变化、新发展和新特征。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阐明,各大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渠道,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坚持中不断加强,其他课程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行发展,以便于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而大学英语作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塑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重要语言人才的一项专业课程,其自然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且时代发展也在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将课程思政作为驱动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现代化创新与变革。但从近年来课程思政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来看,思政教育和创新的成效都不够明显,仍需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

课程思政具体指的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进行,以便形成协同效应,并在各类课程中制定“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从而实现全课程、全员思政教育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概念上来看,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非开设了一个新专业或新课程。其建立和实施的根基在于所有大学课程都具备教授知识和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而每一门课程也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责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五门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来实现,再者就是通过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各科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来完成。但在知识信息瞬息万变和思想千变万化的今天,大学生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思想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误导和干扰,从而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因此,仅依靠传统的思政教育课程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来说还是有所欠缺的。而“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提出,让思政教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逐步延伸到通识教育课堂和专业课课堂,大大拓展了思政教育的空间和层面,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及可行性

(一)课程思政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发展

大学时期可谓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成型的重要时期,而且国内大学生受制于我国社会形势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独立性、自主性相对较差,思想成熟的时间相对较晚,直至进入大学时期后独立自主性才有所改观,因此,大学时期正是培养个人思想观念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也给当代大学生的行为认知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导,青少年很容易走入思想上、价值上的弯路或歧路,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将课程思政教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让学生在了解外国经济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样也有利于他们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有助于拓宽英语教学渠道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和风土人情的内容众多,但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并不注重这些思想文化的讲解,多是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自然也就忽略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入,则有助于打破这种教学局限,拓宽教学的渠道和知识面,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在有效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和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

(三)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性较高

在大学所有课程中,英语课程可谓是占课时比例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课程,即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周至少也要上两次英语课,且在大三之前必须修满256个学时,这便决定了学生在英语课程上具有非常充沛的上课时间。与此同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这一教材为例,其中便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和德育资源,比如说“A-merican Dream——美国梦”与“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hritmas Day——圣诞节”与“Spring Festival——春节”,西方的“Contract spirit——契约精神”与中国的“Integrity based——诚信为本”等,都是良好的思政素材和内容。

四、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教材内容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思政教育和德育的素材、元素众多,这对开展课程思政极为有益,且其中不乏一些思政教育价值极高的素材,完全可以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All the Cabbie Had Was a Letter——那个出租车司机全部拥有的是一封信”,将一个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真挚而又深情的友谊,完全体现在了一封未寄出去的信里;课后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给自己最好的朋友用英语写一封真情洋溢的书信,或者尝试用英语讲述我国那些关于高尚友谊的故事,比如“高山流水”“桃园结义”等。再比如说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A Life Full of Riches”一文,讲述的是自身生活朴素却勇于捐助的故事,这类故事在我国也不胜枚举,例如雷锋同志、武汉的退休老人马旭……,这些人可能从事着微不足道的职业,但身上却永远闪耀着崇高的无私奉献光辉,他们都在用行动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便是需要当代大学生崇敬和学习的高尚精神。

(二)善于利用节假日和时政热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善于利用教材开展思政教育,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和时政热点来开展文化思想教育工作,比如说每年的2月14日这一天,是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的“情人节”,这在西方又被称为“The Valen-tine's Day”,关于这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该节日的由来和圣徒瓦伦丁纯洁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明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真实含义。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时政热点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说我国先进的“北斗导航系统”、我国首辆火星探测车“祝融”等,都预示着伟大祖国正在腾飞和富强,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力量,而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在为国家自豪和骄傲的同时,也应当明白自身肩负的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重大责任。

(三)通过中英文翻译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导致了一些国人产生了盲目的崇外心理和民族自卑感,但我国作为当代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拥有的思想文化和科技体系同样有外国不可比拟之处,比如中医药体系、茶文化、汉语言、陶瓷、民族乐器、中国美食等,也都是外国人非常羡慕的宝贝,所以说看到外国文化和社会的优点并不足为奇,能够正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并善于学习别人的优势,用辩证思维和客观理论去分析事物才是真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中英文翻译,让学生开展中文和英文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网上曾经非常流行的莎士比亚的英文短诗《I'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便被我国网友翻译成了普通版、文艺版、诗经版、五言律诗版、七言绝句版等,而且每一版都比较贴切和生动,足以见证汉语言和汉文学的丰富多彩。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作为当前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对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也是当下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其也能够给英语教学带来质的提升和模式上创新,可以达到英语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双重教学目的,从而培养出更能符合社会要求、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