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课要做到“四个统一”*

2021-11-22 14:46郭加添
读与写 2021年4期
关键词:考点议题预设

郭加添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1.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统一

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课不同于新课教学。在知识的掌握上,不仅要让学生再现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考点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象,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提高学生的论证、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设定应高于新课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从知识目标的角度讲,高考复习课的知识目标的设定应侧重于挖掘知识的内涵和拓展知识的外延,对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逻辑结构。从能力目标的角度讲,应以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为目标,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把考点知识的复习过程、能力的提升过程以及素养的养成过程设计为同一过程,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能力,在能力的提升中深化对知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的素养。

要做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统一,必须精心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设计“考点展示”“基础梳理”两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考点知识,然后通过“合作探究”或“议题探讨”等环节让学生把考点知识与高考能力要求对接,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样的设计就能较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统一。

2.“点”“线”“面”的统一

“点”就是知识点、高频考点、重点、易混易错。“线”就是知识线索。“面”就是知识结构体系、覆盖面。

在思想政治高考复习中,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是最基础的。没有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就无法进行推导,理出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即使勉强建起了思维导图和知识体系,也是没有内容的空架子。例如,如果对“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概念不理解,就无法拉出“存款准备率下降——银行放款增加——一定程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知识线索,从而也就无法完整构建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思想政治高考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中,要以点为主,兼顾“线”和“面”。要狠抓考点过关,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内涵,并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的运用。同时要突出对高频考点、易混易错点的敲打和落实。而对处于被兼顾地位的“线”和“面”,则主要在课、单元、专题、模块的总结归纳课上来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现在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并不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突出能力和覆盖面,追求考纲要求的四大能力的体现。强调“点”的过关,既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主体”和“主导”的统一

在高一高二的思想政治课新课教学中,绝大部分的老师都较好地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关系。特别是2017版新课标颁布后,许多老师都对活动型课程和议题式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老师们的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有了许多的创新。但是,在许多学校的高三复习课中,不少老师的课堂就没那么活跃了。老师们不敢也舍不得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总觉得有太多的考点要讲解,太多的难点在解释,太多的方法要传授,太多的知识体系要构建。他们认为把课堂时间给了学生,就会影响复习的进度、复习的效率。其实,思想政治复习课的课堂效率要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少,如知识掌握多少、能力提高多少,而不是老师讲授多少。如果老师的讲授内容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或不适合学生高考的需要,或学生没有吸收,那么,讲得再多也同样没有效率。

本人认为,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同样要贯彻新课程理念,同样可以大胆采用议题式教学、合作式探究。如在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流通手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设置“‘商品—货币’这个跳跃的成功对消费者、对企业、对国家社会各有什么意义?”这样一个议题让学生讨论,等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商品价值的实现,对消费者来说,有可以满足消费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意义;对企业来说,有获得商品的利润,完成生产任务的意义;对国家社会来说,有可以使得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议题:“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说明实现‘商品—货币’这个跳跃存在一些困难的原因?”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目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在生产环节有产品的质量问题,产品的结构问题;在交换环节有流通渠道、商品信息不畅通问题,有市场不够规范问题;在消费环节有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问题等。最后提出第三个议题:“如何实现‘商品—货币’这个惊险的跳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在生产领域,要提升供给质量,调整商品结构。如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发展特色品牌、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等;在交换领域,要拓宽流通销售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商、推进流通服务网点建设、加大品牌推广等;在消费领域,要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物价、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等。这样的议题设置,层层递进,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复习了高考考点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高三的高考复习课和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的目标、手段和方法是有区别的。在思想政治课的高考复习课中,老师的引导要比新授课更加理性,设置的议题要更有“议”的价值和必要,不要设置一些太感性的议题。如“你知道我国目前有哪些商品存在‘商品—货币’跳跃的困难?”“假如‘商品—货币’的跳跃不能实现会带来什么后果?”等。

4.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余文森教授说,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表现为课前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设置好议题,要写好教案,制作好课件,准备好导学案,设计好练习题等等。生成就是根据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体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顺势引导。学生的表现和体验成了新的教学资源。

一节高效的思想政治高考复习课,预设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在上复习课之前,老师要精心备课。哪怕是教龄再多、经验再丰富的老师,课前不备课都是不负责任的。预设是上好复习课的基础和前提。如在《神奇的货币》一课的复习中,老师首先要明确本课考纲要求学生掌握的有七个考点,即商品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然后设定本课复习要达到的目标,即掌握考点知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的素养。最后选取最能达到目标的手段和教学方法,并写好教案,做好课件。

但是,高考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高三学生,他们对考点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课堂中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按照老师预设的思路进行学习,学生可能提出一些老师事先没有预计到的问题,说出一些独特的意见和见解,导致课堂活动的进行与老师的预设发生偏差。面对这种“突发事件”,老师可以把学生的问题和见解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设,使课堂成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如在“如何实现‘商品—货币’这个惊险的跳跃?”议题的讨论时,学生有可能说出“要实施‘互联网+’战略”“在提高商品的性价比。”“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要对商品进行高档包装。”等,老师就要把学生提出的这些措施作为新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猜你喜欢
考点议题预设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沉淀溶解平衡的考点突破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