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微
(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二中学 辽宁 本溪 117000)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才从小学毕业,身上还保留着小学的学习习惯。没有自主学习的概念。他们还停留在什么都要老师教的,什么都要老师说的阶段。做错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该如何改错,他们可能一无所知。任教以来,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很不喜欢改错或者是很少主动去改错。有时候作业讲评后也没有改正过来。作业本上没有双色笔改错痕迹。还有大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不知道如何整理错题,导致每次考试率考屡错,没有吸取到教训。针对这些情况,笔者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培养初一学生的改错习惯呢?本文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有不同的作业讲评方式。本文着重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从他们的特点、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1 下发作业后蓝笔改错。学生得到作业后应该立即查看自己错了哪些题。基础题,包括填空选择题,这一类题可能有些学生能立即知道哪里错了。如果回忆不起来可以去翻看教材或者知识点笔记,又或者请会的同学给自己讲解。弄懂之后可用蓝笔在作业上改正。那为什么要用到蓝笔呢?蓝笔即是自己修改的答案,此时老师还未讲解,老师讲解后还需再改一次。
1.2 老师讲解时红笔改错。老师讲评作业时一定会透彻的去分析考点。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需要红笔做上笔记并改正。工整的写上考点,再将自己改错仍未改对的题再次改正。这样,能让学生清晰地看见自己做这一道题的思路以及自己改正的全过程,也是学生从不知道到理解的过程。这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帮助。
1.3 拥有自己的订错本。文具店的订错本样式很多,建议买越简单的越好。同学们只需要清晰地呈现改错过程即可。定错的格式应该是这样。黑笔将原题及错误答案抄下来。在错误答案上画一个叉或者斜线,用红笔在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接下来要将本题的考点和自己错误的主客观原因工整的写下来,方便自己全面的去再次学习。
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学习习惯好的同学会将错题改正做得很好,而自觉性差一点的学生往往坚持不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也无法养成良好的改错习惯。所以在培养学生改错习惯时,老师和同学们要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把习惯真正培养起来。下面笔者将提出三种方法参考:
2.1 课代表,小组长督促。很多英语老师都担任着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要备课上课改作业,没有那么多时间手把手教同学们改错。此时就需要得力助手的帮忙。作业下发时,课代表要提醒同学们按时改错,并提醒大家检查改错的时间,让同学们明白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小组长一般是组内英语成绩优秀者,当有同学们没有去改错时要善意的去提醒。当组员不知该如何改错时,小组长还应耐心为其讲解。对于课代表和组长都无能为力的顽固分子,可直接给老师汇报情况,让老师单独处理。这样在课代表和组长的带动下,改错任务便能有序地进展。
2.2 老师及时批改。学生们改错后老师要及时检查作业本和错题本。作业本可在每次改作业时抽取部分同学的作业来检查,看是否改错。错题本要定时收来看是否及时更新。因为一旦老师全然放手,学生就以为老师不重视,老师不会管,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开始不重视改错。
2.3 优秀作品展评。每次检查完学生们的作业本,错题本要给出相应的评价。尤其是要大大鼓励做的好的同学。如书写工整,改错分析全面,错题整理及时。可在教室一角定时展出优秀作品,也可给优秀作品拍照,做成PPT在上课时在班上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及态度不端正的同学要进行提醒和教育。这样,可以鼓励同学们争先成为优秀。
毋庸置疑,培养学生改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初一学生而言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老师要在初一的时候督促孩子们每天坚持改错。改错步骤应分为下发作业时,讲评时,讲评后。每个过程都要注意规范。培养学生改错习惯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要充分动员课代表和小组长,共同监督,数管齐下。还要注意改错后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相信学生们能很快养成改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