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婷
(新疆博乐市乌图布拉格中心学校 新疆 博乐 833404)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导致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英语教育问题,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
1.1 英语语言环境不理想。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背景独特,生活环境和语言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导致英语教学很难顺利开展下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面向的90%的学生是少数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等,没有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反到助长了学生对各民族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亲戚朋友自然都是少数民族,在进行交流时多采用的是少数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等等。同时,当前的小学教育多采用的是双语教学,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是就已经较为吃力,无法将更多的精力分到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导致英语学习的时间不够。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语言学科,由于缺乏理想的语言环境,学生并不能够学以致用,自然就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使得培养优秀英语教师的难度提升。
1.2 家长不支持英语学习。受到地理条件、历史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和资金较为短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发展并不发达,家长并不能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反而认为学习英语是不务正业[1]。由于家长的负面打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潜意识中也被家长的想法所同化,认为英语学习并不重要,导致农村小学英语教育难以为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科技不发达,少数民族与外界接触不多,对于全球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目标并不能深刻理解,对于教学改革、英语核心素养等内容更是不理解,导致家长并不能够深刻体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由于缺乏对外界先进知识理念的认知,多数少数民族只是一代一代的对上一辈家长的思想进行传承,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较低,英语教学开展难度较高,自然难以培养出优秀农村英语教师。
2.1 营造英语学习环境。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多数来自于自治区,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多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汉语。为提高培养优秀农村英语教师的效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应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力度,打造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在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英语使用的能力[2]。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时,要保证全班学生始终用英语进行交谈,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过程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使用频率,在课堂上加强其对英语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多观看英语原音的影视作品并进行配音、模仿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时开展实训活动,比如英文诗朗诵、英文剧目演出等,在活动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良好的气氛下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朗读、背诵和应用能力。
2.2 加强对家长的思想建设。为改善家长对英语学习的刻板印象,教师可加强与当地少数民族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向他们阐明学习英语的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获取他们对学生的支持[3]。首先,教师可通过家访的形式,拜访抵触情绪较明显的家长,从人文角度进行阐述,向他们说明培养一名优秀的农村英语教师的意义和对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可通过开家长会、讲座等形式,邀请家长到学校来,校方进行专门的讲解:从优秀的英语教师对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方面展开论述,再到英语教师的薪资待遇、绩效评级等内容,向家长保证孩子成为一名英语教师,是能够得到丰厚的物质生活的。最后,给学生家长发放宣传手册,分别从宏观(国家战略角度)和微观(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两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对家长的思想建设。
总而言之,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农村英语教师,就需要提高少数民族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手段营造出理想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在生活中促进英语的学习和使用。通过加强对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意识形态和专业技能,使其怀揣着教书育人的心态甘于在岗位上奉献,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