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添水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黄埔中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小先生制”是一种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即教师在讲解完某一部分知识之后,选择部分学生,让这部分学生担任教师,将学习到的知识教授给其他同学。这种模式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整理思路,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另外“小先生制”是一种全员皆可讲的制度,也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担任“小先生”的身份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利用“小先生制”引导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的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先生制”下的初中语文复习策略进行了探究。
教师在应用“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复习语文知识之前,首先应该合理的划分小组。例如在划分小组之前,教师可以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和水平较差的学生;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搭配。比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是不爱学习,因此综合水平为中等;在分配小组时,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到整体水平较差的小组中,由该学生担任小组长,促使该学生认真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另外像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却比较差;教师可以将其划分在综合阅读水平较高的小组中,使该学生向其他学生学习;这样当复习“修辞类阅读理解”这部分知识时,该学生就可以像本组的“小先生”询问自己不太理解的问题,像在《春》的阅读中,就可以询问“小先生”“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一句中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教师合理的划分小组,使得小组学生可以互相补足,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最终有利于学生在“小先生制”下进行有效复习,提升语文水平。[1]
在“小先生制”中,学生需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有效复习。因此教师在应用“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复习语文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提示,使学生明白复习的重点。例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分析重点词语表达作用”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老王》中有哪些动词展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这一手法展现了老王什么特点;结合这一例题总结在分析重点词语的表达词语时应该分几个步骤回答问题,每个步骤分别要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情境使得学生了解了本次探究的重点就是应该如何分析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这样当“小先生”在讲解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可以直击重点;而不会出现思绪混乱、没有重点、难以构建知识体系的问题。另外其他的学生在明确复习的重点之后,也可以直接向“小先生”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学习。教师明确复习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小先生制”中迅速找准目标,有效提高复习效率,进而提升复习的质量。[2]
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难免会出现疏漏。因此教师在应用“小先生制”引导学生复习语文时,要注意总结反思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活动中弥补疏漏,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部分的知识时,有的小组中的“小先生”就遗漏了文章开头议论句在人物形象刻画上的作用。在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就点出了这一遗漏,使得小组的其他学生补足了这一知识点,也使“小先生”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另外像有的“小先生”在讲解的过程中,遇到了同小组学生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阅读整篇文章时都没有找准主题,那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会出现偏差,应该如何解决。关于这一问题,“小先生”在总结反思阶段就提了出来,旨在通过班级讨论寻找解决方法。教师设计总结反思环节,使“小先生”和其他学生了解在每次讲解中的不足和优点,共同解决一些难点,最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和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从促进组间合作、明确复习任务、促进有效复习三个角度,就“小先生制”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小先生制”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促进“小先生制”在初中语文课堂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在“小先生制”下对语文知识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