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颖
(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 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文化层次高的人,才能担当时代重任,尤其是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更受现代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大学生一旦迷失方向,不仅对个人的前途,还对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尽量在大学思政课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并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践行传统文化的德育要求。本文着重探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以便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现代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独特,不只是规范着古人的思想行为,而且对于现代人的言行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一,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中,融入中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既可以培养其民族精神,又能增强其爱国意识;其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一股脑儿地涌入中国,在网络技术的大力推助下,各种异质文化蜂拥而至,让许多大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甚至无形中受到不良文化的感染,久而久之,其思想会偏离正确的价值观,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宏伟理想的追求,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使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明辨是非,不被西方文化所迷惑,从内心产生牢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2.1 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形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也是任重而道远,一旦教育方法不正确,将会徒劳无功。当然,要想高质量地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形式,以崭新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思政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完善思政课程活动评价,加大传统文化的考核比重。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联系,思考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当大学生自觉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才会在将其理论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充分彰显其育人功效。
2.2 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高校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其思想道德的好坏对于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网络盛行的时代更需要端正大学生的思想,约束其言行。为了实现这个育人目标,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入其中,让学生从新的文化视野下学习新知识,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例如:在大学校园中,可以把学生社团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不断开展一些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周”、“京剧艺术”、“中华武术”等项目,既可以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水平,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
2.3 以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大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在传播文化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此一来,在高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载体,注重思想政治课程的与时俱进,教师要熟悉网络工具并善于借助新媒体工具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方面,高校可以在飞信、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尽量采用趣味性强、代表性强的历史典故,以此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另一方面,大学思政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的主导者,必须掌握网络技术,能够熟练运各种新媒体平台来,制作PPT课件,尽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最为精美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必须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科学地将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始终,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的“魂”来感染学生,激发其奋斗不息的热情,特别是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得到启发,并在此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添加一定的现代化元素,确保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步伐,在培养人的道德方面更具有渗透力。唯有如此,大学生才会积极地学习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深层次内涵,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