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2 01:29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2期
关键词:讲授环节院校

徐 维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1)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以传统的讲授和自主学习2 个方面进行,主要形式是以讲解示范与分解练习为主,未能将讲授与自主学习做到有效的结合,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不如人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为理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1 对分课堂的内涵及其3 个环节

1.1 对分课堂的内涵

2014 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的理念,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进行整合,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分课堂主要是指课堂一半的时间由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把讲授与讨论学习错开,并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巩固。其主要内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发挥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又强调学生的自学和交互式讨论,让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运用和创造。

1.2 对分课堂的3 个环节

1.2.1 讲授环节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讲授环节是以讲解示范为主,主要针对学习技术动作进行梳理,建立框架模型,对内在逻辑和重点难点进行系统性讲解,将一些易错点和存疑事项留给学生课后进行填补、思考和研究,并布置作业。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频学习材料、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吸收。

1.2.2 内化吸收环节这一阶段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理解和有意识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现课堂对分的关键。学生根据教师课堂讲授的技术动作,自行进行体会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进行查缺补漏或延展提升式学习,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并对技术动作进行充分探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1.2.3 讨论环节由于内化吸收环节是学生自主完成,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每名学生的学习心得各不相同。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可以巩固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拓展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对分课堂主要特点是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对体育课堂教学而言,更要注重对身体动作技能学习的掌握,因此在讨论学习环节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运动学习任务,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最终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 对分课堂应用于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意义

对分课堂理念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

2.1 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对分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正式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布置学习任务,丰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前后两节课的有效衔接,对一个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巩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2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时间远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的需求,由于其教学课时受限,需要拓展课堂之外的时间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对分课堂的3 个环节中,内化吸收环节的过程使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习目标和讲授阶段的要点以及对自身情况进行结合,在应用中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有利于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参与是基础,运动技能是关键,运动习惯是保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多注重技能教学而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学生不喜欢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很少进行思考,学习过后留存率很低。基于这种情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恰好能解决技能与理论并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2.4 突破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教学的身份

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可以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教师可以“讲授者”“评价者”“引导者”各种不同的角色出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同时学生可以“接受者”“发现者”“交流者”角色分别出现在课堂中,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改善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既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又提升了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同时也提升教师价值感和职业成就感。

3 对分课堂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创新应用探索

3.1 明确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分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对分课堂改变高职院校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根据讲授、内化吸收、讨论学习3 个环节的目标需求来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多重角色。

在讲授环节中,体育教师主要担任传授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依据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具体内容有区别地对待讲授内容,把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要领以提纲的方式进行归纳,准确把握精华部分。同时,也要根据学生运动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差别,提供不同标准的学习任务,使广大学生有信心参与到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学生在此环节的角色定位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者,需要把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篮球课程中进行三步上篮的技术教学,教师首先讲解三步上篮的动作组成、重点与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这样既明确了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照顾到了不同基础学生的水平差异,以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能帮助学生对这一技术动作进行理解掌握。

内化吸收环节主要是在课下进行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这一环节的角色定位是评判者,即评价、判断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课下知识拓展的水平。学生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需要学生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充分掌握,进行个性化探索和拓展学习。

讨论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主体性地位,以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对前面的学习环节进行巩固和深化,形成认识深刻的共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承担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承担的是交流者和质疑者的角色。在讨论环节中,教师要发挥组织流程的调控作业,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要敢于发言、勇于质疑,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形成讨论组共识,加深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从而实现研究探索性、有意义的学习。

3.2 明确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在进行体育教学任务前,教师要根据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材和教学进度安排,对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明确。每次的课程具体教学过程、教学方案、课程考核要点等,教师要事先对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在学期的课程要点与难点有所把握,以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节。布置的作业具有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选择性,让学生有选择和发挥的空间,同时注重筛选高质量、正能量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3 合理分配3 个环节的时间

对对分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的3 个环节要进行有区别的把握,核心要点是把讲授和交互式学习在时间上分隔开来,让学生在这2 个过程之间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节奏和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重点把握讨论环节的组织与引导,最终实现巩固与提升。

3.4 加强各环节的监督与反馈

对分课堂的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对分课堂的教学中,就失去了对分课堂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各环节的学习的质量进行实时监督,督促学生进行有质量的学习。在讲授环节中,要求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对运动项目中技术、战术有一定的思考,掌握动作结构,明确重点与难点。在内化吸收环节中,对应付作业、没有思考和学习的学生的平时作业部分进行严格扣分。在讨论环节不积极参与的,要进行引导,保障讨论参与的效果,及时抽查小组成员发言。在一个技术动作学习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学习。由于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特殊性,需要身体的参与,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因此学生在课后要进行自主练习,达到运动的自动化阶段,从而体现对分课堂的理念。

4 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堂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一方面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化,从一个权威授课者向多角色转变,从而提升教师内在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要我运动”到“我要运动”的转变。

猜你喜欢
讲授环节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