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梅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第一中学 福建 清流 365300)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的专业词汇,是多种能力的一种集合,形成了学科的核心素养,才有益于学生们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就会伴随学生一生,它与校本课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序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具有特色,实际应用的价值颇高,基于核心素养,使初中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即可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教师一味地进行灌输指导,很不利于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形成,认知水平的提升,数学思维的充分活跃。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很少利用校本课程、优质资源,帮助学生们突破自我,这样的数学教育毫无意义。初中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不高,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十分有限,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机结合势在必行[1]。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必须利用校本课程的优质资源,促使初中生有效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独立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更多学生形成了核心素养,爱上了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将在后续的探究活动、实践活动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校本课程充分融合了学校特色,进行校园文化的传播,构建全新的、特色的教育模式,实现教学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潜移默化中挖掘初中生的内在潜能,有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开发利用校本课程,数学教师选用多媒体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感悟,从而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生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必然走得一帆风顺。
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助力于班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投入了更多精力,初中生热爱学习,乐于思考,勇于创造,成为不可多得的时代新人只是时间问题。
3.1 有效融合信息元素。教师可将创新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融合信息元素后,构建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探究环节,都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的播放以及图片的展示,分享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校本课程[2]。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校本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经验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不断优化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巨大,信息元素的融合价值随之提升,初中生可以在校本课程的学习,数学问题的思考,关键内容的整理中形成核心素养,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期待他们突破自我后顺利走向更大的成功。比如,学习《轴对称与坐标变化》一课时,动态展示图形的平移现象和图形坐标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经历精彩的探索过程,他们的形象思维异常活跃,也产生了数形结合的意识,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诸多用处,轻松解决实际问题,就能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3.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初中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通过导入趣味性的校本课程,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通过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究,不同学生的感受不同,小组分享后更容易实现个体的进步,最终达成共同进步的目标[3]。比如,在教《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应重点发展初中生的自主分析、推理能力。让他们自主探究图形问题,快速提升核心素养,利用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突显所有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实施有效评价,用启发性的评价策略,锻炼初中生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布置下有难度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化归思想的形成,相关概念的理解大有助益。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开发校本课程,进行有效实践,助力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数学教师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育出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数学教育的长远规划相当顺利,可持续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