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敏
(广东肇庆中学 广东 肇庆 526060)
微视频资源能够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希望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但是物理中的一些知识无法通过实验一一直接展示给学生,这样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则能够为学生展示更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针对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物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往往都是从个别现象推广到一般的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形成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而一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够直接的获得,需要借助一定的实验环境,那么这样就会给学生理解知识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为了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模拟一个特定的场景,提供微课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1]比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二物理《裂变和聚变》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为学生直接呈现物理具体的现象,让学生通过眼睛直接观看,获得视觉的冲击,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的直观和具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容,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教学的效果。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借助实验场景的模拟和演练,帮助学生可以同样接触到平时生活中接触比较少的领域和行业,能够让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把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的图像运动,将复杂的知识做了简单化的处理,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加侧重将传统课堂和现代化媒体进行整合,那么微课资源就能够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和机会,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借助微课给学生演示一些实验或者让学生观看,借助实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借助学习的内容进行验证,这样往往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挂图或者模型还有课件配合自己的口头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借助微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直观的把握学习的内容。[2]比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中物理高二《有趣的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然后将生活现象整合制作成微视频,然后学生分组针对自己搜集的内容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物理和生活的关系,能够让学生对静电这个物理现象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微视频资源的作用和价值,除了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分享和准备微课资源外,教师也同样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微课的制作,能够让学生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体验到微课的价值,同时在搜集资源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微课资源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能够自主学习知识。所以微课资源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外,同样可以应用到课下。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借助微课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把微课分享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课堂知识吸收的情况选择性观看视频,可以对视频进行反复回放或者快进,这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借助微课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学习,学习上面更具备了针对性。而且学生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很好的完成提问,可以借助网络和其他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微视频资源的学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
总而言之,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是教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符合物理学科的发展特征,通过对微课资源创造性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而微视频资源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要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利用微视频资源,更好的为教学提供服务,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微视频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微视频资源希望可以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