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慧娟
(新疆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由于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只是针对相关的概念性内容进行强行的记忆和背诵,并没有真正的将相关知识点理解透彻,加上初中历史教学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常识为主,需要同学们通过过去的事实获取相应的信息和数据,以此才能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和经验。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激发他们自身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课堂有着全新的感受和体验,提升自己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学会从自己的身边发现存在的历史现象和文化,让其通过相应的故事了解相关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意义,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同学们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解题技巧,这样就会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局限于课堂和教师的固有观念中,限制他们自身个性化的发展和成长。导致他们自身没有想要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和兴趣,降低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为其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让其置身其中,感受到历史知识存在的魅力。以解析《抗美援朝》为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电子教学设备为同学们播放“为救落水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牺牲”视频和图片,让他们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可以说出并且概括抗美援朝英雄的事迹。通过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有着大致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通过故事掌握英雄伟绩,学生他们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英雄精神的信念,激发其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更加直观更加清晰的明白事件中所蕴含的道理,提升他们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1]。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借助互联网等相关媒介针对自己喜欢的历史知识或者是故事进行查询和浏览,以此可以增加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打开自己的历史文化视野,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
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进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立相应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立可以让教师检测这一阶段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和效果,找到他们反复出现错误和问题的地方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下次集中训练和讲解,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还有少数教师根本没有与同学们产生交流和互动,不能快速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忽略他们自身的真实想法和学习需求,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使得他们自身的成绩严重下降。因此教师应该灵活的导入相应的问题,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与历史故事相结合,保证相应的问题难度适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解析《土地改革》为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为同学们讲解“抚宁县中共中央关于清算减息以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故事,让其解析故事的过程中知道《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革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胜利,主要依靠什么力量的支持?(2)现阶段的土地分配状况对于新成立的国家有什么不利的影响?通过借助问题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成功激发他们自身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故事让其加深和内化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全面系统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可以将故事引入到其中,让其在理解故事含义和道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解析《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为同学们引入“孙中山提倡平等思想”故事,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人们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及衣食住行、思想观念等面的变化,从而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产生浓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想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导入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其进行讲解,促进他们针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理解。通过渗透故事这样教学模式可以让其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到课堂中,提升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动力[3]。
通过上述针对历史故事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和实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故事的引入明确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缘由,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找寻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及时的进行改正,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