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菊芳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英语文本翻译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主要提出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等维度,对不同专业英语词汇、句子和语法等内容的翻译进行转换,尽可能实现在英语源语适应的基础上,选择与目的语受众需求相符合的方式完成翻译。因而针对金融英语文本的适应与选择翻译,进行源语适应、目的语语言维选择、交际维选择和文化维选择的多元协同,对金融英语词汇、句子、语法等要素展开归一性翻译,可以充分保证交际双方金融英语文化、译语含义的准确传达。
语言环境包括大语言环境、小语言环境两方面内容,大语言环境是在国际金融背景下,有关金融英语的专业词汇、固定句式及语法表达,通常属于金融行业所存在的特定标准,且不会随着具体语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 MNC、host country、interest等专用词汇,不熟悉金融术语的译者会翻译为“移动网络号码”“邀请国”“兴趣”,但这些词汇的实际含义为“跨国企业”“所在国”和“股份”,是金融领域有着固定含义的词汇。
小语言环境则是指在某一金融英语对话、交际过程中的具体语境,不同语境中金融英语文本的翻译,需要关注词汇、句式等存在的多种意义的灵活选择。如“Iceland's economy melted in the autumn of 2008.”其中“melted”为词汇“melt”过去式,“melt”原意为“融化&消散”等,若直接翻译为“融化”则不合适,不能准确表达这一英语情境的真正意义,因此应译为:“冰岛经济在2008年的秋天出现危机(崩溃)。”
英语翻译的文化环境也被称之为映射环境,是指在英语、汉语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存在着文化背景、文化习惯及语义表达方式的差异性,译者在围绕金融英语文本内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文化概念之间的认同关系、匹配关系。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来看,考虑英语原文、译者所处的目的语外部环境,或者将名词转化为动词、英文代称或意象转化为中文含义,都属于不同语言认知、映射的转换过程,而且这一过程需要对译者心理空间、目的语文化空间进行双重构建。
金融英语汉译中的生态翻译环境要素,最重要即为英语原文本,包括金融英语词汇、句式、语法、语态等多样化文本类型。其中英语源语语篇的文本信息,主要反映出某一区域的词汇用词选择、格式规范、表达逻辑与行文方式。“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对于金融英语原文本的“适应性”翻译,需要遵从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保持句子逻辑、语法叙述之间的关联性。
金融英语翻译译者的专业素质,包括原文本语义认知、目的语翻译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对金融英语汉译结果有着较大影响。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执行的过程中,金融英语专业术语固定用法、金融英语行业语言表达的相应规范,都是译者需要遵循的翻译准则。因而翻译人员对有关金融知识储备,包括金融行业词汇、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习惯等的认知和理解,决定着金融英语对话、交互情境的翻译是否准确。
通常译者在金融术语、专用词汇等翻译中,往往采取直译或联系上下文具体交际情境的翻译方式,做出金融英语汉译具体含义的准确把握。而对于其他相关金融英语文化词汇、句子的翻译,则主要结合宏观的生态翻译环境。如“fiscal cliff”在金融英语文化情境中,被翻译为“财政悬崖”或“财政危机”,因而译者对金融英语文化、英语词汇等的主观理解,是生态翻译视域下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英语源语译为目的语汉语过程中,需要考量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习惯和语言交际方式等语义环境,结合不同经济形势下的金融语言情境,做出更为客观合理的英语文本翻译内容表达。如“Madrid's role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the erratic quality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对于这一金融英语句子的翻译,将涉及的“Dr Jekyll and Mr Hyde”美国影片名字,翻译为“化身博士”,以此恰到好处表现西班牙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更符合中英文化转换的语义理解需求。
在金融英语文本翻译活动开展之前,要针对英语源语文化、金融术语、专有名词用法、行业表达规范等生态翻译要素,设置与源语表达规范相适应的翻译情境,进行金融英语词汇或句子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使其符合金融英语源语的本身含义、叙述表达习惯,之后通过整个英语项目或文本内容的上下文通读,检查英语文本翻译是否达到固定标准、行业规范。
如“The Dax closed down 6 per cent the CAC was off 4.5 per cent and the FTSE 100 in London fell 5.1 per cent.”,这里“closed down”字面意义为“关闭 &倒闭”,“was off”意义为“离开 & 落下”,“fell”意义为“落下&跌落”。但根据金融英语源语使用规范、表达情境,全部翻译为“下跌”来表示,德国Dax指数下跌6%,法国CAC指数下跌4.5%,伦敦富时100指数下跌5.1%,可以充分显示出金融英语文本语码转换的规范适应性。
译语文本也即目的语文本,是金融英语翻译需要达成的结果,也是译者翻译活动执行中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金融英语翻译中的译语文本,通常包括词汇、句子或句式等内容,将原有金融英语向目的语的思维习惯、内在含义表达方面靠拢,是金融文本语义翻译应达到的对等目标。
首先,从金融英语翻译的词汇对等选择、转换来看,要根据金融英语本身存在的一词多义、多词同义等现象,对金融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的原有含义做出准确认知。再围绕金融英语译语文本的具体情境意义,包括在不同宏观生态环境、交际对话中的应有之意,采取不完全对等的翻译方法,完成具体词汇的译语文本选择性翻译。如“Key elements of this era were:adherence to the gold standard and stable exchange rates;political stability attributable to Pax Britannica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这一金融英语情境中,存在“gold standard”“stable exchange rates”“Pax Britannica”等词汇,但并非采取完全对等的直译方式,将其译为“黄金标准”“稳定的汇率”“大英百科全书”,而是在目的语译文中翻译为“金本位”“固定汇率”“大英强权政治下的和平时期”,以适应金融英语目的语文本的用词、语义变换要求。
之后在金融英语翻译句子、句式的选择与转换方面,也要根据译语句子语法、长短句等的生态环境,做出英语文本的长句拆解和重建翻译。如“If property rights can be protected,then the types of crises and instability nations face may also be altered and thus changes in the wake of such crises may be less problematic.”这一金融英语句子为典型的被动句,“may also be altered”和“can be protected”等被动句式,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被动语态的选择性表达,译为:“如果财产权受到保护,则政府面临的多种危机将得到改变,由危机带来的影响也会更少。”通过理清句式成分、前后逻辑关联性,可以实现更为客观合理的金融英语文本翻译。
金融英语文本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型文本,要在英语源语、目的语受众之间,搭建起用于沟通理解的桥梁。正如美国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在«翻译新视角»中指出:“在翻译活动过程中,译者要依据源语应有的文化内涵,对应另一种语言的文化表达习惯,最后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需要。”
因而,围绕生态翻译学的交际理论,译者要从目的译语交际的语义表达角度出发,选择更加简洁、通俗易懂的翻译策略,对相关金融英语词汇、句子或语法等进行翻译,保证英语内容传播、目的语受众接收之间语言交际的成功。如“With this innovation,currency crises were by definition assigned to the dustbin of history.”这里“assigned to the dustbin of history”被译为“历史的洪流”而非“历史垃圾桶”,就恰如其分表明金融改革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来得到更为客观准确的金融英语汉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