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存款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2018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年会中表示,要实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的目标,就必须教好、教会、勤练、常赛。比赛已经成为促进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新体育课程强调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不能照搬竞技运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简化规则等。这说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时不能完全移植竞技比赛的形式,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使之更好地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从体育教学中比赛的改造途径、比赛在环节中的安排时机以及比赛的改造方向3个方面论述体育教学中比赛的改造策略,以期为合理改造体育教学中的比赛提供参考。
体育比赛指由比赛双方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指定的场地空间范围内,使用一定的器械,按照特定的评价标准,判定胜负关系的活动。
比赛中运用器械的不同,其比赛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比赛时需要依据学情适当地对比赛器械的大小、重量、数量等方面进行改造,如在篮球比赛中对篮筐高度、篮圈直径的调整;在排球比赛中用气排球等下降速度较慢的球代替原来竞技比赛中的球等。
一般的竞技运动有着特定的比赛场地,但这样的场地并不一定能适应体育教学,或学校现有条件无法满足特定场地的需求,此时就需要对比赛场地的大小、软硬度、光滑度等进行适当地改造,如排球比赛时学生不具备标准场地比赛能力时,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在羽毛球场地进行排球比赛。
比赛规则是指在比赛中双方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是一种人为的规定,具有目的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比赛时,比赛规则的制定应该围绕学情、兴趣、教学目标、育人目的等进行设置,如篮球竞技比赛中的“走步规则”,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比赛中可根据学情准许学生运球走3步等。
评价方式决定参与者的行为,竞技运动中的比赛评价都是根据得分多少来判定胜负关系,但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育人目的,针对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与同伴的合作性、意志品质体现、遵守规则意识、完成技术动作准确性等方面进行适当地改造。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如果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篮球传接球技术,体育教师设置比赛的目的是为了练习学生传接球能力,那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比赛时,可以以每个队传接球次数作为比赛的评分标准。
体育教学基本部分一般包括学、练、赛3个环节,“学”是指学生对知识或信息的接受、储存过程,一般教学中的讲解、示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模仿练习等便属于此环节;“练”是指学生对知识内化的过程,一般教学中安排的各种练习便属于此环节;“赛”是知识输出过程属于应用,某种意义上讲“赛”也可以属于“练”的范畴。在体育教学中比赛安排的具体环节即比赛安排时机,如果按照以上三者的定义,其顺序应该是“学—练—赛”的顺序,即“赛”在最后环节最为合理,但近年来教育界一直提倡教师教学中要多运用探究式学习,此学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探究的前提是学生要根据问题进行探究,而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做”中去发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比赛也就有了在“学”之前的必要。另外,从以上对“学、练、赛”三者的分析来看,似乎找不到“赛”可以在“学”和“练”之间的理由。因此,体育教学中比赛的安排时机可以有以下3种:“学”之前(最前)、“练”之后(最后)、在“学”之前和“练”之后(同时在最前最后)。
体育教学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设置一定具有其目的性。比赛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出现时,其目的一般有:体验比赛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兴趣);将所学技能在比赛中应用,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将比赛本身作为学习内容(学会比赛);以比赛为引导,使学生知其不足,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动力);运用比赛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培养品德);运用比赛培养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培养认知能力)6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体育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学、练、赛”这3个环节中,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就是比赛,体育教学中比赛应该以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且能从中获取成功体验为原则,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原有的竞技比赛进行从器械、规则、场地、评价进行降低难度的改造。例如,在组织低年级篮球比赛时,体育教师可以设置低篮筐和大直径篮筐,准许学生运球走3步或5步,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也可以根据不同学情设置不同的标准,投篮能力强、身高较高的学生可以让其投较高的篮筐或降低投篮分值,而投篮能力弱、身高较矮的学生可以要求其投矮篮筐或增加投篮分值,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和快乐。此时的比赛安排时机在学前、练后或学前、练后同时都可以,一般安排在学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落实到实际应用中,体育教学中技术的学习大多需要落实到比赛中,让学生明确如何应用技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一般可将这一环节安排在学、练之后,且比赛设置应重点围绕课堂学习的技术动作,以学会应用该课学习的技术动作为目的,因此这时体育教师就需要针对所学技术应用设计比赛。例如,在篮球教学中,课堂主要学习的是传接球技术,安排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传接球技术,因此本节课的比赛就应该以条件比赛的形式,规定学生在比赛中只能用本课学习的传接球动作,而不可以用其他方式的传接球,在投篮之前本队必须完成3~5次传接球动作才可以进行投篮,或将比赛形式设置为只可以传接球,最后评分标准以每个队先完成连续传接球10次且不被对方抢断为标准判定最后的胜负。
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承运动文化,而一项运动的比赛形式、规则、流程等均属于运动文化的一部分,是前人的智慧的结晶。学会比赛就是以比赛本身为学习内容,这时的比赛应该是已经被规定了的、被大众所熟知的竞技比赛形式。因此,体育教师不宜对原有的比赛进行改造,比赛安排时机一般应在单元教学的后半段,且此部分的体育教学比赛应该是向学生传授完整的比赛安排,包括赛事的策划、宣传、比赛、赛后颁奖仪式等完整的形式和流程。
学习动力是学习发生的作用力,一般追求的是内驱力,属于兴趣的高级阶段。要建立学习的内驱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比赛的设置首先应结合学情让学生参与比赛,再逐渐地增设运动条件,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必要性,这时学生才能产生学习动力。此比赛一般安排在学习之前,体育教师应首先降低限制条件让学生建立兴趣,再根据需要增加条件,让其不容易获得成功,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满足需求。例如,篮球教学中由不限制走步到逐渐限制走步,此时学生为了能继续在比赛中获得兴趣,就需要学习运球技术,这时也就建立了学习动力;学习投篮技术由大、低篮筐转至正常规格的篮筐让学生不能轻易投篮得分,此时学生为了得分就需要掌握投篮技术。
比赛是培养体育品德的最好途径。体育教学中比赛培养体育品德还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围绕着品德方面从评价形式进行改造。例如,篮球比赛评价可以犯规次数多少、给同伴鼓励情况与投篮个数共同展开评价判定胜负。如果本节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就可以针对在比赛中与同伴有效合作次数和投篮数进行判定胜负。以上的具体操作可参照运动教育教学模式,安排非比赛学生进行记录。在比赛中设置这样的评价标准,会使学生有意识地注重体育品德的培养。
任何学科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体育教学中的比赛恰恰是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运动技能认知过程包括刺激确认、反应选择、反应程序3个阶段。刺激确认和反应选择阶段,是在运动技能应用中根据外界的环境信息做出合理决策,如根据自己、队友、对手的空间位置、运动状态及周围情况,决策出需要采取的动作方式、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移动时机等具体的行为。根据外界的环境信息做出合理决策,属于意识层面的认知过程。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其运动技能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认知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需要运用片段化比赛形式(比赛中的某一个特殊场景)进行教学,且比赛可以随时暂停。体育教师要指出学生选择的合理性问题,询问其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样的体育教学比赛才是具有针对性的,更符合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属于教育范畴,与运动有着本质区别,教育性是其教学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的激发兴趣、学以致用、学会比赛、激发动力、培养品德、培养认知能力等几个目的从比赛规则、场地、器械、评价等途径进行适当地改造,同时依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中的比赛时机,这样才能让比赛充分发挥作用,让体育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