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里,阅读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加强对语言的领悟力和使用技巧,而且还是帮助小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形式。教师务必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情况,不断改良教学计划,增加阅读课程的比重,不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对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侧重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经常进行预读训练,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增强小学生的语文表达技巧。
语文阅读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如何在文章中感受、欣赏和评价文章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1]。同时帮助小学生对句式组成结构和字词分析等更深层次的了解与领悟,不断增强学生阅读思路。此外,教学中进行小学生阅读本领的开发提升,还能帮助小学生语文表达得到进步,尤其是在写作方面的遣词造句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重点针对学生的组词造句和仿写词句的情况进行提升,增强小学生分析理解的技能,为以后文科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下,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传承的民族文化历史,能够对将来的学习打下稳固的根基。但并不代表在语文教学中仅教授这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开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鉴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程度的开阔性,包含许多常识和原理,所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研究探讨,要重视学生之间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不同情况存在的差异分类解决,做到因材施教,更稳妥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安排上,大部分教师依旧按照传统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按照考试内容对学生开展系统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依然以课本为中心[2]。此外,尚有一些教师一心抓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分数的多少开展学生的划分和评定,使得学生只能不停地进行补习和训练,没有精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因为要面对应试考试,所以大多数学校认为没有必要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它不能给学生的成绩带来提高,不会将阅读当作需要学习的部分。平时的阅读量少,学生的知识积累仅限于课本和试卷上的内容,这样不只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帮助,而且会造成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个人修养得不到发展[3]。
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教师的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的要求,要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刻板,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兴趣参与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1.设置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阅读前按照文章的要素提出一些关键点,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去发现文章的关键点,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教学方式
阅读与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关键点,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积累许多的素材,了解更多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方式。因此,阅读对于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增加学生词汇量,避免学生自创词语的情况发生。教学课程上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自拟题目写作,或者教师统一出题,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并分享写作内容,只要一直坚持练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进行小学生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词句的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构成的基本要素包含词句,因此,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小学生阅读技巧的丰富,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然后从中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划出优美词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词句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阅读不仅仅是针对教学内容,也要加强阅读量,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大量文学素材[4]。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要做到帮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还对学生将来的文学科目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需要教师把握课程进行稳步提升,灵活使用教材,用阅读教学将学生带入阅读理解的新世界,使学生从一开始的步履艰难慢慢成长为步履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