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象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探析

2021-11-21 05:17陶芳芳
当代旅游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媒介要素

陶芳芳 李 智

四川旅游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引言

城市意象最早由美国学者凯文·林奇提出,他的著作《城市意象》紧紧围绕城市是可读的、可意象的这一观点徐徐展开,详细论述着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五个意象要素如何影响城市居民对所居住城市空间的认知[1]。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概念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在之后的50多年里,城市意象理论相关研究不断发展,通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梳理发现,城市意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特色、城市规划、城市意象要素、旅游等的研究。

一 探索地方特色的城市意象研究

刘怡等(2002)基于对现代城市建设趋于缺乏个性的担忧,提出了城市意象形态这一概念,希望在从城市形态的各个要素中,提取其中有利于建设个性化城市的元素,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特征[2]。沈益人(2004)观察到我国很多城市在现代化中正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钢筋混凝土架构下的每个城市,它们的整体外部形象雷同。处于这样的现状下,城市旅游发展难以吸引游客。对此,沈益人提出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的研究内容重塑城市特色[3]。杨宇振(2011)从认知地图和近代文学两个层面解读了重庆市的城市意象,发现城市意象会随着历史的演进发生转变,城市规划也会随之变化[4]。刘勇等(2012)在他们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城市意象和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意象是城市特色向外彰显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而将构成城市意象五个要素扩展至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城市特色的塑造研究[5]。郭红秀(2013)针对开封市旅游形象现状,融合旅游学、市场学、广告学、艺术设计等学科知识,以宋文化资源为基础,用图形化的设计方法构建开封城市旅游形象[6]。陈春宇等(2017)以敦煌为例,将城市意象、空间生产理论与城市特色联系起来,提出可以从意象空间中选取典型空间作为特色空间[7]。赵罗(2019)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呼和浩特城市意象,总结出少数民族文化意象、旅游服务意象对游客的行为意向产生影响[8]。

二 运用城市意象理论评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研究

肖先超(2001)指出城市意象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他结合城市意象的涵义和构成要素,展开了与城市规划相关联的思考,并提到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发挥城市意象的作用[9]。马雪莲(2002)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中以城市意象作为全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对城市意象的构成系统做了延展,认为城市意象除了有物质的,还有文化上的。作者对城市意象的构成系统和城市形象的构成系统两相比较后发现,城市意象与城市形象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提出城市意象应作为城市形象设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纳入考虑范围[10]。王星(2013)认为地标有助于建立具有“记忆点”的城市形象,剖析了地标与城市意象构成要素的关系[11]。李义(2018)基于云南河口县在全省政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规划河口县的老城区风貌,保护老城区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机遇,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12]。

三 城市意象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作用研究

周袆旻等(2010)提出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它的品质会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性认知与评价。作者运用城市意象研究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意象结构中的五个关键要素的分析,探讨了城市意象在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中发挥的作用[13]。陈静(2013)认为良好的校园空间设计不仅便于师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对师生间的交流也有助益。作者以昆明三个高校的校园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意象和空间句法两个理论,运用问卷调查、认知地图、轴线图示三个步骤,意在了解校园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策略,为营造出更好地校园环境提供依据[14]。瞿新忠(2020)认为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城市意象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既有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物质性的城市象征符号,也有其他非物质性的城市象征符号,其中公共空间中的新媒体装置艺术的作品就是对城市意象进行创新性重构和转化的呈现[15]。

四 城市意象与新媒介关系的研究

随着新兴媒介的产生,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内部分学者开始探讨城市意象和新媒介的关系。吴玮等(2019)选择在抖音走红的城市——重庆为样本,在分析了媒介作用于道路、边界等的变化之外,还强调媒介带来的“城市文化、城市风格等深入城市意义的改变”,认为现存的网络媒体让城市居民对城市意象有了新的认识[16]。毛万熙(2020)进一步论证了新媒介在形塑城市意象中发挥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媒介空间可帮助个体加入城市意象的形成过程,协调城市意象的生成,促进媒介使用者对城市的认知、对市民身份的认同……”[17]。

五 旅游领域的城市意象相关研究

大众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注,也为城市意象理论拓展了研究领域。吴必虎等(2019)在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中指出城市解说系统能够帮助旅游者解读旅游目的地意象,以此发挥旅游目的地包括教育、服务等多种功能[18]。李瑞(2004)在其研究中将城市意象与城市旅游相结合提出城市旅游意象这一概念,它指的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要素的感知与评价。通过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的分析,在城市规划和空间设计中加以运用,能够使游客形成鲜明的城市旅游意象,进而塑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吸引游客重游、再游,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19]。

六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城市意象研究内容更加多元。从现有研究来看,城市意象理论正逐渐由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转向对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研究,由城市学、建筑学领域推向传播学、旅游学等领域,其中在旅游学领域,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相关的研究日渐丰富。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媒介要素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探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