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旅游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探究

2022-01-03 09:40曾晓阳
当代旅游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风双一流一流

曾晓阳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18

引言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突显,旅游高校要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的问题[1]。在“新工科”时代大背景下,旅游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开展多层面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计算机行业基础上衍生出的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等。

学风,狭义来看,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性判据[2];广义来看,是旅游高校的内在文化与外在声誉的综合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纳为旅游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试金石,间接影响到其知名度。

一 “双一流”背景下强化学风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信息化4.0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孕育而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各旅游高校建立了线上教学系统,这也正是社会时代的转型催生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体现,每一位师生都是共同体基本单元,只有保持个体、文化等元素达到平衡状态才能推动学科“双一流”建设,形成高校共同体。而校风学风正是其核心要义。

“双一流”建设不仅体现高校在学科方面的成绩,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而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在于学风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都在融入新元素,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融合智能化信息元素,形成了智能交通,这是“双一流”高校在“产学研”模式下的“产”和“研”,而与之相对应的“学”则体现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完善。要培育出高科学素养、强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就必须立足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针对校风学风的强化基础,学风建设的主体在学生,而针对目前“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学风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开展深度探索和思考。

二 旅游高校学风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管理意识淡薄与自我成长不兼容

互联网发展的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过分依赖电子设备、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近些年,部分高校发出通知清退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学生或将部分学业严重滞后的学生降为专科生,这些都是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学更多的是提供自我规划空间,更多注重的是锻炼自我约束能力。进入大学之后,在缺乏外界约束的环境中学生很难快速适应并调整好自我,只能从虚拟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尤其是针对计算机、物联网和通信等专业,软件的应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但松懈的自我管理会导致无法专心进入学业正轨。

(二)单向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不共通

高等教育的主体实施者是教师,高校教师可分为授课教师、行政教师和辅导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性质,教师自身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等因素,使得教学成效在学生吸收的过程中被逐级削弱。针对计算机、物联网和通信等新专业,注重的是在工程实践中学会程序设计与算法优化,并利用理论工具寻求最优化路径,这其中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但目前的教学模式更多停留在传授理论知识为主。

(三)辅导员职责落实不到位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班开班上,对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以及定位做了深度诠释,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的职责可做到学生日常面面俱到,但无法专注于某一项具体事务性工作[4]。以学风建设工作为例,针对计算机、物联网和通信等专业,生源质量的差异不可否认,在基础编程、软件开发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上难免会存在进度滞后的学生,但由于辅导员的日常事务繁杂,且岗位职责不对专业背景有过多要求,无法聚焦于该类学生的课业辅助,也逐渐削弱了其引得的主观能动性。

三 强化学风建设的基本举措

(一)自律成长,强化自我管理

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措施是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以传帮带模式实行“一对一”帮扶学困生,但根据不同年级切入点要有所区别。针对新生而言,注重的是高年级带低年级模式,旨在培养新生的自我调整、自我适应以及自我融入的心态;针对二年级学生,侧重点则在于指导其学会自我权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针对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个人的自我管理意识已逐步养成,更多的是注重感恩教育,回馈母校,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给低年级学生,以此带动校风学风形成良性循环[5]。

(二)教学相长,提升任课教师的思想教育效能

只有教学相长,提高授课质量,不断创新授课方式,把自己的经验融入课程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对课堂、对学业的积极性。鼓励任课教师在授课中加入思想教育元素,思想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局限于辅导员,拓宽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从思想认识方面强化学风建设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当前部分高校鼓励部分任课教师深入一线,担任学业导师、思政班主任,与学生开展更多日常交流,有助于从日常交流中发现学生的困难所在,从思想源头上为学风建设把好意识关[6]。

(三)业务精细化,做好学生成长的导航风向标

辅导员岗位的职责精细化,涵盖思想建设、党团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就业创业指导和危机事件应对等方面,在这里主要突出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第一,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强化学风建设。党支部以纵向建设,加强相同专业不同年级党员之间的联系,为低年级学生素质提升提供平台,同时也在全局优化党员发展的结构和质量,以便吸收更多优秀团员向党组织靠拢。

第二,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抓手,引导不同阶段的学生树立规划和管理意识。针对低年级学生,有倾向性的做好深造与就业知识普及工作;针对大三学生要多角度做好深造以及就业等服务工作,从信息畅通到个体差异化指导;针对毕业生,要鼓励其为深造以及就业的方向做好下一步准备,从而达到“双一流”育人效果。

以笔者所带计算机、物联网、通信专业等班级开展的学风建设举措成效为例。根据学生的期中考试重点开展三类学生工作:对课业无兴趣但愿意学习的学生、知道要努力但无从下手的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重要性且不努力的学生。

封三图2为期中与期末的对比分析,经过多举并措,期末成绩挂科学生人数减少至三分之一,平均成绩提高25分。

图2 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见正文第81页)

四 结语

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学生、教师、家庭作为学风建设的三个主要着力点,只有增强自身主动作为意识,为高校规划发展的“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智慧力量,才能推动整体学风建设工作内涵式发展,创造属于“新工科”时代新局面。

猜你喜欢
学风双一流一流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