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西非遗活态传承与文化挖掘

2021-11-21 02:08张恝锴李爽爽李淑兰
当代旅游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张恝锴 李爽爽 李淑兰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5

引言

在加强文化建设,强调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讨论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普遍且独特的一重要类别,关于其传承保护的讨论日益热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广西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广西非遗是研究人类历史文明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宝贵且独特的不可再生资源。

一 非遗传承的价值

非遗所承载体现的不仅仅是“民族杰出创造力”或是“先民高超水平”而已。麻国庆教授在讲授民族学课程时曾经提及体现一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面貌作用的典型案例:一美国学者在非洲肯尼亚开展田野调查时曾发现当地一部落内居民因其世代供奉崇拜的神柱被盗而产生精神空虚,萎靡不振。之后该学者发动各界人士力量,终将神柱从美国一博物馆寻回,并在当地政府协助下将神柱按照传统仪式重新安置回其原村落。而该部落居民的精神面貌也伴随着神柱的回归而恢复如常。《易》中有云:“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倘若研究者从上帝视角中跳脱出,从传统人类学“他者”的角度跳脱出,再来反观文化遗产,便可十分直观的发现,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其社会效应与文化效益之核心所在[1]。

(一)历史传承价值

当今社会,现代化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生长的空间土壤被不断挤占。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日渐严峻,更为迫切地需要我们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承。作为扎根于民间,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内涵,其具备本真性、活态性、创造性。活态传承非遗可以使更多的群体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同时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下这个现代化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二)审美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审美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人们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其中的美学知识以及其精妙的手工,感受非遗保留地人们生产活动、待人处事方面体现的民风民俗,领会传统审美意趣,进一步增进传统文化理解;其次,大量传统审美,传统符号可以作为艺术创造的原料宝库,为民族特色艺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思路[2]。

(三)社会和谐价值

广西地区非物质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多项非遗活动中极易感受到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等观念,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极具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

(四)经济开发价值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增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有利于更好地开发经济。通过非遗文化的弘扬以引起社会各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促使其增加资金投入,进而改善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工作条件,为保护传承非遗,继承传统文化提供更加优良的条件,乃至搭建更加优良便利的平台;通过非遗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进而为地方第三产业多个领域注入活力,盘活市场,促进就业[3]。

增进青年如大学生及知识分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引导其对于非遗工作的精力投入及对相关问题的关注思考及反思。

二 新时代非遗活态传承的机遇

(一)法律机遇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国内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上日程,各地的《非遗保护条例》也相继确立,从法律法规层面确立了对于设立非遗展示空间的导向。此类文件在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一致认为通过建设各类非遗实体场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用以保存、演示并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传承非遗极为有效的途径。

(二)区域机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等多种区位优势,南临南海,具有多个天然优良港口;西邻东南亚,东邻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海运渠道,亦是西南地区对外最佳贸易窗口。我国西部资源型与东南开放型两大经济模式在广西地区交流结合,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广西地区地形多样,具有大量天然地理屏障,历史上交通末梢众多,在历史的长期演化中形成了多彩民族民系,全区共聚居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并可进一步细分为客家(汉族)、高山汉(汉族)、广府(汉族)、湖湘(汉族)、平地瑶(瑶族)、过山瑶(瑶族)等多个民系。各民族在历史上总体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现状,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及相互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创造出了数量庞大,丰富多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始,广西壮族自治区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与逐步完善,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迅猛发展。自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首府南宁,自治区再一次迎来发展建设新高潮。随后设立的北部湾经济发展区战略为广西营造更多的发展新机遇。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下,自治区在文化领域开展实施大发展大繁荣三年行动计划,为自治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促进作用。

(三)学术机遇

学术界从多个领域,不同角度对广西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经济发展不断升级,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不断发展等为具体表现的大变局下的出路及发展,机遇与困难,并尝试通过研究给定解决策略。研究对象包括广西地区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与其所传承非遗及所处文化语境,各非遗保留地在非遗保护领域相关政策,各区域文化特点及各地民俗文化等。此批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广西非遗研究的学术成果,为广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及其相关文化的弘扬问题寻求良方,尝试开辟更加优化的方案。

(四)国际机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三条有意提及:应当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和表演的场所及空间。此外,专门针对文化遗产展示的国际宪章《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中的精神确切强调了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交流展示所具有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更于其中提出应当“重视对无形文化遗产部分的阐释与展示”的明确要求。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对该类问题做出进一步解释:文化遗产展示的根本目的应当在于提高意识和增进理解。

立足于此类指导,地区综合性非遗馆应定位于:鲜活呈现当地文化从而弘扬地域文化认同、立体索引当地资源从而充当非遗导览中枢、发挥实体机构作用组织开展传习实践等三个方面。

三 非遗活态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非遗活态传承所面临的问题依旧很多,总体来说,过于侧重对非遗经济价值的开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过滥。工作重心从“遗产”保护,转为“现产”生产,是当下最为明显的问题。麻国庆教授在贵州凯里做田野调查时曾发现,当地一苗寨所对外展示的文化活动并非源自其本村,而是为吸引游客从云南地区苗族借鉴而来。这种趋势在广西地区不少非遗保留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而非遗传承中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内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并且深入研究分析的[4]。

(一)流于形式,忽视民俗精粹的挖掘

在不少地区活态的非遗活动并不多见,非遗项目仅仅沦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或当地文化的“驰名商标”。或对非遗活动的保护滞留于粗略的形式阶段,传统民俗仪式被简化,神圣感与民间信仰色彩被弱化乃至抹除,而对非遗活动所承载审美意趣、民族性格、地域文化等无法精准把握,充分表达。使得不少非遗项目其精神内核逐渐不为人所理解,失掉其“灵魂”,非遗项目沦为表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壳”。

(二)过分关注非遗项目的展示,忽视对其整体把握及核心的精准理解

不少非遗项目生成于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倘若失掉乡土气息、人间烟火,脱离了民间文化的滋养,便是切断了其文化基因。而大多非遗展示却刻意的回避非遗项目本身的烟火气,将其从所生长的文化语境中所抽取,剥离其乡土气,一味追求精品化、舞台化,企图将非遗项目变为橱窗中的商品。许多非遗项目除其艺术价值或技艺本身外,还包括民间信仰、祭祀、俗信等多种文化形式于其一体。但存在不在少数的非遗展示难以对其全面把握,对非遗活动的理解简单归为传统技艺或民俗节庆活动,以偏概全。

(三)非遗传承的保真性弱化

非遗项目申报的评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审查不够严格,标准过于宽泛等问题。具体考核时不以项目本身为其考核对象,而以项目所处的大文化事项类别为考核对象,项目录入时泛化,淡化其项目本身特色,同时也造成非遗标准的模糊化。同时,对非遗理解的偏差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许多所谓非遗保护太过侧重于非遗的创新而忽视了对非遗的传承。将文创产品,舞台表演当做非遗本身,淡化其上游水源——非遗项目本身。西方化的入侵愈发明显,“媚俗”严重,使“美不美”“贵不贵”“是否有价值”作为非遗评判的标准,而非本该为其核心的“真不真”。

(四)非遗事业过分依赖于政府扶持,自身发展受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失去“人”的传承就意味着断流和消亡。然而当下不少非遗项目过分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其传承人忽视了其经济效益的有效开发。大量非遗传承人流入其他行业,专职非遗项目传承人面临消亡。许多非遗传承人一致认为原因在于政府未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认为倘若政府不给予足够支持,自己无力承担。许多传承人在上级部门组织活动时因担心误工甚至不愿参加。但实际上,倘若非遗传承只依赖于政府扶持,“授之以鱼”,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没有稳定的产业链,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问题分析

(一)对非遗的保护概念不够明晰,缺乏明确的“遗产”概念

非遗工作者专业素养有限,理论建设欠缺,非遗传承工作缺乏明确目标,非遗工作泛而无边,工作内容庞而杂,模糊“遗产”保护与“现产”生产的界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衍生品混为一谈,以致工作重心偏颇,难以取得较大的实质性进展。

(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政绩观

过度的算经济账,挖掘非遗项目的短期经济价值,热衷于走市场,将文化遗产变现,终致非遗传承受市场规律支配加重,将文化变为披着文化外套的消费主义。

(三)职责不清,错误分工

许多非遗工作者模糊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以“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并将“非遗保护”与“非遗开发”两项工作混淆,未深入辨析两者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不明确两类工作开展的顺序,缺乏合理分工。

(四)社会变革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非遗活动与经济手艺之间的联系遭到割裂,许多非遗项目难以生存。

五 广西非遗活态传承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9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93项。经调研发现,当下非遗保护的一些规律:知名度较高的非遗项目多为传统手工艺技能,而基数较大的民俗、礼仪节庆活动及表演艺术类非遗大多知名度有限。这一特点在广西自治区内表现的较为显著。按照传统非遗工作思路,传统技艺相较于民俗活动更易“走出去”,也更易开发其价值。民俗活动是在人们参与集中的过程中发挥其价值的,且其具有代入感强,感染力持久的重要原因,唯有使人参与其中才能有效保护,发挥其价值。这也是本文强调身临其境的“体验”的一重要原因[5]。

(一)坚持令参与者身临其境

多数情况下,语境化的感受往往要比概念化的理解给人的影响更为直观,换言之,也即“动之以情”往往先于“晓之以理”。使人身临其境的感受非遗可谓一种方便法门。与其向大众灌输大量的相关理论知识,远不如使其直观感受非遗项目,使其以肌肤体会、理解有温度非遗,增进其对传统文化的体感,培养其对非遗的兴趣,使其具有内动因的爱好、学习非遗。

(二)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引导其参与非遗事业,加强其非遗保护理论建设的同时引导其实践

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宣传工作,既能提高其非遗工作理论水平,又可以增进其对相关工作的了解,更能培养其使命感,同时也是在引导一批批年轻有活力的知识分子思考在当下大变革下,非遗应当何去何从的问题,并使其逐步给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以期产生一种长远的,辐射性的,活态的效益。

(三)明确非遗保护的分工落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性格、民族审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活”的体现,无法离开对人类活动的依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法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唯有遵循“以人为本,以非遗为本”的保护原则,才能促使非遗传承人们走出象牙塔,走进城市、走进学校,并积极与外界交流,切实了解到社会的需求、时代的需求,进而开拓眼界,转变思维,促进非遗传承方式的转型,真正实现非遗传承的“活态”。

(四)尝试以实体场馆展示,以民间力量缓解非遗保护与变革之间的矛盾

建立实体的非遗展示场所是向公众普及非遗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经,能够有效缓解时代浪潮中飞速的城市化与传统记忆传承之间的矛盾,使非遗“进城落户”,再次回到人们身边。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于在城市中的非遗展示场所能够更大程度上为愿意了解体验非遗的游客及当地居民节省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有质量的精神文化体验以充实其业余生活。在不打破其正常生产生活习惯的情况下使当地居民能够更频繁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其对非遗的兴趣。是拓宽非遗受众极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加强相关宣传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十分注重个体身份的归属感,对非遗的宣传,符合了人们的地域认同及文化认同。相关的宣传也可以增进人们对非遗及其现状的了解、激发人们对非遗的兴趣、触发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丧失的警惕、并引起人们对于非遗保护问题的关注、支持及思考。

六 结语

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承,我们要打破传统博物馆的枯燥形式, 秉持传承八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以大学生活态演绎的方式,提供一种活泼生动、富于动感的唯美体验。非遗文化传承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更是具有结合教育、文化、商业、旅游等多种特色优势。借助实体馆通过非遗的现场活态演绎,铺展开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广西农村中具有相当数量的非遗项目,妥善的利用非遗资源,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6]。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传统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物质至简,精神至盈
Tough Nut to Crack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清明节的传统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