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后习题特征,落实小学语文要素

2021-11-20 03:13:22王慧娜
红豆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小学

王慧娜

【摘要】语文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学科。语文学科涉及广阔的知识面,因此,教育者必须深刻认识语文在审美、文化、思维、语言等多领域的关键价值,从小学开始在教学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培育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与语文能力,推动其综合成长。由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重点凸显“语文要素”,本文将以此为例,分析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特点、落实语文要素的价值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后习题;语文要素;小学

引言:

“语文要素”包含口语训练、写作、学习习惯、学习对策、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等诸多方面。就统编版语文教材而言,其课后习题的设计重点突显“语文要素”,并将单元学习目标清晰呈现于语文园地与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关键构成,课后习题是教育者组织课堂活动的参考材料,是其组织教育活动的左膀右臂,能够助力教育者高效落实教育目标,助力学习者高效掌握语文知识与学习办法。因此,如何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特征,深度落实语文要素是语文教育者应深思的关键问题。

一、把握课后习题特点、落实语文要素的价值

(一)把握教学难点和重点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阅读活动中教育者与学习者普遍过度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语文要素的培育。但统编语文教材涉及多领域知识,课文文质兼美,对学生成长具备极大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可凭借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的特征,明晰教学难点和重点,组织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从而落实语文要素,提高教学成效。此外,教育者可以课后习题为参考助力学习者查缺补漏,提炼阅读过程中忽视的知识点,助力学生其深度学习、内化和梳理语文知识,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二)助力学生掌握知识,不断成长

语文科目的知识涉及面极广,因此,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者可引导学生在循序训练中表达、应用和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诸如修辞手法的应用、细节的描述、量词的应用等涉及多维度知识,要求学习者不断借鉴和学习。而部编版课后习题中蕴含显著的语文要素,语文教师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的特点,可以准确把握知识精华,助力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句段,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综合成长。

(三)降低教学难度与理解难度

小学生的思维普遍发散性极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预设的知识点难以引发学习者探究热情,其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极易偏离主题。教育者可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的特点,以课后习题为参考,指引学习者在课堂活动前展开先导性学习,分析和解读课后习题,从而助力学习者初步认识和把握学习重点;在课堂活动中,可参考课后习题组织学习者展开讨论和训练,从而避免学习者肆意发散思维,助力其深度理解相关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成效,达到落实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基于落实语文要素,分析把握课后习题特点的措施

(一)借助交流问题,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训练是语文要素的构成部分,培育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关键任务。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活动以学习者为核心,教育者承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职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助力小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和干预表达,教育者应高度重视课后习题,精准把握课后习题,并以此为参考,以问题为导向,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有趣舒适的交流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小学生勇敢、积极的阐述自身观点,从而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以《传统节日》为例,其课后习题为:1.依据时间顺序排列以下问题,并选择一两个谈谈你是怎样过节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宵节)。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教育者在课堂活动中,引领学生阅读文章,并结合课后习题特征与文章内容,设置交流问题,以问题为驱动,创设趣味舒适的交流氛围,指引学生自由交流,在问题交流中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锻炼其口语交际能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锻炼理解能力

培育和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是培育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关键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高度重视理解能力的培育,而指引小学理解、掌握和吸收文章内容是锻炼其理解能力的关键方式。由于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其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面对文章内容手足无措,无法准确理解作者表达的内涵和中心思想,但教育者可凭借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提高其理解能力。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精准把握课后习题之特点,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多样化针对性训练其理解能力。以《枫树上的喜鹊》为例,课后习题如下:文章反复说“我喜欢”,谈谈“我”喜欢的是什么?在课堂活动中,教育者可以此问题为导向,指引学习者自主阅读课文,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并引导其详细阐述和分享。以《小马过河》为例,课后习题如下:你同意下列说法吗:谈谈你的理由。1.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2.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3.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4.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说谎了。教育者可引导携带问题阅读文章,并提出相关问题,助力小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指引其自由讨论和思考,深刻理解文章;同时,可助力教育者理清教育方向,明晰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助力小学生理清逻辑,梳理思路,从而提升其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

(三)启发思维,锻炼写作素养

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其课后习题中包含众多与写作相关的题目,由此可知,培育小学生的写作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中心;而在某种程度上,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语文素养的展现。小学是培育学习者写作素养的关键阶段,语文教育者承担着培育小学生写作素养的关键使命,但小学生的思维普遍较“混乱”,欠缺严谨性。因此,教育者可借助课后习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多样化的练笔训练,锻炼其写作能力。以《彩色的梦》为例,其课后习题如下: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你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以《枫树上的喜鹊》,其课后习题如下:看见下面情境,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1.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仪器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2.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以上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后习题中较常见的练笔形式,教育者在课堂活动中可以此为例,指引小学生进行练笔训练,从而强化小学生对语言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引领其准确把握课文语言的逻辑结构与修辞手段,引领其充分发扬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锻炼其写作能力。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应高度重视学习者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效果,组织趣味化的作文评价和展示活动,在教师点评、小学生互评和自评过程中引领其正确认识写作活动、明晰自身写作能力,引发学生写作兴趣,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其语文写作素养、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结束语

于语文学科而言,课后习题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料,是语文教材的关键构成。教育者精准把握课后习题特点,灵活应用课后习题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发挥其价值,扩宽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引发其自主学习热情,锻炼其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育者的教学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教育者应以课后习题为中心,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组织教学活动,落实语文素养,培育学习者的语文能力与学科素养,为其未来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顺棉.紧扣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课后习题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000(004):198-199.

[2]陈丽丽.在课后习题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000(013):243.

[3]李珂.聚焦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统编版四(上)课后习题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J].教育视界,2019,000(014):P.49-51.

[4]强亚兵.正确解读课后习题有效落实语文要素——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谈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义[J].小学教学参考,2019,000(025):62-63.

[5]许红琴.关注要素注重整合致力转化——浅谈基于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9,000(010):P.41-44.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语文要素小学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0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