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余小平 江先文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高度复杂的社会劳动,有赖于外部环境和制度的优化,更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借助“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凝聚起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一是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基点;二是以完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三是以预防和消除创新行为的异化为边界;四是以实现创新成果的共建共享为目标。
〔关键词〕创新;人的全面发展;主体地位;异化现象;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3-0121-08
〔基金项目〕四川省第二轮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深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G1—01);成都医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医学人文教育贯通医学生成长全过程研究”(JG201902);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项目“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作者〕张俊,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500
余小平,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0500
江先文,成都医学院党委组织部长、副教授,四川成都61050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的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根据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高屋建籟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充分彰显了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在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引领国家高水平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地位与作用。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奋力追赶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为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回望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探索、永续创新的历史。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承担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一刻也不能离开创新。实现创新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有赖于外部环境和制度的优化,更有赖于人的内在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创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创新发展本质、科学把握创新发展规律、全面实现创新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创新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发展为依托
借助于一定的知識、经验、技能和物质手段,独特和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社会性活动。由此风险性和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离不开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首先,创新以人的主体性的确立为现实基础。创新作为一项能动地改造外部对象的实践性活动,使外在世界在更深更广的领域不断地成为对象性客体,而使人不断地成为主体,从而构建起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主客体关系。“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在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创新更是人在实践中实现主体性确立和再造的过程,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更高层次的社会性活动。实践证明,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确立创新主体并不断提升创新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历史。正是由于人的主体性的确立才为创新奠定了现实性基础。“人的主体地位是人文情怀之根,也是人类社会追求幸福和自由、寻求自我解放的基石。”否则,创新将因人的主体性缺失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二,创新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根本前提。创新是勇者的游戏、怯懦者的闭门羹。只有勇于探索者,才有希望逐步把握规律和运用规律。而规律是隐藏于事物背后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不是人们凭借主观经验和感官刺激就能轻易把握的。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利用规律,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艰辛探索过程,才能正确地认知和反映客观存在并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进而造福于人类自身。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才为创新的转化与实现提供了根本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为我们有效把握创新规律、挖掘创新潜能、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三,创新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基本保障。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作为一项高度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坚韧的意志品质、创新性的思维和娴熟的操控能力。其中,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坚定基石,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实际操控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外在表现。这四大要素构成了人的创新的综合素质,四者之间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的根本改变,没有人的社会关系的优化和调整,就不可能有创新问题的发现、创新主体的协同和创新难题的最终破解,就不可能有创新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个体而言,人的综合素质是创新的基本保障,主导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并最终形成人类创新的合力,推动着人类奔向文明、幸福的彼岸。
二、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创新的基本价值诉求。创新不仅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纵观人类创新史不难发现,创新主要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精神世界的丰富、内在素质的提升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创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充足的物质条件。暨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后方能进行政治、宗教、法律、艺术等各方面的活动。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创新不断创造和改进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技术和方法,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人们改造世界的技术和能力,提高了人们生产和工作的效率,创造了满足人们需求的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进而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等创造了条件。正是人的创新性活动,构建并丰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了人在更高层次上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其二,创新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精神养料。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物,更是精神的存在物和社会的存在物。独立之人格、批判之精神、坚强之毅力与团队之意识等,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条件。回顾历史,究竟是什么启动了人类原始的灵性,开启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思索之门?是劳动,创新性的劳动。人类正是在劳作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文字,为人类发散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创新性思维提供了物质外壳,为人类从事政治、法律、伦理、宗教文化等精神性活动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创新,要求人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敢于在深入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独立的判断并果敢地行动;正是由于创新,要求人们破除迷信,敢于怀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向既成的理论原理、公式挑战,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正是由于创新,要求人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懂得合作,善于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团结他人一道工作。创新所铸就的品质,有利于人们精神世界之独立、自由思想之遐想。
其三,创新有利于人的内在素质的全面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个人内在素质提升的基础之上,而创新则极大地促进了人的内在素质的全面提升。创新的过程,既是人与自然界和社会发生作用的过程,也是人与自身发生作用的过程。人们通过创新活动,把内在的价值尺度、能力和意志运用到外在的对象中去,在实现对自然和社会改造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一方面,人们通过实践创新获得了对客观世界本质特征、基本属性和规律的初步把握,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改变旧有的思维、观念和习俗,将正确的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并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又起到了砥砺意志、激发进取精神的作用,增强了人们在挫折中克服困难、开辟新路的勇气,提高了人们对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了人们身心的和谐与发展,并逐步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迈进。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对物的依赖还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将进一步推进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为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凝聚起新时代以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方面,创新满足了人们对物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力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完全契合。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将有力地推动着创新向更高层次迈进。在一个公正、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社会,应是创新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与价值诉求。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借助“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中,需要凝聚起新时代以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創新必须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基点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群众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历史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切实的尊重,中国人民的创造智慧和才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充分地激发出来。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具体制度、具体程序、具体渠道等方面仍有提升和完善空间,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和完善。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才能。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理论创新抑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拼搏奉献。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他们渴望通过改革创新,消除种种弊端和束缚;渴望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突破和飞跃,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创新。
二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创新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要放手发动群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破除陈规陋习和迷信盲从中,把握新规律,实现新突破,赢得新优势。同时,人民群众的实践又是检验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创新方法是否得当,创新绩效是否明显,需要接受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再发展、再突破、再完善。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的创新事业将一事无成。
三是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形成了正确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我们党善于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在群众的发明创造中总结创新经验、揭示创新特点、探索创新规律、运用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理论,并用以宣传、动员、指导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从而在实现国家独立歸人民解放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方略之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正是全面贯彻这一思想具体而又生动的体现。
(二)创新必须以完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为保障
我们党高度重视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理念为引领,我国相继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
当下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势头良好,创新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国研发投入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3%,并拥有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研究院所。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技、超级计算、31星导航、深海探测、高温超导、纳米材料、古生物考古、生命科学、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性成果。“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已经具备抓住新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历史机遇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的科技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然十分急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的障碍迫切需要革除。”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要按照习近平提出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的要求,切实将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級各类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流动、激励的机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尊重个性发展,着力培养民众的兴趣爱好和创造思维,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文化”。通过增强创新自信,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舆论氛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
(三)创新必须以预防和消除创新行为的异化为边界
人类创新的初衷在于破解人类遭遇的各种难题,将自己从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类提供更为便捷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提高工作和生产生活效率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与他们和谐共处、为他们服务的,而是可能会在服务于他们的同时,也与他们形成疏离乃至对立关系”,这就是人类行为的异化。人类创新行为同样也有异化的风险。在现实生活中有三种行为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借创新之名肆意敛财。创新本是一项极具风险性且需要付出巨大劳动的探索性活动,因而成功之后获取较高的回报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有的组织和个人为追逐利益最大化,以创新为幌子,给自己的商品如新药开发等改头换面贴上创新的标签,肆意加价以谋取暴利,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是借创新之机搞“形象工程”。一些地方和部门不顾本地实际条件和承受能力,花巨资盲目上项目,致使创新项目效益低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许多创新孵化园和产业园流于形式”。
三是借创新之手侵蚀人类伦理道德底线甚至公然践踏法律。当前,人工智能、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这既是在深刻改变人类物质生产体系,也将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引发一系列涉及安全、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某些集团或个人出于多种原因,急切地将不成熟或未经审查、验证的技术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对个人隐私、人类生命安全乃至种族的延续造成巨大威胁,使本可造福人类的创新走向反面,人类也由创新的主体(主人)变为了创新的奴隶或者加害者。为此,《柳叶刀一肿瘤学》的主编科林格里奇(David Collingridge)认为,在技术产生时就应意识到其可能的后果,并提供有效的规避预案,以避免当技术野蛮生长、问题频现时难于控制。英国天文物理学大师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认为,人工智能(AI)在未来终究会为人类带来末日,“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化必然是良性的。一旦机器人达到能够自我进化的关键阶段,我们无法预测它们的目标是否与人类相同。人工智能可能比人类进化速度更快,我们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设计符合道德伦理规范,保障措施完整”。霍金的警告应引起人类的高度警觉。
针对以上可能的风险,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科技界、学术界、思想界和法律界共同对创新的目的、本质及其运用进行哲学、伦理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综合审视与规范,在实践中探索建立预防和消除创新行为异化的法规制度,确保创新成果为人类自身谋福利。
(四)创新必须以实现成果的共建共享为目标
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源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所激发出来的书写历史的豪情、创造奇迹的智慧、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一切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创造。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理所当然是创新成果的真正拥有者和享受者。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切创新成果理应归于人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我们党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实现创新成果的共建共享,才能凝聚起中华民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鸡蛋若从外部被打破,就是别人的盘中餐;若从内部被打破,就是孵化出来的新生命!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截然不同的命运,昭示着创新的重大意义。纵观国际风云,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然来临。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发展瓶颈,掌握战略竞争主动权。习近平深刻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华为和中兴两大高科技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大背景下的境遇再一次警示我们:关涉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卡脖子”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责任编辑 梁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