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史料及数字档案看郑锦、林风眠的美术发展观

2021-11-20 02:11李金生
兰台内外 2021年29期
关键词:林风眠数字档案

李金生

摘 要:民国电子数据库及电子档案建设为当代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该论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及当代民国数据库、数字档案,对北京美专成立初期的校长郑锦、林风眠的美术发展观念进行比较,并论述了二人在中国画理念的差异性。郑锦、林风眠在办学模式、理念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在如何继承和发展方面的新尝试,对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

关键词:文献史料;数字档案;美术发展观;郑锦;林风眠

文献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支撑。近20年来,随着民国电子数据库和数字档案的建设,大量难以查找翻阅的史料文献被逐步数字化,成为当代学者进行民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参考。因20世纪上半叶的“中华民国”时期图书、杂志、报刊及档案资料遗存较多,当前与之相关的数据库及电子档案建设亦较为完备丰富,为该论文的写作和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目前较常用的民国文献数据库有“大成故纸堆”,该数据库包括老旧刊、民国图书、近代报纸、老照片等;“瀚文民国书库”,该数据库主要是以图书为主,支持全文检索;“全国报刊索引”收录“近代图书”“近代期刊”“现代期刊”等文献。北京市档案馆目前也有专门针对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系统供研究者查询利用。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亦刊载大量第一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回顾成立于民国初期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在美术观尤其在美术发展模式、办学理念方面,对20世纪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贡献,与两位校长郑锦、林风眠有着密切关系。如今已过百年,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及较为完善的民国数据库、数字档案,对他们的办学理念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他们有关中国画的认识进行比较,将对21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参照作用。

在清末民初之际,高等美术院校借助中国新式学堂的兴起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建立起了适合当时国情的教学体系。高等美术教育除了依附于师范学校的图画手工科以外,还出现了诸如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等培养高等美术人才的专科学校,成为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雏形。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作为最早成立的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于1918年4月15日正式成立(刚成立时名为北京美术学校),任命郑锦为校长,校址设在西城京畿道,同年7月5日,公布了《北京美术学校学制》和《北京美术学校学则》,规定了学制、培养目标、入学资格与入学实验等。由此,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产生,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进程。

一、从文献档案史料看郑锦、林风眠高等美术院校办学理念

高等美术院校办学理念是美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国初期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郑锦,是曾留学日本的画家。他对日本美术学校的教学模式比较熟悉,故该校初设时在课程设置上,参照了日本美术学校的教学模式。后北京美术学校更名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郑锦复任校长。据1922年发布的《政府公报》称:教育部委任、训令第三十、二六五号(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一月一日),令郑锦、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兹委任、派郑锦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郑锦在该校任职的七年间,聘请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传统派画家,且以中国画家为主,包括“陈师曾(1876-1923)、王梦白(1888-1934)、萧谦中、姚华(1876-1930)、萧俊贤(1865-1949)、萧逊(1883-1944)、齐白石、黄宾虹、颜伯龙、于非闇、王雪涛、陈半丁、秦仲文、徐燕荪、李智超。油画家中,虽然在1921年有留法的吴法鼎(1883-1924)任教务长、留英的李毅士(1886-1942)任西画主任,但他们都在两三年内与郑锦意见不合而离去”。因民国初期的北京,新旧势力对抗激烈,传统派画家与新派画家之间斗争也异常激烈,作为中画、西画两画科并立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员之间、师生之间因观点不合引发的矛盾冲突就非常多。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所载,教员李毅士因与郑锦意见不合自北京美专辞职后,登记成立了“阿博洛学会”,以“研究西洋美术为宗旨”,创设北京美术学院,并面向社会招生。按《美术院开办暑校》中所记载,阿波罗学会美术院暑期学校开设课程如下:西洋画课程推由该院院长王悦之、教务长郭志云、教员王子云、陈启民等分担;中国画课程由中国画家厉南溪、赵梦朱等分担。李毅士辞职后,希望通过社会办学来脱离当时北京美专过于传统的氛围,实现自己不同于郑锦的美术教育理想。

按北京市档案馆《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关于更改校名、启用校印日期致京师学务局的公函》(档案号J004-001-00223),北京美术学校于1922年11月向京师学务局提请更改校名,并启用校印,正式更名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郑锦因教育理念过于保守遭到学生驱逐。据《美专学生驱逐郑锦》载: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发生驱逐校长风潮。其起因系由学生向校长提出十六条要求,经郑一一答复,学生认为不满,遂决定驱逐校长。当时的报纸《社會日报》1924年2月20日刊载《美专之校长问题》,“学生不要郑锦,请教部委派新人:美专风潮。自郑锦辞职及教职员自行停止职务后,即由教部派警看管,风潮已算告一段落。现年假将满,学生方面连日奔走教部,请速委派新校长前来开学,不意郑锦日前忽然向教部呈报,由彼筹备开学。学生听闻此消息后不答应,开始了抵制郑锦担任校长的斗争。北京美专的学生风潮闹了很长时间,郑锦不得不辞职,由陈延龄接任。按当时的《社会日报》记载,“美专风潮将结束,陈延龄颇孚众望。国立美术专门学校,自起风潮以来,将近一年,现校长郑锦,早行辞职。继任校长,并已由教部派定陈延龄接充。兹闻陈氏对于旧有教职员,拟完全改组,藉以表示改革之决心。”不过陈延龄决心虽大,收效甚微。除陈延龄以外,另有余绍宋,虽被委任美术专门学校校长一职,但上任不久就因种种阻力而不得不辞职,并在日记中对美专的混乱局面表示不堪。再后又有刘百昭为美专校长,但美专的混乱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美专这种混乱状况,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门的指导思想与学生进步的艺术追求不合造成的。这种对立也是北京新旧势力交锋的一个反映。

1926年开始,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北京艺专的校长,并着手艺术学校的改造工作。他在1927年发表的《致全国艺术界书》中提出,希望能够集中艺术界的力量,来举办大规模的艺术展览会,进而实现社会艺术化的理想。比较来看,由郑锦担任校长的美术专门学校为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主要参照日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上倾向于保守。认为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本不属于同一体系,不宜轻易相参。这种观念显然与当时“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西化思潮相违背,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遭到美专部分教师、学生的抵制和反对,最终导致了其辞去校长一职。林风眠与郑锦不同,留学法国,对欧洲艺术及教学方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艺术观念上更加开放,因此在任职于北京艺专以后,积极组织各类展览,对各个系科进行调整改造,并组织筹备了全国艺术大会。这些活动都是其积极推行社会艺术化之理想的体现。林风眠曾在1927年6月在天津的一次聚会中谈到当时艺专教学情况, “谓其有五系,即中画、西画、戏剧、图案、音乐,内中学生以习西画者为最多,戏剧系主任为熊佛西君,音乐系主任前为萧有梅,今辞职隐就,尚无人继任云。”从林风眠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在他执掌下的北京艺专,学生学习西画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学习中国画的人数,改变了原来郑锦任职时的学生结构。

通过资料梳理,可以看到郑锦与林风眠两位校长,其实代表了两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一种是从日本借鉴的中、西画科并行发展互不相扰的教学培养模式。一种是中、西画科并行发展互相参照的教学培养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在初级阶段的两种尝试,结果是两位校长都因外部环境的干扰而辞职,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同势力此消彼长的漫长较量过程。

二、从文献档案看郑锦、林风眠的平民美术发展观

郑锦、林风眠两人的美术观念差别较大,但也不是水火不容,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在开展平民美育方面,他们观点就较为一致。民国乍立,政府提出开展社会平民教育的号召,包含美育在内的平民美术在当时成为社会共识。1915年7月,教育部上呈《社会教育各项规程呈大总统令》,提出开办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窃以国家之演进,胥恃人民智德之健全,而人民智德之健全,端赖教育之普及,而考求教育普及之方法,学校而外,尤藉有社会教育以补其所不逮”,由此社会上掀起了开展社会平民教育的热潮。1917年,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提出了“美育代宗教说”,1918年,在他倡导下在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都体现出当时开展社会教育、公众美育成为文化界的共识。

郑锦和林风眠都是开展平民美术普及、平民美育的倡导者。林风眠在《艺术与新生活运动》一书中,认为艺术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在我们这时代,一切社会问题急待解决的时代,艺术实在应该注重它的社会功能,而使它成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他在该书中也对艺术家提出了要求,认为“艺术家是社会上负一部分领导责任的人,所以不但应该改进自己的生活,而且应该用艺术的力量引导人们改进生活。艺术家的新生活不仅是个人向上进展的生活,而且也是促进社会生活的一种助力”。林风眠担任北京艺专校长时发起的“北京艺术大会”,体现出了他不仅是一个平民美术理论的思考者,同时还是一个平民美术理论的践行者。

郑锦在平民美术普及方面,与林风眠观点类似,他认为除美术教育之外,尚没有其他有效方式提升和改善平民素质。他在《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美术之提倡》中说道“当今世界文明之国家,恒以为一国国民了解美术之程度益透彻者,其思想愈高尚,其道德益发达,而产业亦因之以发展,故竞谋普遍美术知识于民众”。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如何借助大众美育来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及国民素养提升方面,具有相同的理念和理想。

三、从文献档案看郑锦、林风眠对继承和发展中国画的认识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在20世纪如何继承和发展成为当时全社会文化界关注的命题,作为中国画教学与创作的中心北京美专也不例外。校长如何看待中国画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师资结构及课程设置。

郑、林二人在中国画如何继承和发展方面比较,林风眠要比郑锦开放得多。林认为中国画与西洋画虽然有很多不同点,但是二者的不同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从本质上都是情感与情绪的外在艺术化表现。林风眠对中国传统绘画,并不排斥,他所排斥的乃是非出于个人情绪之表现的、模仿的、缺乏创造力的艺术,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临、摹、仿、抚”自然成为他批判的对象。我们不能把林风眠批判的对象扩大化。从他请齐白石到艺专任教这一点来看,他对中国传统绘画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林风眠在其《中国画新论》(1929年)中,认为对于中国画而言,必须要在原料、技巧、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造,“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绳以科学的方法”,才能重新具有生命力。林风眠的这些观点,与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思想颇有相似之处。林风眠1927年因当局压力辞去艺专校长一职后,继任者徐悲鸿延续了林风眠有关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主张,并加强了写实主义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分量。在这一时期,徐悲鸿与林风眠在中国画的改造上具有相似的观点,都主张需借鉴西洋改造中国画。所不同者,徐悲鸿对西方写实主义更加痴迷,对中国画的改造,重在表现形式上的改造。林风眠则注重东西方在艺术本质上的相似性,对中国画的改造,重在内在精神,至于外在表现形式,写实与否并不重要。这种微妙的区别也就造成了北平艺专与杭州艺专在中国画教学方向出现了微妙的分离,并产生了两种相异的风格,一直影响到今天。

通过历史文献及电子档案的梳理,可以看到北京美专作为中国第一个国立美术高等院校,奠定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基本形态。郑锦、林风眠两位校长在办学理念上的差异性,导致了北京美专在初创阶段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办学模式。现在看来这两种办学模式及理念各有其先进性。郑锦在借鉴日本高等美术教学办学模式基礎上形成的中、西画科“互不相扰”的教学培养模式,延续了中国画传统。林风眠在借鉴西洋基础上形成的中、西画科“互相参照”的教学培养模式,则促进了油画的“中国化”进程以及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特别是油画专业、国画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面临如何处理二者关系的问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郑、林二人在中国现代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内的开创性贡献。

总而言之,在当前网络信息日渐发达和电子数据库日趋完善的背景下,对遗存有大量图书资料、报刊资料、档案资料的近现代艺术史及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和现实意义。期待当代学者可以利用不断扩充完善的近现代文献资料数据库及档案资料来拓展和深化对近现代艺术史的关注和研究,以诞生更多创新性成果,为提升民族文化价值观、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史学科话语体系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汤尔和.政府公报[R],1922

[2] 林风眠.艺术论丛[M].上海:正中书局,1947

[3] 郑锦.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美术之提倡[J].教育杂志,1927

[4] 林风眠.艺术论丛[M].上海:正中书局,1947

(作者单位:滨州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林风眠数字档案
林风眠《静物·瓶花》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是艺术家,也是教育家
赵无极救恩师
赵无极救恩师
广西南宁以“数字档案”提高税务稽查效率
数字档案生态链信息流转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理解彼此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