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摘要: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初中教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在这个阶段中,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在逐渐形成。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增强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不以为然,认为初中体育就是玩乐、放松的时间,有轻视心理,本文主要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竞争意识;培养心得
在初中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所有学科教学很重要,因此,体育教学同樣也很重要。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的,没有一个好身体又如何能够支持后续的刻苦学习呢?所以,初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参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
一、结合体育竞争,培养竞争意识
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才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在于专业技能、人脉关系,还有身体素质,具有再优秀的技能,但是如果不能有一个好身体,把才艺展现出来,那就等于没有。竞争是一种能够推动人与人之间相互进步的关键因素,正是因为不断的良性竞争的存在,人类才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才会想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正如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那样,只有不断的竞争,提升自己,才能够得到质的飞跃。教师也应该在体育活动中开展竞争性的游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跑步训练时,就可以先整体女生带队跑两圈热身,让大家的身体细胞活跃起来。等热身结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短跑比赛,获得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小组奖励和个人奖励等,以此鞭策学生努力奔跑。并且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会有不拉小组后腿,以免受到其他人埋怨的心理,这样,学生的竞争意识就会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使学生在锻炼到身体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心理,增加抗挫折的能力,充分明白什么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培养竞争意识。
二、贯彻竞争原则,培养学生人格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初中生在学习之余放松的存在,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锻炼。比如,短跑可以训练一个学生的爆发力,而长跑则培养的是一个学生的耐力,这些体育训练都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意志的作用。很多学生对待体育课完全是一种散漫的态度,不认真,并且这种学习态度还会延伸到学科学习、生活中做事情等,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体育中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一改过去散漫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人格。
例如,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冬季晨跑,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不组织夏季、秋季晨跑呢?很明显,这是因为冬季天气较冷、环境比较恶劣,学生容易犯困,精神不集中,自制力较差,意志不坚定,在寒冷的天气下进行晨跑,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在强制的外在条件下坚持跑步,在寒冷的天气中能够始终坚持跑步,就算是有外力的作用,也不失为一种锻炼意志的方法。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坚持晨跑,老师还可以对每位学生的晨跑做记录,使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以及和别的同学之间的差距,能够不断突破极限,提升自己。
三、通过竞争教育,加强团队合作
体育竞技活动一直秉承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单打独斗固然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挖掘自身潜力,但是有时候合作也同样重要。竞争和合作一直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定要舍弃一种才能达到最优,相反,和而不同才是最佳选择。单纯的竞争能够最快的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但是合作才能够把一个人的才能完全展现出来。所以,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时,老师也要适当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真正含义,正确认识团队合作,合作不是牺牲自我,只是把所有人的优点集中到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在篮球比赛中,一个人篮球技能优秀固然好,但是要想拿到冠军,这还是不够的,默契的团队合作才是制胜的关键。纵观任何一个夺冠的球队,队长可以不是球技最高超的一个,但一定是所有人都信服、能够发挥每个人作用的那个,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协调队员之间的矛盾,发挥最大的团队力量。
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都各不相同,老师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以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中实现最大价值。老师也可以把每个学生的评价指标多元化,而不是只有成绩这一项,上课表现、身体素质、运动情况、学习态度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体育成绩也应该有一个合理化的标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竞争、培养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马琴.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心得[J]. 田径,2021,(01):66-67.
[2]张翼鹏.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合作意识的培养[J]. 学园,2020,13(24):15-16.
[3]张立明.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J]. 新课程(上),2015,(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