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 田莉
摘要:通过对2020年江苏省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业质量监测阅读能力测试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在与阅读相关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关键能力方面的一些短板,提出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通过语篇策略和词汇策略,发展語言能力;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运用和体验,将文化意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通过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业质量监测;阅读能力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研究——初中英语”(编号:2015JSSJYS0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2020年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业质量监测主要考查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和“综合运用”四个方面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的考查包含两个任务:任务一主要考查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是否能读懂简单的句子,并选择相应的图片;任务二由两种类型的测试题构成,考查在语境中运用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完形填空,以及考查学生阅读技能的短文阅读。本文重点探讨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表现。
一、英语阅读能力的总体表现
对阅读能力的监测,主要依据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测评框架。其中,与“阅读”相关的关键能力包括:
(一)语言能力
主要表现在:(1)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2)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3)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4)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5)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6)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
(二)文化意识
主要表现在:(1)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和重要节假日及庆祝方式;(2)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及饮食习俗;(3)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5)初步了解外国名人事迹及其优秀品质;(6)理解英语中常见俗语及其文化内涵,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典故和传说,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等。
(三)思维品质
主要表现在:(1)能学会观察语言和文化的各种现象,并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识别信息的异同、主次、顺序等关系;(2)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客观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并发现产生差异的原因,从中推断它们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3)能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归纳、概括共同特征,从而形成新的思想、构建新的概念,并用于解释、处理、解决新的问题,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世界。
二、英语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八年级学生英语学业质量监测的师生问卷结果表明,阅读仍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相对困难最大的。通过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反馈,目前学生与阅读相关的关键能力方面的短板如下:
(一)语言能力方面
学生在“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这一关键能力点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测试结果显示,一道要求学生根据语篇内容获取相关体育项目的规则信息的题目,全省平均得分率仅为55.9%。“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应该是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和目标。很多学生还停留在关注文本细枝末节,聚焦碎片化信息的层面,缺乏应有的大局观和整体意识。
(二)文化意识方面
学生在阅读涉及文化意识的文本时,普遍表现不如人意。测试结果显示,一道要求学生根据有关英语国家节日活动话题的短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作答的题目,全省平均得分率为68.8%。这反映了学生在文化意识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究其原因,与教师在英语文化方面的指导缺失有关。事实上,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就不具备很强的文化意识,他们的英语文化知识主要从书本或他们的老师那里获得。而学习外语的最好办法就是到以该语言为母语的环境中去熏陶,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这样的亲身感受和锻炼,因此,教学中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驾驭能力常显不足。
(三)思维品质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一道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以及其他段落的标题归纳段落标题的题目,全省平均得分率为6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思维品质方面的欠缺。原因有二:第一,由于平时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文本本身的局限性,教师对文本材料的功能性和知识性重视有余,而对思辨性关注较少;第二,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多停留在传统的单纯阅读教学行为,如跳读、略读、回读等,从学习语言知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未尝不可,但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来说,这样的阅读要求仅停留在识记、理解和初步应用上,无法对学生形成足够的认知挑战。
三、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相关关键能力点为抓手。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及技能来领悟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态度,批判性地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
(一)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借助于阅读板块本身,是提升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板块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输入语料,也是语言输出的范例,承载着语言知识、读写技能、思想情感等课程价值。阅读板块主要运用语篇策略和词汇策略来培养语言能力。
1.语篇策略。
英语阅读中的语篇策略,是指阅读时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结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等。语篇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又注重语言功能,而不是只停留在对词汇、句子的表层学习和分析上,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语篇中的有效信息,培养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努力挖掘语篇背后的意义,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以理解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出真正具有熟练阅读技巧的读者。
运用语篇策略进行阅读,大致流程如下:首先,根据标题,预测文章大致内容;其次,粗读文章,理清其大致结构,并总结段落大意;然后,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了解各板块之间的关系;最后,细读文章,精准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学习重要词汇及用法(可以尝试把重要词汇背后的概念与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篇的内涵)。
2.词汇策略。
英语阅读中的词汇策略,是指根据词汇的规则、规律和关系等来帮助阅读。研究发现,词汇量不足是影响学生阅读的最大障碍,既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还影响阅读的兴趣和信心。阅读时怎么能越过这些障碍呢?正确的打开方式并不是忙着查词典、背单词,而是运用词汇策略去推断词义,从而成串成串地学习、理解生词,快速和大量地掌握词汇。当然,词汇的学习是为了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词汇的学习也离不开文本语境。因此,运用词汇策略进行阅读,应多采用“语境法”来帮助理解词汇在上下文中的具体含义。这也是课标要求学生所具有的能力。
(二)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可培养性,是一项高阶要求,具有上位的意识形态,也需要下位的素材挖掘,语篇是素材的重要来源。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文化意识的主阵地,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文化的过程,教师应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获取表层的文化知识逐步过渡到理解文化内涵,并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将文化意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
1.读前阶段:文化热身,增加感性认识。
可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导入环节(运用图片、视频等),通过合适的导入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加感性认知。
2.读中阶段:由表及里,理解文化内涵。
可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明晰文本框架,将文本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对文本内容产生整体认知,形成整体概念。在理清文本结构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节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
在此基础上,还要带领学生探秘隐性文化知识。一是中西方文化对比。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深刻认识到英语文化的不同之处,了解英语文化的审美价值观、社会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等,从而拓宽思路,提高思想境界,进行新知识的自我构建。二是关注文本细节。通过剖析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引导学生于文本细节处品味文化特征,理解文化内涵,激发深度思考,探究产生不同文化现象的本源,促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三是设计问题链。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秘文字表层信息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培养多元文化意识,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同时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好中国文化。
3.读后阶段:反思品鉴,内化文化知识。
文化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感知到意识,从意识到修养,从修养到行为的内化、提升和养成的过程。可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来推动这种内化。只有在运用和体验中,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并最终形成文化意识。
(三)发展思维品质
阅读中的思维品质,主要体现在“借助各种资源获取信息,揣测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在读前、读中、读后阶段分别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品质。
1.读前阶段:用话题性问题来明晰内容。
Farrell指出:“在读前阶段,教师应激活学生与阅读话题相关的已有经验和知识。”
通过设置话题性问题,激活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特征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了解文本大意和关键词汇,引发对文本内容的思考。
2.读中阶段:用参考性问题来驱動思考。
读中阶段是学生理解文本,整理和加工信息,构建和内化新知识,积累阅读体验的过程。Field指出:“教师提供的活动多数来自精读教学方法:对课文中的事实进行提问,让学生重复课文中的句子来作答,教授词汇以及其他一些注重课文细节的活动。这些活动使得学生忙忙碌碌,但有时却根本达不到真正理解课文意义的目的。”
要真正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必须用一些参考性问题来驱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之中。
3.读后阶段:用拓展性问题来提升思维。
读后阶段是检测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阶段。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问题的目的性和内容性,参考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用拓展性问题进行思维品质训练,让学生经常“跳一跳”,引领思维不断向纵深处挺进。
四、结语
除了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依据课标中的相关阅读要求,以阅读量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尝试推广使用分级阅读等策略,提供适当的、多种文体的阅读素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胡政,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家组成员。田莉,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徐州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徐州市名教师。曾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