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勤俭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为初中最为主要的课程之一,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前做好课前反思,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反思意识,让学生养成做题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本文就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培养
反思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初中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反思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发挥主管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现状
第一,反思意识淡薄。相比于高中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弱,学习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初中学生的反思意识比较单薄,大多数学生只是局限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于课堂中不懂的以及发生错误的知识在课下很少去进行积极的反思,思考问题的错处,从而改正,而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基本都不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掌握的知识比较模糊,这种状况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反思性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反思能力较弱。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弱,而初中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验又比较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用,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后能够进行及时的反思,但是整体的反思能力速度比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反思能力的下降。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学习或者做习题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摘抄,从而通过这种方法来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或者是对自己错误的习题进行及时的纠错改正,反思做错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只是将重点难点记到本子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拿出来进行复习,没有反复琢磨,这样导致反思效果很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反思性学习习惯较差。初中是養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好的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没有养成比较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局限于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在课后很少对所学的知识以及做错的题目进行及时的反思纠错,课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特别差,反思学习的习惯没有落实到实处,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一,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意识。初中阶段,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使课下第二课堂能与课上的实际教学相联系,成为反映学生表现的一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质建立一定的档案,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反思意识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日常日落的现象为例,让学生拿着直尺进行练习,平移,从而联系生活实际来得到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培养反思意识,认识数学学习中反思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这样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能够进行及时的反思,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对于成绩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课堂反思的培养,从而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画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第三,做好课前反思。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前对教材进行详细的理解,将教材中的每一章以及一些细微的知识点都理解,也就是所说的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只有这样,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将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课。而教师在上课前以及上课后进行详细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思路放宽,将生活和学习课堂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的灵感,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学生要提前进行课前反思,明白这一章应该掌握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性质,同时在阅读完后可以按照课本上的例题进行理解,从而进一步弄清楚解题的步骤。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勾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也可以在理解例题和例题解题过程后在书上进行演算,从而对自我预习进行一定的反思。
第四,养成题后反思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讲解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反思能力。在日常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加强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在解题的过程中应该运用哪些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联系,考虑自己运用的解题方法是否正确,认真总结解题的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很多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将多道题联系起来,考虑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过积极的反思找到解题的方法以及技巧,提高解题的效率,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在学习《整式的乘法与因数分解》这一章后,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自己整理一份思维导图,将老师讲课过程中讲述的因式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自己在讨论过程中得到的结论融合,然后进行单独的演算,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不断的反思。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总结相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嚓桂荣.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5).
[2]邹建宁.数学反思性学习中引导学生反思[J].广西教育,2011(9).
[3]李迎清.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12):341-342.
[4]黎庆初.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7(5):136-137.